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毛主席的衛士,本來只是負責輔助毛主席生活工作的貼身人員,但卻也是他最親近的人。在早些時候,毛主席最為依賴的衛士是李銀橋。
但後來,隨著中央精簡幹部,毛主席又向來樂為表率,不得已讓李銀橋去地方上謀出路。在李銀橋走後,毛主席身邊還有幾個貼心的衛士,周福明就是其中一個。
周福明是江蘇人,因為一手理髮的手藝而在當地聞名,又因此偶遇了毛主席,並成為了毛主席的衛士。
周福明為毛主席服務十七年,成為毛主席的"專用理髮師",直至毛主席逝世。周福明後來曾說,他這一生有兩難,第一是第一次為毛主席理髮,而第二則是最後一次。
毛主席和周福明合影
膽大心細,被毛主席看中
周福明來自揚州,都說揚州有"三把刀",分別是"廚刀、剪刀和理髮刀",古老的揚州靠著這三把刀一直在國內享有盛譽。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揚州人,周福明從小也在耳濡目染之下學會了一手理髮的好手藝,僅僅二十歲出頭,就來到杭州做理髮工作並在當地已經有了些名氣。
杭州的繁華和熱鬧自古就名揚神州,家鄉在揚州,生活在杭州,周福明也在這種平凡安逸的生活中自得其樂,從不曾想過自己以後會來到中南海,成為國家主席的貼身衛士。
在1959年12月26日,毛主席生日那天,理髮店內生意很紅火,正午時分,周福明正在給顧客剪頭髮,杭州的一個領導火急火燎的進來就問周福明:"你一般理髮要多久,半小時你能剪好頭髮嗎?"
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後,對方馬上讓他帶著傢伙什給一個重要的人物理髮。當時的周福明還是一個小夥子,儘管對方說是要給一個重要的人物理髮,周福明沒多想,隨即就應承了下來。
在收拾好東西之後,坐上了吉普車,周福明被來人帶往杭州王府附近的南屏晚鐘。
南屏晚鐘景區
南屏晚鐘是杭州的一大盛景,坐落在杭州西湖的南岸,是西湖十景中問世最早的景緻。早在北宋時期,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張擇端就曾做過一篇《南屏晚鐘圖》。
儘管這篇畫作並不如《清明上河圖》聞名於世,但也表明了南屏晚鐘的獨特之美,讓這位名揚天下的藝術家也為之傾倒。毛主席當時來到杭州,就下榻在南屏晚鐘這個景區之內。
毛主席一生最大的運動愛好,就是游泳,南屏晚鐘之內有一個室內游泳池,他就在這裡等著周福明。
毛主席此前有一個理髮師,但在此時,這位理髮師發了高燒,不得已才從地方上找來了周福明。
一直到臨近見面,在周福明才知道他是要給毛主席理髮,這可給他嚇得一激靈,按照周福明自己的話說就是:"像是雷聲在耳邊炸響",頓時周福明心裡是七上八下。
他以前可從來沒有給大人物理過發,更何況是毛主席,生怕自己要是搞砸了可怎麼辦。
當時周福明的心裡,想的是當下最要緊的是一會見到毛主席,他該怎麼稱呼,是叫"毛爺爺"?還是叫"大爺"?生怕自己說錯話的周福明連忙問隨行人員,對方回答他只要稱呼毛主席就可以了。
毛主席
在進門之後,毛主席很快就出來了,他穿著一個睡衣,一臉笑意的走了過來,並伸手前來迎接。周福明本來就心裡犯嘀咕,一時緊張,嘴裡忙不迭的說:"毛主席好",也趕緊伸手握住了毛主席的手。
簡單的寒暄之後,毛主席和周福明一起坐了下來,他並沒有立即讓周福明給自己理髮,而是嘮起了家常。
毛主席先是問他叫什麼名字,周福明回答:"周福明。"
"哪三個字啊?"毛主席又問。
周福明說:"周總理的周,幸福的福,光明的明。"
毛主席一臉笑容的說:"這個名字好啊,既有福了,又光明前途啊。"
緊接著,毛主席又打聽了他的家庭情況,都是些諸如:結婚了沒有啊?家裡都有哪些親人?父母在哪生活啊之類的問題,儼然像一個家裡的長輩在關心晚輩。
毛主席和周福明
其實這些事情,毛主席早都知道了,在喊周福明到來之前,就已經有人將周福明的個人資料送給毛主席看過了。
而毛主席之所以還要家長里短的問個不停,就是知道群眾見到國家領袖,心中難免緊張。
