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大喊「誰敢殺我」後被殺,其實他之前還說了句話,那句是關鍵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真的是「多智而近妖」,他連自己死後的事情都已經預料到了。當初他說魏延會造反,劉備不信,硬是保下了魏延。

諸葛亮雖然沒再提起過此事,但是他對於魏延會造反這件事一直深信不疑。

為了防止魏延攪亂蜀漢,諸葛亮早就給他下了套……

人難勝天

上方谷一戰中,諸葛亮已經將司馬懿引入死局,司馬懿想要逃生,基本不可能。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諸葛亮再厲害,也算不到司馬懿能靠著一場雨逃生。

諸葛亮深知「天意難違」,但是之前的天意還比較收斂,沒有如此明目張胆地保護司馬懿。

但是在「上方谷之戰」中,「天意」也不再留手,直接下雨破壞了諸葛亮的計劃。

諸葛亮的身體本就不好,現在又在上方谷之戰中,遭受了肉體和心靈上的雙重打擊,很快便病倒了。

而司馬懿這邊,僥倖從上方谷逃生之後,比之前更慫了,根本不出來。

諸葛亮自知時日無多,想要向天借命,諸葛亮復興漢室的大業,本就是逆天而行,上天又怎麼會讓諸葛亮的儀式成功?

其實諸葛亮也知道這件事,自從上方谷下了那場雨之後,諸葛亮就已經察覺到了「天意」的存在,而這裡的「天意」其實就是羅貫中的意思。

羅貫中寫的雖然是小說,但是他也不敢胡來,最後結局必然是三分歸晉

因此,《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再厲害,北伐也成功不了,因為羅貫中不能改變歷史。

諸葛亮禳星失敗之後,他並沒有埋怨魏延,因為就算魏延不來,諸葛亮的壽命也無法延長。

不過,魏延闖進大營這件事,還有另一層含義。根據前文可知,魏延之所以要在這緊急關頭闖入諸葛亮的營帳,是因為魏軍前來夜襲。

司馬懿夜觀天象,發現諸葛亮的將星暗淡,似乎馬上就要熄滅了。

再加上蜀軍好幾天沒動靜,因此司馬懿懷疑諸葛亮很可能已經病入膏肓。

於是,司馬懿便派夏侯霸帶些人前來夜襲,想靠著蜀軍的反應來推斷諸葛亮的狀態。當魏軍前來夜襲的時候,魏延這個將領應該組織軍隊,將敵軍趕出去。

哪怕沒有諸葛亮的直接命令,他也應該這麼做,這是他身為一個將領應該有的戰術素養。但是魏延真有這種能力嗎?

兩手準備

魏軍來夜襲的時候,諸葛亮正在帳中施法,魏延直接就闖了進來。魏延帶進來的邪風先不說,這種事還需要專門跑過來問諸葛亮嗎?

