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路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
十月的北京,天不是冷得讓人打顫,卻又有點說不清道不明的沉重感。
那天,天上飄著細雨,像是故意的,像是老天爺也明白,這不是一般的日子。
喬冠華的葬禮就在那天舉行。
人不多,場面卻莊重,氣氛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就在送殯的人群里,突然走進來一個人。
她一出現,章含之整個人都僵住了。
她沒想到這個人會來,更沒想到,她一見到這個人,眼淚就跟決堤了一樣,根本收不住。
她哭得那麼突然,哭得那麼真,連周圍的人都愣了。
這個人是誰?她怎麼就讓章含之一下子崩潰了?
說到這事兒,不得不從頭說起。
章含之年輕的時候,在一家文具店裡第一次見到喬冠華。
當時她低著頭看書,門突然開了,喬冠華走了進來。
穿得一板一眼,一副眼鏡,氣質很足。
售貨員悄悄告訴她,這人可不是一般人,是外交部的大人物。
那時候她也沒多想,以為就是個偶遇。
沒成想,這一面成了兩人命運的起點。
再重逢已經是七十年代初了。
那時候,毛澤東七十大壽,請了章含之的父親章士釗赴宴。
請柬上寫著可以帶家屬,章士釗就帶上了章含之。
宴會上,毛澤東看著章含之,覺得這姑娘不一般,一問,原來是外語系的老師,乾脆開口就問她願不願意教自己英語。
章含之當時還以為領導在開玩笑,便笑著點頭。
誰知道沒過幾天,她真接到了電話,被叫到中南海去講課。
從那之後,她的生活軌道徹底變了。
後來她進了外交部工作,喬冠華就是那兒的副部長。
那時候她剛離婚,心裡正空著。
他倆一次出訪美國,章含之做翻譯,結果因為翻譯沒到位,被喬冠華給換了。
這事她記得特別清楚,還挺生氣,覺得喬冠華不待見她。
可喬冠華其實心裡一直記著她。
只是那會兒他也不好多說什麼。
直到有一次,毛澤東在一次內部會議上點名批評了章含之,說她沒出息,說她丈夫在外面有別的女人,她還不離婚。
當著一屋子人,說得她當場就哭了。
喬冠華就坐在那裡,看著她哭,心裡五味雜陳。
後來,他們又一起去紐約出差。
章含之要提前回國,預定了航班。
那天紐約下大雨,雷聲滾滾,喬冠華特別不放心,跑前跑後,連麵條都給他們準備好了,送他們去機場時一句一句叮囑,一直盯到他們上車。
他每小時給機場打電話,確認航班起沒起飛,整個人都不安穩。
章含之那時候才意識到,喬冠華對她的感情,是藏不住的。
她心裡也不是沒感覺,只是太多顧慮。
那年她剛從一段婚姻里出來,喬冠華又是個有身份的人,還有孩子,現實太複雜。
可感情這東西,哪有那麼多條條框框。
她一回國把離婚手續辦了,喬冠華馬上就表了態,說喜歡她,問她願不願意結婚。
章含之一開始沒答應,說自己也喜歡他,但擔心外界的反應。
畢竟她比他小不少,再加上他子女都反對,這事不容易。
可喬冠華認準了她,連自己的兩個孩子都放棄了。
章含之也沒退縮,她甚至放棄了外交部的職務,只為了能陪他身邊。
兩人住在一起,過了十年,風風雨雨不少,但也有很多溫情。
他們的生活簡單又真實,吃飯、散步、看書,哪怕只是坐著不說話,也覺得踏實。
喬冠華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癌症折磨得他不成人樣。
章含之不離不棄,哪怕是夏天熱得不行,她也會親手給他榨果汁、削水果。
喬冠華咳得厲害,一口血痰吐在杯里,還要蓋上不讓她看。
章含之心裡明白,但就是不說破。
最後那幾天,喬冠華情緒特別不穩,但也特別溫柔。
有一天,他輕輕握著章含之的手,說:「對不起,讓你受了這麼多委屈。」章含之沒哭,只是點頭,說了一句:「一家人,就要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他聽了這話,眼裡都是淚光。
他說:「我一直在想,我娶你是不是對的決定。」章含之聽了這話,突然就明白了,喬冠華怕自己死了後她一個人太苦。
她什麼都沒說,只是握緊了他的手。
那天中午,喬冠華坐起來,喝了好幾口雞蛋清湯,然後看著她,說:「含之,你願不願意以後和我合葬?」話音剛落,人就閉上了眼睛,再也沒有睜開。
章含之後來一直沒再嫁,一個人守著他的照片寫書、回憶、講述他們的故事。
她寫了四本書,全是關於他。
她說得最多的一句就是:「愛情不可悔。」
那天送葬,叢軍來了。
她是陳毅的女兒,和喬冠華一家很熟。
她一來,章含之就綳不住了,哭得那叫一個放肆。
她想到陳毅和喬冠華的友誼,想到喬冠華常說「陳老總是我最敬重的人」,心裡就像被人狠狠撞了一下。
其實這倆人早年就很熟。
中國剛恢復聯合國席位那年,陳毅親自設宴送喬冠華出征,還一再叮囑他注意身體。
當時他們誰也沒想到,那頓飯成了告別。
陳毅過世後十幾年,喬冠華也走了。
他們在不同的年代分別離開,卻都留下了太多故事。
喬冠華這一輩子,做外交,打前站,撐場面,從來不含糊。
他跟章含之的感情,不是那種轟轟烈烈,但細水長流。
章含之為了他放下了自己的事業,陪他走完最後的路,這種感情,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清的。
參考資料:
王媛媛,《黨史聯橫:牽手風雨中——喬冠華與章含之的情感之旅》,黨史文獻出版社
《喬冠華傳》,中央文獻出版社
《章含之口述自傳》,三聯書店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並非時政社會類新聞報道,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