毛主席是人民的毛主席,他對待人民從來都不是高高在上的姿態,他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拉近他與民眾之間的距離。
在交談過後,周福明正式開始為毛主席打理髮型。別看周福明這個人初次見到毛主席心裡一陣緊張,但工作起來卻一點都不含糊,絲毫不馬虎。
給毛主席用過的理髮用具
打理完了頭髮,他又開始為毛主席收拾鬍子。毛主席本來是想讓周福明更為方便的為他刮鬍子,因此憋著一口氣,把腮幫子鼓了起來。
但他沒想到的是,因為他的下巴有一顆痣,這反倒讓周福明無從下手,手勁小了刮不動,手勁大了怕刮出傷來。
於是,他就對毛主席說:"主席您不要憋著氣,您隨意,我刮到什麼地方,手指都會跟到什麼地方。"
聽他說完,毛主席放鬆了下來,周福明三下五除二就把鬍子刮完了。整理完之後,毛主席非常開心的去游泳池游泳去了,而周福明也隨後返回了理髮店。
毛主席游泳照
本來對於周福明來說,他以為今天的這場突如其來的緣分也就到這了,而這也已經讓他十分興奮了,他也沒再多想什麼,繼續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像往常一樣為顧客打理頭髮。
毛主席也很快離開了杭州,前往廣州公幹。也許在此後,周福明只能自豪的對別人說:"我當年還為主席理過發",這份奇遇也許只是他人生中的一個點綴。
但他沒想到的是,僅僅三個月後,毛主席再次回到杭州並接見了他。毛主席當時對周福明說:"小周啊,把你帶到北京去,你願不願意啊?"
聽見主席這句話,周福明非常開心,他立即回復說:"主席,沒問題,我願意。"毛主席聽了哈哈大笑,然後對他說讓他不要著急,讓他回家請示一下自己的領導以及妻子。
周福明隨後回到了理髮店,對自己的領導做了交待。領導當然不會想著耽誤青年小夥子的前程了,立即做出了批示並囑咐他在北京要好好為毛主席服務。
隨後,周福明回到了家中,向妻子做了交待,妻子也同意他的遠行。在當年的四月份,周福明隨毛主席一起啟程前往北京。
周福明拿著和毛主席的合影很激動
看得出,毛主席對周福明非常滿意,至於為什麼毛主席會中意周福明,據周福明自己說,一是因為自己技術好,二是因為自己出身沒問題,三是因為自己思想進步。
而在後來,毛主席親自對周福明做了解釋,周福明技術好不假,但毛主席遇到的技術好的師傅也不是他一個,之所以偏偏看中他,是因為周福明做事不怯場。
別的理髮師給毛主席理頭髮,總是嚇得手心冒汗,理髮師緊張毛主席也緊張。而周福明就不這樣,他的心態很好,所以毛主席看中了他。
在毛主席身邊感受他的偉大
到現在,我們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毛主席的形象,最經典的畫面在天安門的城樓上,而最常見的在我們每天使用的人民幣上。
畫面中的毛主席一個"背頭"的形象出現在人們的面前,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當我們想起他老人家的時候,腦海中浮現的也都是這幅形象。
毛主席的這個髮型,並非是周福明設計的,而是一個叫錢水桃的理髮師。但是,在周福明來到北京之後,也就是他一直在精心為毛主席的髮型而服務。
毛主席的標準像
毛主席的髮型並不好做,他的這一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不能做太大的修改。而毛主席的頭髮又有一些特點,一是頭髮的質地非常堅硬,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叫"怒髮衝冠";
二是毛主席的頭髮右邊多左邊少,想要做到美觀就得把兩邊都理順,做到均勻好看;
再者,儘管毛主席平易近人,但身邊做工作人員都不好意思對他下"命令",理髮的時候,只能自己來回走動;
最後是毛主席的鬍子特別多,胡茬又比較硬,下巴還有一個痣,這些都要注意。
在來到中南海之後,毛主席對周福明說:"我理髮不多,你年紀輕輕應該多做點工作,好好鍛煉一下自己。跟著衛士長值班,做點管理工作,行不行?"
