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電影《春催桃李》中的上海南市街景

圖1:高家橫弄、高家弄口南望
圖2:高家衖、高家橫衖、莊家街、中心衖、靜修路等(1949年《上海市行號路圖錄》下冊圖36截圖)
幾年前,筆者寫過一篇《1959年,電影中的上海街景》。前些日子,在網上看了一組1961年故事片《春催桃李》截屏照片(茹志鵑、艾明之編劇,林楊導演、羅從周攝影、沙莉、孫景路等主演、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出品),片中的幾個南市高家弄一帶街景(外景)引起我極大興趣,因為1960年代南市街景的影像不多見。如今那一片正處舊里改造拆遷中,筆者日前趕緊去補拍幾張近貌,與之比對。現將片中一組南市街景鏡頭截屏發布如下,並略加解讀,分享各位同好:
圖3:高家橫弄5號門前
圖4-1:高家橫弄5號門前東望,前面高家弄東側閱報欄
圖4-2:高家橫弄5號前東望近貌,前面高家弄東側牆報欄
圖5-1:高家橫弄西望,背面高家弄
圖5-2:高家橫弄西望近貌,背面高家弄
圖6-1:高家弄27弄文鳳里東望
圖6-2:高家弄27弄文鳳里東望近貌
圖7:文廟路81號劉公祠衖角(1964年劉公祠衖改名為柳江街),回民二小操場(1956年遷入文廟路81號靈恩小學舊址)
圖8-1:西倉橋街、莊家街口東北望
圖8-2:西倉橋街、莊家街口東北望近貌
高家弄,北起中心弄,南至西倉橋街。長147公尺,寬5公尺,片彈街路面。以原居民點為名。黃家橫弄,西起莊家街,東至高家弄。長55公尺,寬2.4~4.4公尺,片彈街路面。
筆者多年前在西倉橋街掃街時,無意中拐進高家弄,走到75號門前,抬頭一望:宋府。高家弄,一條小弄堂,竟然有一大戶人家「宋府」。路過宋府多趟,但每趟都見大門緊閉,無法探訪,只得從舊報紙里淘點信息。經查《申報》悉,這兩幢石庫門住房由宋鐵文於1948年7月買受,「宋府」從此紮根高家弄。
買受房產公告 茲憑中買受滬南區二圖宙圩十五號卅一坵吳太和戶基地一分六厘八毫連地上全部建築物即座落南市西倉橋街高家衖七十五號石庫門住房二幢任何人對於上開房屋如有任何權利主張請於七日內書面提出異議否則立契交割不得再有主張特此通告宋鐵文啟 通訊處南市西倉橋街高家衖七十五號(《申報》1948-07-18,第5版)
宋鐵文是維社社員。維社為針織業同人所組織之平劇票房,社員二十餘人,社長王維彰為正華襪廠老闆。
圖9-1:中心弄、高家弄口西南望
中心弄,小桃園街至莊家街。長281公尺,寬2.2~3.6公尺,片彈街路面。以原中心河上的中心河橋命名。屬居民區。1996年,因復興東路拓寬工程,中心弄撤銷。
復興東路拓寬工程於1996年7月16日正式開工。復興東路東起外馬路,西至西藏南路,橫貫老城廂。原道路寬7~12米,兩側大多為危棚簡屋。為在區內形成「一環三橫三縱」主要交通幹道的基本框架,市、區共同出資15億元拓寬復興東路。前期工程共動遷居民5690戶,單位282家。復興東路拓寬後,道路寬35~55米,1997年12月9日拓寬工程竣工通車。

---------------------------

---------------------------

歡迎光臨!本號文字及部分近照均為原創。轉載本號文章,請註明來源!對老上海、老照片、老地圖、老建築感興趣的朋友可通過以下方式關注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