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監工要怎麼監工,打工人沒有辦法天天去,去得次數少了又害怕工人糊弄。
其實,沒有必要天天去,在幾個關鍵時間點盯著就行。至於什麼時候去,怎麼看,看哪裡,我都幫你整理好了,至少能節省你80%的時間!
拆除
1、下水管道保護
拆改階段有大量小石子、泥沙等雜物,很容易掉到排水管道造成堵塞。下水道口要蓋上保護蓋,以免雜物掉落。
2、鏟牆皮
剷除牆體和天花板面漆,也就是鏟大白。用鏟刀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剷除漆面,直到露出水泥層為止。有些工人就隨便鏟鏟,不弄乾凈,刷漆的時候容易起皮。
3、新舊牆體的交接處
新舊牆體交接的內部,每隔60cm要在舊牆體植入鋼筋。在雙面抹灰時,新牆體交接點需要鋪設寬度不小於15cm的鋼絲網,也就是掛網,再用水泥砂漿抹平,增加新舊牆體的穩定性。否則,交接處的乳膠漆容易開裂脫落。
另外,一般情況下,只有新舊牆體的交接處需要掛網加固,其他的牆體不用。如果裝修公司或工長提議全屋掛網,大概率是在坑錢。
4、新建牆體
用輕體磚新建隔牆,標準的做法是頂部的一層用小磚鞋砌成蜈蚣腳,中間是馬牙搓樣式,底部用不少於3層的小磚做地枕。
▼下圖是很標準的輕體牆砌築法,保存一下可拿去參考
水電
5、水電走管
水管電管不同槽,冷熱水管不同槽,強弱電線不同槽。線管一般有顏色區分,比如水管用綠色,強電用紅色,弱點用藍色,只要看一個槽內是不是只有一種顏色的線管。
6、強弱電交接
強弱電交叉處用錫箔紙包裹電管,防止信號互相干擾。
7、電線線頭保護
插座底盒內的電線不能有裸露線頭,所有的線頭要用絕緣膠布包裹,以免出現觸電危險。
▼ 錯誤做法,電線裸露
▼ 正確做法,電線包裹上絕緣膠布
8、電管內部
電管內電線橫截面積總和不超過管內截面積的40%,避免影響到散熱。一般來講,4分管里走 5 根2.5mm線差不多接近 40%.
數一數電管里的電線,有3-5根,還剩下比較多的空間,說明符合標準。七八根擠在一起,明擺著偷業主材料。一根管內只有一個根電線,浪費材料。
水電的貓膩最多,這裡多提一嘴。
不同的計費方式坑點也不一樣,1)一口價包死:工人可能會偷換材料,以此充好,或者一根電管內塞八九根電線,拿走剩下的材料。2)按實際工程量計算,可能變著法增加點位、繞線,多用材料多收錢。
選一口價包死的方式,自己辛苦點,從材料進場那天開始監工,多請教,少懷疑,避免工人動手腳。
選按工程量計費,一定要讓裝修公司提前預估水電價格,並且簽一份補充協議,比如約定水電總價不超過預估的5%,超出部分由裝修公司承擔。
正規裝修公司會接受水電補充協議,選擇施工方時也可重點考察這一點。可先查看當地的優質裝修公司排名,做個篩選,再根據自己的預算和需求,選擇幾家做對比。
9、打壓測試
水管鋪設完成後,先做打壓測試再掩埋,確保水管不漏水。水管安裝完後,至少等待24小時再進行測試。打 8 個壓,靜置40分鐘左右,壓力下降不超過0.5kg,代表合格。再仔細檢查水管表面,特別是連接處是否滲水。
瓦工
10、衛生間回填材料
回填之前要在基層做防水,建築垃圾,也就是建渣,稜角鋒利,凹凸不平,容易把防水層戳破,導致衛生間漏水。回填材料推薦用碳渣或陶粒,吸水性好,表面較光滑,不會搓破防水層。
有些工人懶得清理砸牆砸窗弄下來石塊和工地上的其他雜物,會直接把它們回填到衛生間,反正會被掩蓋業主發現不了。所以,這一步建議親自到場監工。
▼建築垃圾回填,不推薦
▼陶粒回填,推薦
11、包立管
把下水管道用龍骨或輕體磚封起來之前,要先用隔音棉或者黃金阻尼包裹管道才能起到隔音隔熱的作用。有些工人圖省事,忽略包隔音材料那一步,直接包管。後果是,樓上鄰居上廁所沖水的聲音會嘩啦啦傳到家裡來。
▼ 砌磚前要包上隔音棉,另外,要記得留一個檢修口。
12、防水高度
衛生間牆地面至少塗刷兩次防水,牆上最低要塗高30cm, 淋浴區不能低於180cm,外牆也要塗到30cm.
