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不慣,所以不能這樣做。
很多業主都是這種心態:有些施工做法我們看不懂,但是我也知道那麼做沒錯,比如在膩子粉里加水調和。但還有些施工我們也看不懂,卻感覺怪怪的——
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上前阻止,認為是工人沒有按照規範施工。其實大可不必,這些匪夷所思的施工步驟,恰恰是正確做法。
.01瓷磚泡水
看不慣:瓷磚施工前先泡在水盆里,這是幹啥呢?難不成和水泥裡面加洗衣粉、膩子粉里加膠水一樣,是工人為了圖省事嗎?
事實:買瓷磚的時候應該都聽說過「吸水率」吧,就是指瓷磚背面會吸收水分。吸水率太高,會讓瓷磚把水泥砂漿里的水分吸干,導致水泥砂漿粘性降低。
因此要先把瓷磚泡在水裡,讓瓷磚吸飽水分再貼。泡水時間沒有嚴格規定,一般以「水裡不再冒泡」為宜。有些瓷磚吸水率在0.5%以下,放進去就不冒泡,這種瓷磚可以不泡水。
.02乾粉鋪地
看不慣:水泥沙子都不加水調和成砂漿了,而是拌勻後直接鋪在地上,簡單的洒水後就把瓷磚放上去。這明顯就是偷工減料呀,我記得瓷磚應該這樣貼▽
事實:上圖中這種貼法叫「濕鋪」,而普通業主看不慣的那種貼法叫「干鋪」。干鋪有干鋪的好處,比如節省時間、避免空鼓等等。
目前瓷磚鋪貼時干鋪、濕鋪混合使用,所有地面都使用干鋪,填充飽滿,避免空鼓碎裂。所有牆面會使用濕鋪,粘性更大,避免脫落。
.03電線轉圈
看不慣:每一個接線盒里都預留很多電線,而且把電線繞在螺絲刀的手柄上,繞成一圈一圈的。這很明顯就是想騙我多用點料嘛,趕緊攔下來。
事實:等維修插座的時候,就知道線盒裡多預留點電線的做法是多麼重要了。很多時候電線拆不下來,只能剪斷。預留的長度,往往決定了可維修的次數。
預留了很長的電線,如果直接塞進線盒裡會導致線盒非常擁擠。將來再頂進來一個插座背板,很容易發生危險。經過繞圈後,電線就能聽話地縮成一個團了。
「未繞圈的電線」
.04牆面補丁
看不慣:牆面上有一條裂縫,我讓工人修一下。結果人家不用任何東西填縫,直接在縫隙表面貼了一塊紗布,並在紗布上刮膩子,這時間久了不會掉嗎?
事實:貼的這塊「紗布」有個學名,叫「掛網」。如果縫隙不大的話,工人通常會選擇用掛網的方式進行修補。網一般是尼龍材質,不用擔心後期會腐爛。
用網把縫隙和膩子隔開,這樣牆面的開裂就不會延伸到表面。換句話說,是掛網把表面的膩子、乳膠漆和底層的水泥隔開了,比直接填縫更耐用。
.05邊緣塗刷
看不慣:我家的乳膠漆牆面選的是輥刷(或者噴刷),可是工人卻在牆角處拿著小刷子塗刷。這樣邊緣的漆面不會變厚嗎?肯定是工人的技術不行。
事實:無論輥刷還是噴刷,牆面邊緣都是不做處理的,主要是怕乳膠漆在這個位置堆積。邊緣的乳膠漆,都是用小刷子一點一點修整的。
至於漆面變厚,的確會出現。但一方面邊緣的漆面不會有人注意,不影響美觀。另一方面邊角處適當增厚,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漆面開裂。
.06膠粘踢腳線
看不慣:直接用玻璃結粘踢腳線?這會給房間里增加多少甲醛呀,而且玻璃膠粘的,能用水泥砂漿鋪貼的更結實嗎?
事實:和擔心的正好相反,除了瓷磚踢腳線以外,玻璃膠粘遠比水泥砂漿結實得多。因此非瓷磚材質的踢腳線使用玻璃膠固定,已經是現在的主流做法了。
玻璃膠的環保性也沒有那麼可怕,只要是優質的中性玻璃膠,就不會有污染和異味的問題。如果不放心,可以自備防霉玻璃膠,更環保也更耐用。
小淵丨文
自攝+網路(侵刪)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