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包野、葉雁蘋,90年後團聚了……

2024年04月18日15:51:54 家居 4169

「雁兒呵,你一向好么?南邊很快樂么?你見了我的愛人么?她怎麼樣了呢?」

1931年,從事中國共產黨地下工作的許包野,僅僅與妻子葉雁蘋短暫團聚了10天,就又離家投入戰鬥。臨別前,他將一本寫滿愛意的日記留給了妻子。

許包野、葉雁蘋,90年後團聚了…… - 天天要聞

後來,許包野在敵人的酷刑中犧牲。妻子沒有收到這個噩耗,她苦苦等待了50多年,堅持寫下一封封書信尋找丈夫的下落。

近日,總台記者與江蘇南京雨花台烈士紀念館、廣東汕頭黨史研究室工作人員一起,在許包野夫婦生前的老屋裡,發現了葉雁蘋悉心保存的尋夫信件。泛黃的紙張上歪歪曲曲的字跡,道盡了她半個世紀的牽掛與思念……

01

許包野原名許鴻藻,廣東汕頭人,17歲時,他奉父母之命迎娶當地女子葉巧珍——後來,他為妻子改名為「葉雁蘋」,取「鴻雁相伴,蘋藻相依」之意,兩人也在日常的相處中培養出了深厚的感情。

許包野、葉雁蘋,90年後團聚了…… - 天天要聞

1920年,許包野開啟了留學的旅程,先後在法國、德國、奧地利進修,並拿到博士學位。雖然與妻子相隔萬里,但他每月都與她互寄書信,在留學生中傳為佳話。

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兩人結婚時,葉雁蘋並不識字。從讀信寫信到閱讀名著,都是許包野慢慢教給她的。即使出國後,他也堅持用書信的方式為妻子講解知識。

許包野、葉雁蘋,90年後團聚了…… - 天天要聞

許包野在信中講「你、我、他」的用法,從昔日用法到現在舉例,寫了好幾頁;他解釋「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的含義,鼓勵葉雁蘋注重積累。對於妻子的進步,他的喜悅與興奮更是躍然紙上:「這真是使我得到無限的安慰、喜歡、高興呵。」

許包野、葉雁蘋,90年後團聚了…… - 天天要聞

雖然兩個人學問懸殊,但許包野對妻子十分依戀。他曾在信中寫道:「我的親愛的雁蘋君呵……請求爾以後常常給我講些勉勵、勸告的話,因為爾才是我的安慰者,只有爾才能訓勉我。」

許包野、葉雁蘋,90年後團聚了…… - 天天要聞

02

在海外的十多年間,他們就這樣靠著書信,訴說對彼此的愛與思念。

1931年,許包野終於回到祖國,與日思夜想的妻子團聚。然而,團聚只有短短的十天,隨後他便又外出去參加革命。

臨別前,他給葉雁蘋留下一本日記。可沒想到,這本日記竟成了給妻子的絕筆。「我雖有一管筆,但我寫不出字。我雖有一張紙,但我想不出話。可愛的雁兒,你若到了南邊,見了我的愛人,你可對她說道:祝你平安。」

許包野、葉雁蘋,90年後團聚了…… - 天天要聞

原來,許包野留學期間經朱德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回國後,從福建到江蘇、河南,組織需要他去哪他就去哪,他的名字也漸漸隱去,成了「阿寶」「保爾」「老劉」……

許包野、葉雁蘋,90年後團聚了…… - 天天要聞

為了保密,也為了保護家人,許包野不能將去向告訴妻子,忍痛與家人斷了所有聯繫。

1935年,因叛徒出賣,許包野不幸被捕。敵人將辣椒水灌進他的鼻子、眼睛,割爛他的耳朵,將他指甲全撬開,卻得不到半點情報。酷刑中,許包野永遠閉上了眼睛,年僅35歲。直到犧牲,敵人仍然不知道他的真實姓名。

葉雁蘋對這一切毫不知情,她仍舊像平時那樣,等候著忙於革命的丈夫回家,這一等就是50多年。

03

近日,總台記者與相關工作人員一起來到廣東汕頭市澄海區,走進許包野夫婦生前的老屋,意外在閣樓上的樟木箱子里發現了葉雁蘋生前悉心保存的書籍和信件

許包野、葉雁蘋,90年後團聚了…… - 天天要聞

信件里,不少是她寫下的尋夫信,一字一句記錄了她對丈夫的挂念,也還原出這場「半個世紀的等待」背後的故事。

許包野、葉雁蘋,90年後團聚了…… - 天天要聞

原來,在失去許包野音訊後,葉雁蘋曾拒絕親友邀她同住的請求,堅持留在家中等丈夫歸來。她走訪多個城市尋找丈夫,也多次寫信給相關部門求助。

「不知他為何失、為何死使我痛心。」

許包野、葉雁蘋,90年後團聚了…… - 天天要聞

「鴻藻同志在各地調查豈有下落否?」「不知鴻藻豈有影響(影像),會知消息有無……」

許包野、葉雁蘋,90年後團聚了…… - 天天要聞

1985年,福建、江蘇、廣東、河南等地的研究者花了三年多的時間,終於弄清楚在南京雨花台犧牲的「老劉」就是許包野——此時,距離許包野、葉雁蘋兩人分別已過去50餘年。

