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此青綠!古樹在長沙有多受寵?生態環境部都點名表揚了

2024年03月27日15:21:45 家居 4806

「植」此青綠!古樹在長沙有多受寵?生態環境部都點名表揚了

漫步長沙街頭,時常能見到參天大樹傲然矗立。即便在最繁忙的馬路中央,它們也得以自由地生長。而長沙人對此早習以為常,遇到它們,會自然地繞行。這座城市與古樹之間,似乎有著一種不言而喻的默契,「畢竟樹先長在了這裡」。外來遊客看到這一獨特風景總會感嘆於長沙城的包容。這份包容,不僅體現在對人,更體現在對樹木的呵護與關愛上。 在植樹節這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古樹在長沙有多受寵!

為樹讓站,網紅樹「長」進了長沙地鐵站

香樟樹在長沙隨處可見,它是長沙市樹,也是湖南省樹。長沙有條香樟路就專門以香樟命名。它樹冠雄偉,枝繁葉茂,四季常青,也象徵著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堅韌不拔的湖南人民。這些矗立在路邊的香樟默默見證著長沙的歷史,早已成為了地標和生活中的一部分。

長沙為樹讓路、讓站的傳統由來已久。近十多年來,隨著城市道路的新修與拓改,上百條道路應運而生。在這些道路規劃中,有時會遇到與樟樹「矛盾」的情況。然而,長沙市委市政府始終堅守著「修建道路一棵樹也不砍」的原則,依樹就勢,將上百棵樟樹悉數保留。

2017年,為了守護湖南烈士公園正南門附近的迎客松、桂花林等珍貴樹木,長沙地鐵6號線烈士公園站不惜西移160米,以最大程度減少綠地的遷移面積。這種對自然環境的尊重與保護,成為城市規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考量。

2023年初,長沙地鐵2號線湘江中路站的一幕更是引發了廣泛關注。1號出入口地面平台特意為大樹留出圓形樹坑,讓大樹的枝幹自然穿過出入口頂部的藍色彩鋼板頂棚,彷彿與車站出入口融為一體。這一幕被網友們紛紛點贊,稱感受到了長沙這座城市獨有的溫度與情懷。

「植」此青綠!古樹在長沙有多受寵?生態環境部都點名表揚了 - 天天要聞

△大樹長進湘江中路站地鐵口

為樹讓路,百年古樟見證城市歷史

在雨花區匯金路旁,一棵屹立了三百多年的古樟樹靜靜地見證了長沙地鐵7號線的誕生。它的枝葉繁茂,彷彿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與這座現代化都市的發展形成鮮明對比。

「植」此青綠!古樹在長沙有多受寵?生態環境部都點名表揚了 - 天天要聞

△匯金路上一棵300歲的古樟樹。攝影/瀟湘晨報記者吳琳紅

林大路與陶鑄路交口處,一棵生長在馬路中間的樹與橫亘的林科大橋並肩而立,共同構成了一幅獨特的城市風景。它們相互守望,彷彿在向人們展示著自然與城市和諧共生的美好願景。

「植」此青綠!古樹在長沙有多受寵?生態環境部都點名表揚了 - 天天要聞

△林大路的古樟樹。攝影/瀟湘晨報記者吳琳紅

在芙蓉區迎賓路上,兩棵相依相偎的80多歲古樹成為了一對引人注目的「古樹情侶」。它們在馬路中央屹立不倒,被周圍的年輕香樟環繞,像是在訴說著愛情的永恆與堅韌。

「植」此青綠!古樹在長沙有多受寵?生態環境部都點名表揚了 - 天天要聞

△芙蓉區迎賓路兩棵古樹。攝影/瀟湘晨報記者吳琳紅

不完全統計顯示,長沙的馬路中央,古樟樹的身影屢見不鮮。芙蓉區的八一路東行途中,一株百歲樟樹靜靜佇立;而芙蓉區的瀏陽河大道西行方向,則有一棵年逾三百五旬的古樟,枝繁葉茂。在開福區的德匯路,一棵一百六十餘歲的樟樹見證著歲月的流轉。天心區赤嶺路東行,也有一棵百歲樟樹,默默守護著這片土地。湘江新區的楓林一路北行,一棵百多歲的樟樹屹立不倒;而在佑母塘路,一棵百一十歲的樟樹更是成為了街頭的標誌性風景。這些古樹,既是長沙歷史的忠實見證者,也承載著長沙人民深厚的情感和精神寄託。

「植」此青綠!古樹在長沙有多受寵?生態環境部都點名表揚了 - 天天要聞

長沙這一溫暖的舉措更是被生態環境部點名表揚。官博發文稱:為樹讓路帶來的是生態之美,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底色;為樹讓路帶來的也是鄉愁記憶,它們是記憶的載體,也是人們割不斷、舍不掉的情感和精神寄託。