就魏延這種水平,諸葛亮怎麼可能放心將蜀軍交給他?魏延就屬於那種又菜又愛玩的人,自己的實力就擺在那裡,還總是自我感覺良好。

諸葛亮神機妙算讓魏延打了很多勝仗,魏延卻只看得到自己的努力,看不到諸葛亮的計謀。

因此魏延一遇上什麼事,第一反應就是找諸葛亮,後來諸葛亮去世之後,他又不相信別人的計策。

這也是諸葛亮最擔心的一個點,魏延太不好控制了,一般人降不住他。

演義中的諸葛亮其實已經確定「魏延造反」這件事,因此他已經直接就準備了「殺魏延」的計劃。

正史上的諸葛亮只是猜測魏延會造反,因此他讓魏延斷後,讓楊儀等人提防魏延,要是魏延不按照計劃撤退,那就不要管他,直接撤走,而且正史上的諸葛亮沒給魏延下套。

向天借命失敗之後,諸葛亮冒犯了天機,已經是必死無疑。

在生命中的最後時刻,諸葛亮依然在想著蜀漢的事,依然在為蜀漢著想。

在安排好蔣琬費禕這兩位接班人後,諸葛亮去世了,他死得很安靜,眾人甚至沒察覺到。

過了一會兒,人們發現他不回答問題了,湊近一看,這才發現諸葛亮已然仙逝。

眾人發現此事之後,馬上按照諸葛亮傳下的秘法,鎮壓了諸葛亮的將星,讓司馬懿無法得知諸葛亮的死訊。

與此同時,魏延那邊也出現了狀況,他夢見自己頭上長了角。

魏延不懂這些,於是便找來了一個懂行的,向他詢問自己這個夢是好是壞。

魏延請來的這個人叫趙直至,此人精通周易,對於解夢之事也頗有研究。

他聽完魏延的描述之後,馬上就明白了這個夢的真正含義,但是趙直至並不打算將真相告訴魏延。

魏延這種「唯我獨尊」的性格很不討喜,他的人緣非常好,沒有人願意與他交朋友。

趙直至知道魏延的性格,要是實話實說,肯定是費力不討好,因此趙直至就故意說了魏延愛聽的話。

趙直至告訴魏延,只有龍和麒麟這種神獸才有這種角,因此此夢就是吉兆。

魏延聽完很高興,於是便把趙直至打發走了,此時的魏延已經有了獨自征討魏國的想法。趙直至回去的路上,遇上來傳達命令的費禕。

趙直至就把真實情況告訴了費禕,其實頭上長角並非吉兆,而是大凶之兆。「角」字的字形為「用刀」,在頭上用刀能是什麼好事?理髮嗎?

古人可不會無緣無故就理髮,因此頭上長角就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砍頭。

費禕得此消息後,便來到魏延軍中,通知魏延大軍即將撤退,讓魏延斷後。

魏延一聽馬上就不高興了,他覺得自己應該是率領大軍的人,怎麼可能會讓自己斷後呢?

但是費禕告訴他,帶領大軍撤退的人是楊儀,姜維從旁輔佐,魏延一聽是個文官領兵,心裡更不高興了。

魏延告訴費禕,他不會撤退,而是要帶兵進攻司馬懿。諸葛亮雖然死了,但是他威嚴還在,他一樣能帶領蜀漢走向勝利。

費禕見魏延已經失控,便趁機奉承了他幾句,然後就逃走了。

費禕回到大營之後,將魏延的決定告訴眾人,眾人都打算放棄魏延,直接就走了。此時的魏延還不打算成為反賊,因此他必須先一步將楊儀說成反賊。

然後劉禪就收到了好幾份戰報,魏延說楊儀造反,楊儀說魏延造反。

朝中官員全都支持楊儀,認為魏延這個自大狂才是反賊,於是劉禪派兵擋住了魏延,不讓他返回西川。

魏延大怒,想要強行打回去,但是他手裡的兵大多是蜀人,沒人願意幫他,到最後他身邊就剩下了馬岱以及馬岱手下的幾百人。

本來魏延是打算投奔魏國的,但是馬岱勸他攻取漢中,魏延就信了。到了漢中之後,正好遇上楊儀在鎮守南鄭

楊儀掏出諸葛亮留下的錦囊,知道了對付魏延的辦法,於是他來到陣前,讓魏延大喊三聲「誰敢殺我」。

此時的魏延還是那麼猖狂,他對楊儀說:「楊儀匹夫聽著!若孔明在日,吾尚懼他三分;他今已亡,天下誰敢敵我?休道連叫三聲,便叫三萬聲,亦有何難!」

結果他第一遍「誰敢殺我」還沒喊完,身後的馬岱就把他砍了。當初諸葛亮告訴馬岱,趁魏延大喊大叫的時候,殺他。

其實這句「誰敢殺我」,就是用來分散魏延注意力的,好讓馬岱得手。而魏延真正的死因,就是因為前面那句。

魏延實在是太狂了,沒有了諸葛亮,就沒人能管住他,但這是什麼好事嗎?魏延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他被馬岱砍頭也就不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