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工程
經濟形勢不理想,於是汪兄就又籌備回歸自己的本行:干工程。
藝術出身的汪總做過很多的行業,由於自身背景的強大優勢,其做裝飾工程不只成本控制得很好,還能很好地補強設計圖紙的不足,做出非常好的品質。
做工程有需求
兄弟和我講過,要做好工程,需要若干條件加持,就包括了關係、能力、資金等。
要做好項目,管理能力和技術能力是必須的,否則就是拿下項目來,很可能也完不成、做不好。
客戶關係同樣是必要條件,沒有關係的背書,如果只是去雙盲投標,能中標的可能性幾乎是零——甲乙方是真正的麻桿打狼,兩頭害怕。
現在的項目,給預付款而不用墊資的情況幾乎就沒有。想要做項目,想要做得更大、更多,那資金能力同樣是必須的。
除了紙面上的條件種種,紙背的條件還有很多呢。
世間已經沒有容易的事情
做工程門檻不算太高,包工隊的大規模存在就是一個證明。
工程容易做只是事情的一個方面,做工程經常遇到額外挑戰,就是業主方的欠款。
在銷售還算不錯的時候,開發商也沒有斷了做工程款抵房的念頭,讓施工方很受傷。
在2022年的地產債務暴雷的衝擊波中,施工單位、材料供應商都是受衝擊比較大的。
上網稍加瀏覽就可以發現,確有幾家企業就由於恆大的欠款走向崩潰的邊緣。
如此多的困難,仍然還得硬上,原因就在於沒有太好的機會——就算是兩權相害取其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