五百年樟樹獲專屬綠島呵護,綠意綿長

在韶山路與八一路的交匯處,東北角靜靜佇立著一棵老樟樹,它不僅是長沙城內最古老的樟樹,更擁有長達五百多年的歲月痕迹。

為了守護這棵見證過文夕大火的古樹,工作人員傾注了無數心血。他們精心填充了樹身,縫合了「傷疤」,使其免受蟲蛀和風雨的侵擾。為了讓古樟樹重新煥發街頭風采,林業部門更是特邀專家,為其量身打造了一套「修身」方案。專家們對古樟的傾斜部位進行了穩固支撐,對樹身空心部分進行了填充,並進行了仿樹皮處理,讓古樹重獲新生。

更為難得的是,為了凸顯這棵古樟的尊貴地位,相關部門以它為中心,精心打造了一座別緻的街心綠島。這座綠島面向韶山路,不僅設立了「芙蓉國里盡朝暉」的界碑,還配以玲瓏的假山、絢麗的花卉以及綠意盎然的喬木,它們宛如配角,默默地襯托著這棵古老而莊嚴的樟樹,共同演繹著長沙的綠色傳奇。

在這座城市中,五百年樟樹得到了最溫柔的呵護,它的綠意將永遠綿長,與長沙這座歷史名城共同書寫著美好的未來。

千年羅漢松享vip待遇:掛牌保護並慶生致敬

在長沙掛牌保護的古樹名木共有6139株。它們寄託鄉愁,與人類共生長。在瀏陽小河鄉,一棵擁有1900多歲「高齡」的羅漢松,因其卓然之姿榮獲「湖南十大樹王」的美譽,成為了當地的網紅打卡點。

這棵羅漢松身上掛著一枚莊重的「湖南省古樹名木保護牌」,如同它的身份證一般。只需輕輕一掃保護牌左下方的二維碼,它的身份信息便躍然於手機屏幕之上:樹徑1.49米,樹高14米,冠幅達400平方米……每一項數據都彰顯著它的非凡與尊貴。

為了守護這位「老壽星」,當地政府不僅為其建立了詳盡的「戶籍」檔案,還安排了專人進行精心管護。為了防止羅漢松因年歲過高而傾倒,管護人員特地為它配備了五根堅固的「拐杖」;為了增強樹根的透氣性,地面上還巧妙地插入了七根「氣管」。更令人稱奇的是,一根「營養管道」從地下一直延伸至樹梢,為羅漢松提供著源源不斷的養分。天熱時,管道可洒水降溫;需要時,又能就地施肥,真正實現了vip級別的待遇。

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傳承這棵「樹王」的文化價值,當地政府還特意籌資修建了「千年羅漢松公園」,將每年5月3日定為畫里小河「樹王致敬日」,並常年招募樹王守護人。這些舉措不僅體現了對古樹名木的尊重與愛護,更彰顯了長沙人民對自然生態和文化遺產的高度重視與珍視。

全民義務植樹,共建美麗長沙

為了進一步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長沙每年都會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今年,長沙市林業局發布了116個義務植樹基地,邀請市民們共同參與植樹造林、撫育管護等活動。這一舉措不僅提高了市民的環保意識,更為長沙的美麗增添了新的綠色力量。

長沙,這座充滿包容與溫情的城市,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自然的尊重與愛護。無論是為古樹讓路、打造街心綠島,還是掛牌保護古樹、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都體現了長沙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堅定決心與不懈努力。今天讓我們一起手植春光,共樹未來,為美麗長沙添磚加瓦。

瀟湘晨報記者蘇瑩 綜合報道

家居分類資訊推薦

修不了空調,買不到書包,關稅對美影響可能在幾個月後真正顯現 - 天天要聞

修不了空調,買不到書包,關稅對美影響可能在幾個月後真正顯現

上個月,美國宣布自5月2日起取消對中國小額包裹免稅政策。日前,美國一家物流行業數據分析平台負責人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就表示,高關稅下美國零售商從國外進口的貨物會越來越少,造成消費者可選擇的商品嚴重短缺,影響美國民眾生活起居的方方面面。美國「貨運浪潮」公司首席執行官 克雷格·富勒:我認為一些大型零售商,...
24萬餘元買的原木傢具貨不對板,消費者起訴獲賠73萬元 - 天天要聞

24萬餘元買的原木傢具貨不對板,消費者起訴獲賠73萬元

00:15華聲在線4月30日訊(文/視頻 全媒體記者 虢燦 通訊員 蔣志強 胡海鵬)花了24萬餘元購買全套傢具,合同約定全部使用桃花心木原木,不能使用其他木材,收貨時卻發現傢具的輔材、面板使用了其他木材,買家認為家居館涉嫌欺詐,起訴到法院要求「退一賠三」。近日,衡陽市蒸湘區人民法院判決,賣家退貨退款並賠償73.14萬元...
中年斷舍離:一場精神的二次發育 - 天天要聞

中年斷舍離:一場精神的二次發育

在東京銀座的精品店裡,我遇見了42歲的山田女士。她正專註地擦拭著僅有的三支口紅,這個動作持續了整整十分鐘。當得知她曾是奢侈品櫃姐時,這個場景的隱喻意義突然顯現——原來真正的精緻,始於對物的敬畏而非佔有。神經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35-55歲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