都說「包包」治百病,而整理師預防包包的「百病」

以下文章來源於卡氏整理CaSe ,作者西小卡

很少有家庭在裝修之初就謀劃好包包的收納位。

衣帽間很大,最後發現包包沒有地方放▼

一間新裝修好的衣帽間

無奈只能把心愛的手袋擠在最上面一層。

目前國內櫥櫃的設計水平,遠不及屋主的消費層次。大部分家庭中的裝修雖然沒有少花錢,卻住起來非常雞肋。單拿衣櫃或衣帽間來說,不是衣服掛不下包包無處放,就是深度太深造成空間冗餘。

大家很頭痛,尤其定製櫥櫃要想更改結構實際是很麻煩的,於是有人上網搜索:包包收納方法,驚「喜」地發現包包可以掛起來▼

我們整理前的包包

在一片太虛之境中扒到自己的包包實在是需要手氣。如果要讓阿姨來維護吧,感覺又不是那麼放心。「阿姨不認識包的牌子。」委託人們經常和我哀嘆,還有人覺得包包不放心讓阿姨經手。

除了掛起來,大家還找到了一個省空間的方法▼

整理前櫃門後的愛馬仕

空間是省下了,可是關門時容易擠壓到,關鍵是鏤空的架子容易在包包上留下勒痕。

當然包控們放包的地方就很多元了,像委託人小憶從小積累了不少,中古和新款都有,只進不出,所以家裡的各處都能找出來包包。

小憶從沒有把所有的包放在一起過,當所有的包集中後,她自己也倒吸了一口氣說:「我要反省下自己。」

因為攤開來面積太大,大部分包包用了近一米長度的大號收納箱來裝,卻依然填滿視野。

幾年下來,櫃姐摸過的包可能都沒我多。

大家可能會好奇,包包應該怎麼收納?

其實沒有統一的標準。

在家裡收納包包,需要綜合考慮大家的

使用頻率和喜好

品牌

大小

當然還有櫃體的限制。

甚至包包的防塵袋,也需要分門別類放好,以備出門之需。

按品牌和大小收進抽屜

有一家人有不同的要求:別的品牌防塵袋大可不必花時間碼齊,而愛馬仕防塵袋單獨收納。

整理幫大家在不用購置新櫥櫃的情況下找到了更好的存放之地▼

整理前

整理後

蓓貝的包包以前堆在衣櫃最上方,現在挪進一個更合適做包櫃的櫃體。

以前這個包櫃是用來收納毛衣的。▼

整理前

小憶的包被分成了兩大類:

在用

封存

而礙於櫃體數量和樣式的限制,小憶表示願意將封存的包收納進衣櫃中▼

最近被寵幸的包包們放在陳列架上,因為是開放式的容易受潮落灰,小憶偏向於套好防塵袋。不過我提醒小憶這樣會失去一定的便利性,每次背之前需要解開抽繩,她認為沒有關係。

為了給包包留有充足呼吸的空間,委託人Coco的包包在搬家後有了更大的「房子」住。▼

搬家前

搬家後

提醒下大家,好的皮革對於環境的光照、溫度、濕度都很敏感,收納的手法對於日常的養護很重要,尤其在濕潤的江南地區謹防發霉。

有的皮質比較脆弱,比如小羊皮,容易有劃痕,我們在收納的時候看到了會和委託人提醒一下,大家自己在沒有整理師的幫助下平時多多注意哈。

整理包包不僅要細心耐心,關鍵是對奢侈品有一定的了解。有的時候我們看到一些代表品牌歷史的中古包,也會感嘆經典美是不受歲月蹉跎的。放眼望去市場上大家在用的很多平價包,也是借鑒甚至復刻了經典設計。然而過於小心地看待包包,甚至超越了物品服務人的本意恐怕會有失偏頗。正確看待和使用奢侈品包包,不卑不亢地收納它們,也許是我們秉承的包包收納理念。

助手整理中

本文包含多個家庭案例

註:卡氏整理®CaSe對以上圖片和文字

享有版權和著作權,

轉載請聯絡我們並註明出處,

擅自盜用將追究法律責任。


作者簡介:

「卡氏整理CaSe」創始人整理諮詢師西卡

✦ 中國日報China Daily、中國青年報、上海老年報、共青團中央 中華兒女官媒報道

✦ 紀錄片《斷,難捨離》(《我在武漢整理遺物》)、《一億中國夢》被拍攝者

✦ 冰點周刊、新周刊、解放日報上觀新聞、三聯生活周刊、三聲、瓶行宇宙等媒體報道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