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犯的新生之路Ⅱ(55):邊吃解放軍的飯,邊說國民黨部隊吃空餉

就在幾個人暢談之時,小李已經把方靖和沈德純的飯菜端了過來,馬營長急忙起身,準備告辭,馬連長卻說道:「一家子,咱也搞一回特殊,讓小李給我們服務一回,把我們的飯給捎回來得了,他正好也得去取他的飯菜呢。」

小李一聽,急忙提起他的籃子來,說道:「馬營長,沒問題,你們下面那個伙房的師傅呂子彬認識我,我去給你盛飯就是了。我們吃的都是大夥,差不多的。」說著,便走出了那個小院子。

馬連長看了看沈德純的飯菜,笑了起來,說道:「嘿,差不多啊,領導吃的是中火,主食是二米飯(大米小米混合煮成),我們的主食是小米加紅薯,領導的是蘿蔔乾炒臘肉、菠菜豆腐,我們的是蘿蔔乾炒蘿蔔乾,菠菜炒菠菜,差不多,差不多。」

沈德純笑了起來,說道:「好你個老馬,也學會油嘴滑舌了,想吃,來一點,反正是定量,我送給你了。」

「不用了,不用了,沈部長,我們這裡面不是臘肉,可有肥肉粒,肥肉粒兒,聞著可香了。」小李早已跑了過來,把馬營長和馬連長的飯菜麻利地放到了桌子上,自己跑到廂房裡吃去了。

沈德純看了看他們飯碗里的飯菜,笑了起來,說道:「乖乖,這些日子,生活經常改善,可別把腸胃給吃出毛病來了啊。」

馬連長早已示意馬營長開吃了,一邊吃,一邊說:「前線打勝仗,後方改善伙食,等解放了全中國,我啊,就回家種地養豬,到時候,天天給你們送肥肉吃。」

沈德純笑了起來,說道:「種地養豬,可是屈了你的材料,你啊,至少得去領一個大工廠,當廠長,生產出飛機、大炮的大廠長。」

馬連長連連搖著手,說道:「不行,不行,我可沒有那個水平,沈部長,你要是不讓我回家種地養豬,也行,咱就開辦個大農場、大養豬場,我來當場長,如何?」

幾個人又笑了起來,沈德純指著馬連長的鼻子罵道:「繞了一大圈子,不還是種地養豬嘛。看來,你是離不開這兩樣事了,恐怕也是餓怕了吧。」沈德純和馬連長說著話,眼睛的餘光已經看到方靖已經吃完了,急忙端起面前的一杯水,遞給了他,並以不經意的口吻問了一句:「方軍長,斗膽問一下,都說你們國民黨部隊吃空餉厲害,到底有多厲害啊?」

方靖喝下幾口開水,漱了一下口,沉思了一會,這才說道:「要說這事啊,從國民黨部隊創建之時,就有了。離現在太遠,我們就不說了,只說去年整編師恢復為軍以後吧。就規定的編製而言,一般是一個軍要求三個師建制,但也有一些編製不全的,只有兩個師,這樣,就被外界稱為甲級師、乙級師了,如果滿員的話,甲級師人數約在35000人左右,乙級師的人數約在27000人左右。一個整建制團的人數約在3500人左右。另外,軍部原來直屬有人力輸送團,機械化部隊一般都改為汽車輸送營了,也有一小部分部隊保留有人力輸送單位的;還有炮兵營或極少數的炮兵團,工兵營,通信營,特務營,輜重營,搜索營或連等作戰單位,軍、師、團都配備有政工人員、參謀人員、情治人員、軍需人員、聯勤人員及其機構,一般的軍師一級,在後方還有留守處、辦事處等等。這是總體的情況,至於吃空餉,這可真是個大問題,也是國民黨部隊久治不愈的頑疾,我們該從何處說呢?」

方靖問起了自己,這東西,和剛才所說的兵役制度敗壞差不了多少 ,千頭萬緒,千瘡百孔,一時竟然不知從何說起了。

馬營長也放下了碗筷,說道:「方軍長,還是我來舉個例子吧,就說我所在的那個團吧。我們一個團本來應該有3500人左右的,花名冊上顯示的也有3500人,但實際上僅有2800人左右,這樣,我們團便多出700人來,我們那個團長還可以,自己和副團長、參謀長吃了200人的空額,剩下的分給我們三個營長,我們再吃上幾十個,然後分給三個連長,這是比較好的了。對吧,方軍長。」

方靖點了點頭,承認了馬營長的說法,笑著說道:「其實,國民黨部隊里基層官兵評價長官,這可是一項重要標準,吃獨饃者,是要挨下屬罵的。說句實話,方天是我的升級,老是挨下屬罵,不是他打仗不行,也不是他治軍無方,而是他太貪了,不給他的下屬留一點殘湯剩飯。而我的下級胡璉,老是被下屬追捧,就是這個人善於為下屬謀福利,當然很多是不正當的福利。這些事,我們以後再說。馬營長,我問你,你們第2軍是如何應付上級點驗的?」

馬營長笑了,說道:「這在王凌雲手中,那就不是個事,只要點驗大員一到,他是先送金銀,後根據大員們不同的愛好,有送古玩字畫的,有送大煙土的,有送戲子的,有送女學生的,他老小子,土匪出身,什麼事干不出來?最後點驗也就成了走過場,當然,在點驗時,人數還是硬棒棒的,他可以從第15軍、或者是地方部隊、甚至是他的土匪哥們那兒借兵充數,每次都能矇混過關的。不過,我們第2軍在南陽一帶算是好的了,那些雜牌軍,比如曹福林的第55軍,一個師的人數,最多也就是6000人左右。」

方靖又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對,這基本上是大夥都知道的事,至於大夥都不知道的嗎……」方靖停頓了一下,若有所思,幾個人也就靜靜地等待著他,院子里的陽光,似乎都停在了方靖的臉上,照出細細的麻子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