周福明連忙應承。就這樣,周福明成為了毛主席的"專用理髮師"以及貼身衛士。在來到衛士班之後,周福明跟著他的"前輩們"學習怎麼值班做工作。
毛主席工作照
毛主席的衛士班,有好幾個人,有些人還是跟了他很多年的。但是有一點,這裡的人沒有太多升遷機會,毛主席是一個不會徇私的人,所以他的衛士班是一個苦差事,但大家都樂意為他做事情,樂意為他放棄自己的前途。
老衛士長李銀橋就是個典型,他終生惦念著毛主席的恩情,而毛主席也一直牽掛著他。
周福明在衛士班的學習持續了兩年,到他可以開始獨立值班的時候,有很多老的衛士已經退伍回家,他們或者去社會上闖蕩,或者去學校里繼續學習進步,各謀各的出路。
就這樣,周福明漸漸也成為主席身邊的"老人"。
對於給主席理頭髮,周福明有自己的心得。因為主席的頭髮質地比較硬,睡一覺起來頭髮就容易亂,周福明就用熱毛巾給他敷頭髮,然後用梳子反覆梳理,直到頭髮順溜。
在別的方面,他也同樣精心護理,始終做到盡善盡美,維持著毛主席一貫的高大形象。
周福明深情的給毛主席蠟像梳頭
當然,周福明為毛主席做的事還不止這些。因為毛主席在生活上向來比較隨和,不會注意小節。有時候在卧室中辦公,吃飯也在床邊吃。
看到因為桌子低矮,毛主席吃飯的姿勢不舒服,周福明自告奮勇要為毛主席做一張桌子。
本來毛主席還不相信他會做桌子,但沒想到還真讓他做出來了,這張桌子至今保留在中南海毛主席故居。
因為毛主席隨意的生活習慣,有時候接見外賓不方便,他還給自己定做了一些"假衣領"和"假袖口"。
每當會見外賓的時候,毛主席都是迅速起身換好衣服,然後他自己看衛士遞過來的資料,周福明為他整理髮型和著裝。時間一到,毛主席的資料看完了,周福明的工作也剛好完成。
儘管毛主席對周福明做事情的態度十分滿意,但他也不是沒對周福明發過火。有一次,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講話,因為是烈日暴晒,他的額頭滿是汗珠。
一旁的衛士們看到後,就有人提醒周福明去為毛主席擦汗,而當周福明拿著手帕過來伸手的時候,卻遭到毛主席嚴厲的呵斥。
毛主席在天安門
毛主席向來習慣以身作則,大家都在太陽底下曬著,怎麼自己可以搞特殊化呢?周福明吃了癟,也就此知道不能亂做事,要不然他老人家發起火來也著實嚴厲。
只不過,儘管衛士們多有被毛主席呵斥的經歷,但卻從沒有人因此埋怨毛主席。這不僅是因為毛主席是主席,也是因為毛主席的人格魅力。
毛主席對身邊的人都不錯,總是盡自己所能幫助大家。周福明的兒子生了重病沒錢醫治,是毛主席掏了五百塊錢給他兒子看病;
李銀橋家鄉遭了水災,又是毛主席捐了一千塊;衛士們退伍回家,毛主席雖然不會為他們安排職位,但也會慷慨解囊,送一筆路費。
這些錢,大多是他老人家的稿費和補貼。凡此種種,不勝枚舉,無不體現出毛主席對身邊工作人員的無私關懷。
毛主席和身邊工作人員
最後一次給毛主席理髮
從1960年開始,周福明在北京一共為毛主席服務了十七年的時間,直至他老人家逝世。
在這十七年中,周福明一共為毛主席理髮一千八百餘次,是毛主席最為看重的"理髮師"。在這十七年的陪伴中,還有一段小插曲。
那是在1967年的時候,因為連著兩次體檢周福明的轉氨指標都達到了100以上,被懷疑有患肝炎的風險。出於對毛主席安全負責的考慮,組織上暫停了周福明的工作。
一連好幾天,毛主席都沒有見到周福明,他就覺得奇怪,問了其他人才知道周福明被暫時停職了。
對此,毛主席很不高興,他把周福明喊到身邊來,對他說:"小周啊!他們不要你了吧,他們不要你,我要。"
毛主席和周福明
周福明鼻子一酸,當場就留下了眼淚,但是毛主席的身體自然是要放在第一位的,如果自己真的得了肝炎,他自己也不願意留在毛主席身邊。
毛主席看出了他的心思,就繼續安慰他,讓他先去看病,但也可以繼續做事。等到病好了,再來他身邊工作。
直到一個月後,周福明的體檢報告出來了,他並沒有得肝炎,這才讓他的心放了下來,而毛主席也很開心。
周福明繼續為毛主席工作,到了1975年時,毛主席的身體每況愈下,並很快惡化。到1976年的時候,他就不得不進入重症病房。