許包野、葉雁蘋,90年後團聚了…… - 天天要聞

得到許包野早在南京雨花台犧牲的確切消息時,葉雁蘋已重病在床。僅僅一個多月後,悲傷難抑的她就離開了人世。墓碑上,她的名字與丈夫的名字被寫在了一起。

許包野、葉雁蘋,90年後團聚了…… - 天天要聞

此次前來,工作人員特意帶來了來自南京雨花台的泥土和雨花石。他們把泥土撒在葉雁蘋老人的墓土上,這對分離了半個多世紀的夫妻,在許包野犧牲近90年後,終於以另一種形式「團圓」,就像他們的名字一樣:「鴻雁相伴,蘋藻相依。」

監製丨李浙  

主編丨馬文佳

總台記者丨郭翔宇 林麗麗 戴威

編輯丨李娟  

校對丨高少卓

部分素材源自cctv國家記憶

家居分類資訊推薦

女子整理衣櫃竟致肺部「發霉」!快檢查,你家可能有 - 天天要聞

女子整理衣櫃竟致肺部「發霉」!快檢查,你家可能有

近日,浙江杭州一女子整理衣櫃後出現身體不適,到醫院就診後發現,竟是因肺部「發霉」引起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高燒40℃,肺部長滿菌斑女子整理衣櫃後病倒天氣漸暖,浙江杭州的沈女士趁著休息開始了「換季工程」。不料,整理完衣櫃後,她竟病倒了,於是沈
保溫杯品牌排行榜前十名:真實測評十大高人氣單品 - 天天要聞

保溫杯品牌排行榜前十名:真實測評十大高人氣單品

市面上是會存在著諸多材質的保溫杯,雖宣稱無毒無害,但是在使用過程中仍然會出現水垢堆積、生鏽、重金屬析出等問題。為此具備更優越抗腐蝕性能,不串味、保鮮效果給力的鈦杯也就火了起來。然而,當前鈦杯市場質量也是各有不同,選購不好同樣會存在不小的危害
後悔沒早看!涼亭這樣布置,院子秒變「詩和遠方」 - 天天要聞

後悔沒早看!涼亭這樣布置,院子秒變「詩和遠方」

我是頂哥,專業庭院設計師,點擊右上方「關注」我,了解更多【庭院設計營造知識乾貨】,共同打造美好家園。有沒有發現?別人的院子總是美得像雜誌封面,而自家的涼亭卻總在「吃灰」?不是空間不夠大,不是預算不夠多,而是差了一點氛圍感!
院子再小,也要留個角落給自己 - 天天要聞

院子再小,也要留個角落給自己

每天忙忙碌碌,上班、帶娃、做飯、應付各種瑣事,日子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明明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卻好像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空間。客廳是家人的,廚房是柴米油鹽的,卧室是睡覺的,唯獨少了一個能讓自己喘口氣的地方。其實,再小的院子,也該留個角落給自己。
女子整理衣櫃竟致肺部「發霉」!快檢查,你家可能也有 - 天天要聞

女子整理衣櫃竟致肺部「發霉」!快檢查,你家可能也有

「全身不舒服,發熱,體溫最高到了40℃,還咳嗽……」近日,浙江杭州一女子整理衣櫃後出現身體不適,到醫院就診後發現,竟是因肺部「發霉」引起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高燒40℃,肺部長滿菌斑女子整理衣櫃後病倒天氣漸暖,浙江杭州的沈女士趁著休息開始了「換季工程」。不料,整理完衣櫃後,她竟病倒了,於是沈女士立即前往...
近20萬人次現場觀花看展 楚雄第一屆國際花卉展圓滿閉幕 - 天天要聞

近20萬人次現場觀花看展 楚雄第一屆國際花卉展圓滿閉幕

5月3日,在花香與歌聲交織中,為期3天的楚雄第一屆國際花卉展圓滿落下帷幕。活動以鮮花為載體,通過舉辦花卉展覽展銷、產業座談會、「楚花之夜」和火韻花市等系列活動,吸引了近20萬人次來到現場,線上「雲」看展人數超過300萬人次,成為一次受群眾歡迎、受企業關注的搭平台、促合作,推動產業發展的花卉盛會。大規模:十省...
窗帘到底怎麼選?只需這6招,輕鬆搞定高級感軟裝! - 天天要聞

窗帘到底怎麼選?只需這6招,輕鬆搞定高級感軟裝!

在軟裝階段,窗帘往往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它不僅關乎隱私與遮光,更能營造出整個空間的氛圍與格調。然而,很多朋友在挑選窗帘時卻容易陷入各種誤區,花了冤枉錢還達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因為選錯窗帘而導致全屋裝修翻了車。
李公明 | 一周畫記:生活就是抵抗 - 天天要聞

李公明 | 一周畫記:生活就是抵抗

開欄小語:塗鴉小分隊的人有一句口號: 畫什麼才重要!怎麼畫和畫成什麼,沒那麼重要!圖一 《對工作說「不」》 紙本 彩墨 65cm X 45cm 李公明 2025年5月1日作據「澎湃新聞·思想市場」(2025-05-01),經濟學學者梁捷及政治學學者林垚於4月26日在上海圖書館東館進行了一場關於大衛·弗雷恩(David Frayne)的著作《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