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去算卦,老和尚看後說:江河湖海皆可游,唯獨黃河不能去

文章由風城春史頭條首發

本文內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贅述文章結尾


閱讀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1947年,毛主席來到葭縣神泉堡,視察當地的土改情況,偶然聽說白雲山上有一個宏偉的大廟,而且廟裡的老和尚算的很准,一時激起了毛主席的興趣。

沒想到,老和尚看完之後說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話:江河湖海皆可游,唯獨黃河不能去。

好巧不巧的是,毛主席終其一生也沒有游過黃河,這是怎麼一回事?難道毛主席聽信了老和尚的話?

唯獨黃河不能去

當時,毛主席到葭縣的南河底村了解情況,剛好是秋收時刻,毛主席也加入了其中,並細心的問眾人土改的情況,效果如何,有沒有什麼困難。

一番交談之後,毛主席將農民反饋具體的情況記了下來,這些是日後研究問題,改善政策的珍貴一手資料。

之後,毛主席聽說附近的白雲山上有一座大廟,歷史悠久,這不免激起了毛主席讀書時的美好回憶,便打算去參觀一番,也正好拜見那位德高望重的老和尚。

在幾位僧侶的帶領下,毛主席如願參觀了整個寺廟,對此是讚不絕口,但一位老和尚看到毛主席之後相當驚訝,便上前詢問:有幾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在得到毛主席的同意後,那位老和尚斷言毛主席日後必成為人民領袖,從五行上來說,終歸屬土,如果要騰雲,需要水持,實需東方之大澤而濕潤之。

毛主席聽完之後十分驚訝,他的名字就叫做潤之,毛主席本以為是偶然,誰料老和尚講到毛主席酷愛游泳 可謂是一語中的。

但他話鋒一轉,告誡毛主席,中國江河湖還都可以游,但唯獨黃河不可游,這讓毛主席大為疑惑,連忙追問為什麼?

老和尚講到,黃河在五行中屬土,如果毛主席游黃河的話,土加土是「圭」字,又與「歸」字同音,寓意不好,所以他勸誡毛主席不要游黃河。

對於這些,毛主席是不相信的,但他並未多說什麼,依舊對老和尚表達了謝意,然後離開了。

事實上,毛主席一生游過很多大江大河,但唯獨沒有黃河,這不免讓人猜測毛主席信了那句話,如果不是的話,毛主席為何不游黃河呢?

特殊的感情

事實上,毛主席對黃河懷有特殊的情感,1936年,毛主席率部東渡黃河,這是他第一次東渡黃河,不由得感慨萬千。

緊接著,毛主席突然問身邊的警衛,有沒有人敢游黃河,一時間眾人七嘴八舌,說什麼的都有,有人說之前幫彭總送信游過,還有人說枯水期的時候游過。

毛主席聽完之後直接提議,不要坐船,直接游過去,眾人瞬間沒有了之前的情緒,不免有些退縮,指了指河裡的冰塊說道:「這麼多冰 怎麼能,游得過去?」

毛主席得知大家都不敢下去 說了一句著名的話,可以藐視一切,但不能藐視黃河,藐視黃河,就相當於藐視我們這個中華民族。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在中國歷史和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是絕對不能藐視的,相反毛主席對黃河的治理規劃極其重視。

另外,毛主席的建國後第一個視察的地方就是黃河,於1952年趁著休息的時間來到黃河泛濫,危險的河段進行視察。

在當地領導的陪同下,毛主席來到了濟南的抗洪大壩上,得知黃河底比濟南城地面高6米左右後,囑咐把大壩,大堤修好,絕對不能出事,還將怎麼修堤壩,大雨時怎麼如何處理說的一清二楚。

之後,毛主席來看河南蘭考縣,視察當地的工程和黃河形勢,聽取王化雲的彙報,打算修建邙山水庫和三門峽水庫,解決黃河對黃河下游的威脅,毛主席聽後表示可以研究。

緊接著,毛主席打算去新鄉視察一下黃河灌溉工程,不想讓河南省的領導陪同了,但對前來送行的王化雲,河南軍區司令陳再道講到: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

這次毛主席並未留下「根治」之類的話,表現出了一定的敬畏和謹慎,這句話後來成為了一代人治理黃河的口號廣為流傳。

據毛主席的警衛葉子龍所說,毛主席在這段視察黃河的時間裡表情是凝重的,在毛主席心中,黃河與人民是連在一起的他深深愛著黃河也愛著人民,但同時對人民的疾苦充滿了同情。

毛主席的好友斯諾曾經問過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毛主席卸去身上的重任,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毛主席不假思索的回答到騎馬沿黃河流域考察。

事實上,毛主席在1958年視察黃河時就有游黃河的打算,但保衛人員對此堅決不同意,主席只好作罷,第二年又視察濟南時又講到:「明年夏天定要到濟南渡黃河。」

但毛主席太忙了,一直沒有時間前去,終其一生,都沒有游過黃河,對毛主席來說,成為了一種遺憾。

您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

[免責聲明]文章案例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案件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