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尼克松助理訪華,同中方高層會晤

剛上台的時候,美國總統特朗普曾立下豪言,聲稱要在100天內訪問中國,來展現自己比前任拜登更懂外交。

結果,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無論他明示還是暗示,中方的邀請函卻遲遲未到,轉眼之間,兩個月就過去了。

眼瞅著只剩下一個月的交涉時間,特朗普加快了步伐,放出了一個中美高層即將會晤的消息。但是,因為中方沒有出面證實,加上他經常干出「先斬後奏」的事,雙方是不是真的談妥了,恐怕還有待觀察。

不過,在這個關鍵時刻,一個特殊人物出面,給他送上了「助攻」。日前,一架美國專機抵達北京,而從機上下來的人,是美國的前財政部長保爾森。

美國前財政部長保爾森訪華

為什麼說他「特殊」呢?因為他還有另一個身份。當年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訪華,實現中美關係「破冰」的關鍵時刻,保爾森就是他的助理。

之後,他進入了小布希的內閣,擔任美國財長,期間對中國的態度相當溫和,而且積極跟中方溝通,合作的意願遠遠大於對抗,甚至樂見於中國取得成功,是一個對華務實的政客。

如今,即將79歲的他,雖然已經離開了美國政壇,但對中美關係的貢獻,中國一直記在心裡。這回他一來,就獲得了中方的高規格接待,更是被中方高層親自接見,足以看出中國對這位「老朋友」的重視。

而他這次到訪中國,恐怕是出於兩個目的。

特朗普

首先,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正在撕裂中美之間的貿易形勢,曾擔任美財長,並且對華閱歷豐富的他,自然清楚這會引發什麼後果。

在兩國溝通並不順利的情況下,他的這趟北京之行,顯然是來「滅火」的。

其次,在特朗普想要訪華的關頭,曾經幫助中美「破冰」的保爾森出面,更像是充當了一回對方的說客,希望再次化解之前,拜登四年不訪華的尷尬形勢,緩和中美當前緊張的外交關係。

不過,特朗普能不能順利訪華,取決於他自己的做法,如果他依舊想要利用關稅,打壓中國的發展,哪怕他來了,也起不到什麼實際作用。

中美關係

所以,在保爾森訪華之後,對於特朗普口中所謂的「近期會晤」,中國外交部用一句「沒有可以發布的消息」,表明了態度。

很多時候,沒有回答就是一種回答,特朗普現在,顯然還沒有跟中方談攏。至於他能不能在上台百日之前,收到中方的訪華邀請,就要看他這一個月里,對中國採取的態度了。

當初在他勝選的時候,中方曾多次強調,中美合則兩利,斗則俱傷,這八個字是警示,同時也是中方的立場。

當年,尼克松也是做出了實際行動,才換來了中美的破冰,特朗普拿出的誠意,還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