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女人生完寶寶之後秒變「黃臉婆」,其實,坐月子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體質調理期,月子坐好了,坐對了,不但不會顯老,反而會脫胎換骨,氣息和臉色更勝從前。

坐月子的時候,產婦要特別注意,很多的事情不能夠親力親為,需要別人照顧,好好的坐月子,把身體恢復好,否則可能會因此變得體弱多病,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坐月子的時候這三件事別糊塗, 不然容易落下病根!
觀察惡露,促進子宮恢復

子宮產後恢復的好不好看看惡露情況是否正常便能知曉。
惡露變化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在產後的3-6天,由於惡露內血液成分較多,故呈紅色,稱為血性惡露;
第二階段為產後7-14天,由於此期間惡露中所含血液量較少,主要成分為壞死蛻膜組織和粘液,故呈粉紅色,稱為漿液性惡露;
第三階段為產後2-3周,惡露內含有大量白細胞、表皮細胞及部分蛻膜組織,呈白色,稱為白色惡露。
產後惡露排出所需時間一般是在3個星期左右,適當服用益母草製劑,有協助子宮收縮、促進子宮恢復、減少惡露排出量、縮短惡露排出時間的作用。

惡露剖腹產比順產媽媽提前結束?
順產媽媽可能惡露會持續2-4周,時間較長。剖腹產媽媽可能在7-10天就沒有了,整體惡露量較少。為什麼呢?
因為剖腹產時,醫生在處理完胎盤之後,會盡量將子宮內殘留的血液處理乾淨,所以子宮內殘留的血液後胎盤蛻膜組織較少。
二
堅持母乳餵養,初乳不要浪費
來了解一下 「初乳」
初乳
一般在生完孩子後的4-5天里,產婦分泌的乳汁都是淡黃色的,會比較的粘稠,這個時候的乳汁就是初乳。
初乳是哺乳期中營養最高的奶水,營養價值其實比成熟乳高出很多。
初乳的好處
在初乳中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含量大約有10%,而成熟乳僅有1%;
其中還含有大量的抗體,比如免疫球蛋白、細胞因子乳鐵蛋白、溶菌酶、維生素A等;
而且還給新生兒供給特殊的營養成分,比如鋅、銅等微量元素;
此外,初乳裡面的脂肪、乳糖含量都比較低,非常適合新生兒吃,很適合寶寶的吸收和消化。

注意
初乳最多只有7天的時候,很寶貴,所以一定要及時給寶寶吸吮母乳,還有就是寶寶的第一口食物最好是母乳,因為新生兒在第一口食物後,便會極易排斥其他的一些食物。
三
產後別盲目進補,遵循飲食原則
坐月子期間,體質跟平時是不大一樣的,這時候,媽媽們的飲食要注重以下三個原則:

一:清淡易消化為主,切記盲目進補
月子里的飲食應比平時更加清淡,當身體慢慢適應過來後,再開始滋補身體。
切忌一開始就大魚大肉,盲目進補。食鹽少放為宜,不要太「重口味」哦!產後的頭一個星期,最好以好消化、好吸收的流食和半流食為主,例如稀粥、蛋羹、米粉、湯麵及各種湯等,在這過程中,胃腸道的蠕動會得到很好的恢復。
二:補水與消水腫同時進行
產後媽媽容易水腫,可以多喝紅豆湯幫忙消水腫。但消水腫的同時並不意味著不能補水。
相反,新媽媽在產程中及產後都會大量地排汗,再加上要給新生的小寶寶哺乳,而乳汁中88%的成分都是水,因此,新媽媽要大量地補充水分,喝湯、喝水是個最好的既補充營養又補充水分的好辦法。
三:少吃多餐,葷素搭配
懷孕子宮會脹大,這對身體其他器官造成了壓迫,分娩後新媽媽的腸胃功能還沒有及時恢復,這時候要堅持少吃多餐,可以一天吃五到六次。
但要葷素搭配,含鈣、鐵食物,新鮮的肉類、魚類、海藻類、蔬菜和水果,哪樣也不能少。這樣既保證營養,又不增加胃腸負擔,讓身體慢慢恢復。

四、避免乾重活,以免落下腰疼
有的產婦身體體質好,尤其是順產的產婦,幾乎幾天就能恢復產前甚至是孕前的精氣神。
於是,這樣的媽咪就加入到了家庭當中的家務勞動。殊不知,這樣對身體的恢復的是沒有幫助的,而且會日後甚至是後半輩子的傷害是很大的。
在順利生下寶寶之後,新媽媽至少需要踏踏實實地休息兩周時間,畢竟分娩過程中消耗了太多的體力和精力。在這段時間裡,家務盡量少做,或請家裡的其他人來幫忙。如果你們是小家庭,老公又很忙的話,下決心請保姆或者小時工都是不錯的辦法。
總之,新媽媽要掌握一個原則,在月子當中恢復好體力、養好身體才是最重要的;否則如果因為這時候著急做家務而落下腰疼、背疼的毛病,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