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大運河,
串聯起揚州與無錫兩座「漕運心臟」,
激蕩3000年澎湃。
揚州碼頭承載帝王南巡與漕糧北運的史詩,
無錫四大碼頭則譜寫工商文明的序章。
從「漕運心臟」到綠茵戰場,
誰主沉浮?
01
雙城·源起
02
糧倉爭霸
【邵伯大碼頭】
明清漕糧樞紐,年吞吐量300萬石,四座古碼頭(竹巷口、大碼頭等)見證「萬商落日船交尾」盛景。
【無錫米碼頭】
全國四大米市之首,光緒年間三里橋糧行80餘家,年吞吐800萬石,「北輸漕糧,南供民食」。
【淵源】
兩碼頭同為運河糧運核心,揚州邵伯碼頭轉運的江南漕糧,多源自無錫米市。
03
資本風雲
【御馬頭】
乾隆登船游瘦西湖的皇家碼頭,「碼」去石字旁避諱「帝王腳下障礙」;
【無錫錢碼頭】
蓮蓉橋畔42家銀行錢莊,以「堆棧抵押」聯動實體經濟,支撐米布貿易。
【淵源】
鹽商為乾隆建御馬頭耗資巨萬,其資本流動與無錫錢莊的金融網路密不可分。
04
千帆織網
【瓜洲碼頭】
漕運「開幫儀式」起點,江淮船隊由此北上
【無錫布/絲碼頭】
布碼頭外銷土布百萬匹,絲碼頭生絲佔全國28%,「來時運糧,返時載布綢」。
【淵源】
揚州鹽商絲綢消費驅動無錫絲業;無錫布經瓜洲碼頭沿運河銷往北方。
7月5日
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第6輪
揚州隊VS無錫隊
看今朝綠茵賽場
再試高下
來源:揚州發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