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一般來說,教給2--3歲孩子的兒歌不能過於太長,最好是4--8句比較合適,兒歌內容要選擇與孩子生活接近還能讓孩子們容易理解的。教兒歌的方法有很多種,要因每個孩子的不同情況而異。
可以是家長念一句,孩子跟著念一句;有的是家長整段念,孩子邊聽邊跟著家長小聲地念。各種方法可以結合使用。每次教給孩子的時間不能太長,10分鐘以內為宜。

當孩子已經掌握一首兒歌后,可以經常讓孩子去多多唱出來,加以鞏固。
兒歌對孩子們語言發展有好處,因為兒歌朗朗上口,合轍押韻,孩子們喜歡聽,也容易跟著媽媽學。再就是,兒歌短小精悍,便於記憶,孩子們一學就會,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鍛煉孩子們的記憶力。兒歌有明顯的節奏感,孩子們通過說兒歌的方式能體驗到語言帶來的節奏。

意義
1.兒歌是兒童情感教育的需要
兒童聽唱兒歌既可以聯絡與周圍人的感情,也可以使他們的情感得到抒發,從而調節他們的情緒,使其得到愉悅。其中,嬰兒聽兒歌,會從和諧優美的聲音中領受親人的愛撫,從而產生情感效應,心理得到慰藉和滿足。而幼兒唱兒歌,則是感情的外泄過程,並且能從中體驗模仿成人的勞作和生活,驗證自己的經驗和記憶。

2.兒歌是兒童啟迪心智的需要
兒歌中有大量的作品,都是以某方面的知識作題材,可以形象有趣地幫助兒童認識自然界,認識社會生活,開發他們的智力,啟迪引發他們的思維和想像能力。 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說,兒歌是引導兒童認識世界、認識自己、步入人生的第一個領路人、啟蒙者。

3.兒歌是兒童訓練語言的需要
兒歌語言淺顯、明快、通俗易懂、口語化,有節奏感,便於幼兒吟誦。反覆吟誦兒歌,能幫助幼兒矯正發音、正確把握概念、初步認識事物,並能培養他們語言的連貫力和表達力,訓練和發展思維,培養和提高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例如,《十四和四十》這首兒歌是典型的矯正發音的,而金波的《小白兔》:「小白兔,三瓣嘴,蹦蹦跳跳四條腿兒。」則告訴幼兒小白兔的外貌特徵是什麼,便於幼兒區分小動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