晚年的毛主席
病情最危急的時候,毛主席連吃飯都很困難,只能通過一根管子從鼻子里送下去。只不過,儘管病的再嚴重,毛主席始終都沒有向醫生表示自己的痛苦,他以超然的耐力在堅持著。
毛主席在重病中說:"中國有句古話'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咱們不能超過它。"
重病中的毛主席,始終是一種樂觀豁達的態度。在病情稍微有所減輕的時候,他還要求身邊工作人員給他放電影,他已經很久沒有看過電影了。在最後的時光,他顯得很放鬆。
毛主席生病期間,周福明幾乎是寸步不離,他看著身體越來越差的毛主席,心中止不住的難過。儘管自己已經連吃飯都困難了,但毛主席直至生命的最後時刻,還在關心國家大事。
當毛主席掙扎著說什麼的時候,不知所云的護士們連忙找來了周福明。毛主席說話聽不清,周福明就拿來紙筆讓他老人家畫。
此時的毛主席每畫一筆都很吃力,但他堅持著畫了一座山。
周福明不明所以,毛主席又努力嘗試著敲了一下木頭做的床頭櫃,周福明這才明白過來,主席這是要日本首相三木武夫的資料,這才趕緊拿過資料並放大後給他看。
周福明
病重期間,毛主席已經三個月沒有理過發了,護士們用剪刀給他簡單的修剪了耳朵兩側的長髮。
對此,周福明非常著急,飽含著悲痛的心情,他多次去找領導,要求給主席最後再剪一次頭髮。最終,領導同意了。
在凌晨三點鐘的時候,當時毛主席已經逝世三個小時了,周福明獲准前來為主席打理頭髮。他帶著自己的工具箱一路走到主席的病床前,拿出工具開始為毛主席理髮。
十七年來,一千八百多次理髮,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困難。毛主席的身體無法移動,並且已經開始發僵。沒有辦法,周福明只能隨著要理的區域調整自己的姿勢,或跪著,或躺著,或趴著。
儘管動作非常的困難,但周福明做的十分的認真。因為他知道,這一次理髮,是他最後一次為毛主席服務了。
在為毛主席做完這一切之後,周福明看著眼前這個老人:「淚水早已哭干」,在他的腦海中,全然都是毛主席曾經意氣風發的模樣,精神而莊重。
毛主席逝世
毛主席在生前曾經說過,不要用領導人的名字來命名地名,不要祝壽,不要保存遺體,提倡火化。但這次,大家決定違背他老人家的意願。
人們都覺得,還有很多人都沒有見過毛主席,應該將他的面容身形保留下來,供後人瞻仰,以紀念這個偉大的領袖。
於是,在領導開會商討過後,根據國際上的先例,決定對毛主席的遺體進行防腐處理。正是這一決定,使得今天的我們依然能夠瞻仰他老人家偉岸的身軀,銘記那個偉大的時代。
在毛主席逝世之後,作為衛士的周福明並沒有退伍回家,而是被調到了警衛局辦公室工作。
在此之後,他一直在毛主席故居從事管理工作。作為毛主席最後的一名"衛士",他始終用自己的餘生在守望著那遠去的背影。
作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毛主席一生光芒照耀。而在高山般偉岸的身影之下,卻是一個隨和而又嚴明的老人。
對於普通民眾,他沒有高高在上的心態,總是用最貼近群眾的方式去交流;對於身邊工作人員,他不會為之徇私,總是以公正嚴明的態度對待自己的身邊人。
周福明參加紀念毛主席活動
而同時,他又有一顆博愛而寬厚的心,總是以最無私的精神去關懷他們,用最包容的心態去接受他們。儘管他有時候是嚴厲的,但不管是作為他的衛士還是作為群眾,都永遠銘記著他,感懷著他。
周福明用自己的人生經歷,為我們走近偉大領袖提供了一個窗口,讓人們更加直觀的去了解這個我們無比熟悉卻又觸摸不到的偉人。毛主席是偉大的,而守衛在他身後的"周福明們",也是可貴的,都是我們尊敬的先輩。
毛主席逝世後,每年周福明都會去毛主席紀念堂:"主席,您安息吧,我們國家今年做了一件很大的、前人沒有做過的偉大的事情。什麼事情呢?我們國家開了奧運會,殘奧會也正在進行,我向您老人家彙報。"此時毛主席已經逝世3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