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在虎牢關挑釁,公孫瓚差點被斬殺,趙云為啥只觀戰不出手?

東漢末年,社會動蕩,政治黑暗,權力外放,再加上連連戰亂,百姓苦不堪言。從而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史稱黃巾起義,至此各地諸侯紛紛揭竿而起,開始了長達一百多年的戰亂。在這之中有許多的英雄豪傑展現在了我們面前,比如呂布、關羽、張飛、趙雲等等,這些人在三國演義實屬再熟悉不過了不過了,但如果我們從歷史的角度出發,他們的事迹都是真的嗎?

在小說中,我們看到過這麼一段:呂布在虎牢關前一人力戰劉關張,沒有絲毫遜於他們三人,可以說呂布在虎牢關前狠狠的炫耀了一把但是在史書上並沒有這麼一段,這只是作者根據自己的想像所編寫出來的,歷史上關羽、張飛都沒有參加過虎牢關戰役,而參加此戰可能有他,他便是趙雲,趙雲武力高強,如果根據二十四名將一呂二趙三典韋來看,他也僅僅在呂布之後,可見他的實力是不容小覷的!

說到虎牢關前趙雲和呂布的關係,那麼就必須再提到一個人,此人便是白馬將軍公孫瓚,公孫瓚出身名門貴族,史書記載,他相貌俊俏,才思敏捷得到了當時的涿郡太守的賞識,把他的女兒嫁給了他,收他做了麾下的中郎將。他還和劉備師出同門,和劉備是同門師兄弟。當時董卓作亂,各地群雄舉兵討董,公孫瓚就是其中的一支軍隊,趙云為公孫瓚麾下的騎將,看到自己的主公和呂布廝殺時差點被其所殺,為何趙雲一直沒出手呢?

其實這其中是有一些原因。趙雲一身的本領,只因沒有遇到伯仲,他投靠公孫瓚時,公孫瓚對趙雲並不是有很大興趣,甚至還有些詫異,不明白趙云為什麼會投奔他,這在趙雲心裡可是有些許不滿,自己可是南越王趙佗的後代,我投奔於你,可你卻百般刁難於我,這口氣著實難咽。

正因如此,趙雲在公孫瓚那裡只是一個小小的偏將,儘管每次出征的時候趙雲也會隨軍出征,但是很少有露面的機會,所以公孫瓚在和呂布廝殺的時候差點被殺,不是趙雲不出手,而是還輪不到他出手。更何況,趙雲在公孫瓚那裡並沒有被重視,他也沒必要去為他拚命,這種事情顯然趙雲是不會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