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沒說過」

提及「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這句話,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在很多人模糊的印象中,這句話一定出自《史記·項羽本紀》。然而,太史公卻表示,別再以訛傳訛了,我可沒說過這句話。


出處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出自清代學者李晚芳的著作《讀史管見》。

《讀史管見》是李晚芳評點《史記》的著作,成書於18世紀(乾隆年間)。此書對《史記》部分篇章進行了分析與評論,內容包括篇章思想、語言分析、段落構架、人物評議等,對《史記》的研究有著較大的參考價值。

李晚芳出身世家大族,是南宋名臣李昴英的第18代孫女,是順德歷史上文壇女才的一個典範。

李晚芳在高度評價司馬遷描寫項羽的文筆後,對項羽本人做出了這個結論性的評價。原文如下: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以神勇之筆,寫神勇之人。亦千古無二。迄今正襟讀之,猶覺喑嗯叱吒之雄,縱橫馳騁於數頁之間,驅數百萬甲兵,如大風卷籜,奇觀也。」

這句話極其精練地概括了項羽作為中國歷史上勇猛無敵的武將形象,認為他的神勇程度,是千古以來獨一無二的,無人可以匹敵。


為什麼流傳廣?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雖然這句話本身不是司馬遷寫的,但它極其精準地概括了《史記·項羽本紀》所塑造的項羽核心形象和司馬遷對他的評價基調。

司馬遷在《項羽本紀》中評價項羽:「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項羽沒有尺寸封地作為根基,秦末亂世從民間興起……他的地位雖然沒有保持到底,但近古以來像他這樣的人還不曾有過。

這裡的「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已經包含了「獨一無二」的意思,主要側重其崛起過程的傳奇性和成就的規模。

而李晚芳的「千古無二」則更聚焦於項羽個人武力值、戰場上的勇猛表現和震懾力這個核心特質,將其推向了極致。

所以,當人們引用「羽之神勇,千古無二」時,雖然引用的不是《史記》原文,但引用的是一位後世史學家對《史記》所載項羽神勇特質的最凝練、最著名的概括,並且這個概括得到了後世廣泛的認同。

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