13、閉水試驗
防水完成24小時後做閉水試驗,記得提前通知樓下鄰居。在衛生間放滿高度為2cm左右的水,觀察24~48小時看水位是否有明顯下降,並和物業一起到樓下家檢查是否有滲水痕迹。如果一切正常,那就證明防水做得好,驗收通過。
閉水試驗是必做項目,不管是找裝修公司、施工隊、哪怕是自己老爸幫忙裝修也不能省去。要是裝修公司的報價單上沒有這個項目,那麼基本可以考慮換一家。
14、排水坡度
衛生間排水不只是靠地漏,關鍵在於地面的坡度。這個坡度要在地面鋪瓷磚的時候,靠工人手動找出來,坡度一般在1%左右,並把地漏放在最低處,水才能往地漏的方向流,進入下水管道。
鋪好地磚後,拿一個乒乓球或幾個彈珠檢查,如果往地漏方向滾動並停留在地漏附近,代表坡度做好了。
如果做了淋浴房,建議在淋浴房內外分別做坡度並安裝地漏,否則淋浴房外會有積水。
▼ 衛生間排水坡度示例,地漏需放在最低處
15、地漏
除了整體的坡度,地漏所在的瓷磚也要有小坡度,一般把地漏所在的瓷磚切割成回字形,中間低四周高,保證不同方向的水都能沿著瓷磚切割面排入下水管。
▼ 正確做法,地漏瓷磚切割成回字形
▼ 錯誤做法,地漏處瓷磚沒有任何坡度
16、瓷磚通鋪
通鋪也有」真假「之分。瓷磚通鋪很考驗師傅的水平,因為省去了門檻石,要嚴格排版、切割才能在門口鋪上整塊磚,並且瓷磚要對縫才好看。
▼ 假通鋪,門口的瓷磚切割成幾塊小磚,還不如鋪門檻石好看
▼ 真通鋪,開門見整磚,完全對縫,師傅手藝杠杠的
木工
16、地面保護
瓷磚鋪好後,要鋪設地面保護膜,避免木工階段的吊頂龍骨等材料刮花或砸壞瓷磚。
17、龍骨間距
大面積的吊頂建議用輕鋼龍骨,更為穩固。住龍骨間距80-120cm,副龍骨間距40cm左右。
18、石膏板拼接處
龍骨框架搭建完之後就是封石膏板,石膏板的交接處要拼成「V」字形,方便油工師傅嵌縫補縫,然後再貼上牛皮紙,避免拼接處開裂。
19、石膏板拐角處
拐角處是受力的集中點,也是最容易開裂的地方,轉角處要把石膏板切割成「L」形,並且保證是整板,避免因為拼接而開裂。
▼ 正確做法,L形整板
▼ 錯誤做法,拐角處是拼接板
油工
20、柜子保護
刷漆之前,已經進場的柜子、傢具等要做好保護,避免油漆濺到上面,不好清理。
21、刮膩子
刮膩子主要是找平牆面,把坑坑窪窪的地方填補起來之後,再刷乳膠漆。一般要刮3次膩子,不能有刮痕、沙眼、不平整等情況,否則會導致牆體開裂或出現小污點。
▼ 邊角處有沙眼
22、乳膠漆
如果操作不當,比如在雨天或牆面基礎比較潮濕時塗刷塗料,就會造成乳膠漆開裂、脫皮、起泡等現象。
比如下圖,牆面的豎紋用肉眼就能看出來,在燈光下會更明顯,最好是返工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