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3月,二月革命後的俄國,宣告沙皇時代從形式上來說,徹底終結了。取而代之的是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那時候俄國處於風雨飄搖的階段,為了避免被協約國打擊,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不得不選擇繼續參與一戰。可俄國內部早已千瘡百孔,送到前線的士兵,甚至只能拿著燒火棍打仗。
在這種情況下,1917年11月爆發了十月革命。蘇俄取代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正式開始執掌俄國。這對全世界來說,都是一件大事。當然了,對俄國的影響是最直接的。
蘇俄想要掌權,就得和沙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反著來,所以他們果斷選擇退出一戰。但是想要退出一戰,自然要付出代價,否則德國和協約國都不會答應。
為此,在列寧的主導下,蘇俄向德國割讓了西部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時賠款60億馬克給德國。這直接導致芬蘭、波蘭、烏克蘭、白俄羅斯以及波羅的海三國等地,全部脫離了俄國的控制。
蘇聯覆滅時,俄國領土萎縮情況更糟糕
蘇俄剛成立的時候,俄國只有東歐平原上的核心區域在蘇俄的掌控之中。經歷了4年的內戰以後,俄國勉強收復了西伯利亞、中亞、遠東、烏克蘭、白俄羅斯、外高加索等地。1922年,蘇聯正式成立。
這個時候的蘇聯,其版圖面積,和當年的沙俄還是有一定差距的。畢竟當初割讓出來的土地,沒收回來多少。
一直到了二戰的時候,斯大林才以構建東方戰線這道緩衝區為由,拿下了十分之一的芬蘭、半個波蘭、波羅的海三國全境以及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等地。
二戰結束以後,蘇聯又佔了德國的柯尼斯堡,並將其改名為加里寧格勒。這一時期的蘇聯,版圖達到了2240萬平方公里,除了芬蘭沒有被完全拿下外,基本恢復了沙俄巔峰時期的版圖。
但是蘇聯建立的時候,本身就存在很大問題。因為它是由十多個加盟國組建起來的國家,而且憲法規定這些加盟國有自由退出的權利。
這就比較麻煩了,幾乎為蘇聯解體埋下了禍根。1991年蘇聯解體以後,蘇聯分成了15個加盟國。雖然俄國還在,但其他14個加盟國,帶走了5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俄羅斯只保留了1700多萬平方公里。
可以說,當時蘇聯西部的精華地區,全部和俄國分道揚鑣了。波羅的海三國、白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外高加索三國等,紛紛宣布獨立。
俄國領土萎縮,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不過即便如此,俄國依舊還是有1700多萬平方公里大,且其中有1300萬平方公里,都位於亞洲部分。這是什麼情況呢?
俄國為什麼能保住西伯利亞
俄國亞洲部分,總計1300萬平方公里,佔俄國總面積的四分之三。這其中又以西伯利亞為主。
西伯利亞可以分成三部分來看,分別是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
這3部分中,西西伯利亞平原,已經被俄國人開發得很不錯了。這裡約有240多萬平方公里,共計1400多萬人。看似人口不算多,但俄國整個亞洲部分,目前也只有3000多萬人,西西伯利亞平原就佔了近一半。
剩下的西伯利亞地區,雖然地盤比較大,但人口卻少得可憐,滿打滿算也不足1000萬人口。而且這些地區,以少數民族為主,所以很多人很難理解,為什麼俄國經歷了沙俄覆滅、蘇聯解體後,西伯利亞依舊在俄國手裡。
首先,西伯利亞地廣人稀,這裡想要趁著俄國分裂之際獨立出來單幹,有很大難度。畢竟人口四處分散,團結起來不容易。而且他們沒有建國經驗,只能被俄國人牽著鼻子走。
其次,西伯利亞多數地區天寒地凍,就算有國家對這裡感興趣,也很難在這裡大規模駐軍。相對而言,俄國的部隊,耐寒能力比其他國家的部隊更強。
此外,西伯利亞南邊,主要是中亞和外蒙,這兩個地方的實力擺在那裡,壓根沒能力和俄國抗衡。一旦俄國緩過勁兒來,收拾這些地方比較簡單。
還有,在沙俄和蘇聯的努力之下,西伯利亞不少地區,已經遍布俄國人了。俄國給這些地方帶來了相對先進的文明,成為了這裡的主宰者,所以關鍵時刻,當地人也會聽從當地俄國貴族的調遣,而不是高舉義旗,出來單幹。
由此可見,西伯利亞這片地區,內部不具備出來單幹的經驗和實力,外部又沒有足以壓住俄國,佔領此地的力量。那等俄國緩過勁兒來,自然可以收復西伯利亞。
遠東又是什麼情況
遠東往大了說,包括了東西伯利亞山地大部分地區以及貝加爾地區,總面積超過了600萬平方公里。但這麼算的話,就跟西伯利亞有交叉了。
其實真正的遠東地區,也就是外東北那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片土地是怎麼落入俄國之手的,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距離現在的時間其實也不長,也就160多年。俄國人每年都在紀念這件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查。
誰都知道,外東北這片地,原本是中國的。但無論沙俄覆滅還是蘇聯解體,外東北都一直在俄國手裡,這又是什麼情況?
實際上沙俄覆滅的時候,遠東一度離開過俄國。當時蘇俄為了避免和日本直接交戰,所以暗中幫助遠東地區建立過一個獨立於俄國之外的遠東共和國。
只不過等到蘇俄在戰長沙連戰連捷後,協約國包括日本紛紛撤軍,遠東共和國才撤銷了編製,重新加入了俄國。蘇俄算是玩了一招曲線救國。
至於蘇聯解體時,為什麼遠東依舊在俄國境內。那是因為當時遠東地區已經全都是俄國人了。這裡的原住民基本都沒了,大批俄國人遷徙到這裡定居。而且蘇聯時期為了加強對這裡的管理,將海參崴打造成了俄國在遠東最重要的軍事港口,甚至布置了大量核武器。試問誰還敢動這裡?
西伯利亞和遠東,會成為俄國重新崛起的跳板嗎
很明顯,如今的俄國和過去的沙俄、蘇聯根本沒法比。沙俄和蘇聯,雖然幹了不少讓人糟心的事情,但他們在國際上的地位,那是響噹噹的。
可如今的俄國,勉勉強強能算得上是大國,主要還是因為他們的地盤比較大。其綜合實力很難和過去相提並論。當初那個小夥子曾經說過,給他20年,能帶來一個繁榮富強的俄國,現如今小伙兒已經垂垂老矣,可俄國還是那個樣子。
不過伴隨著工業化的不斷發展,很多人認為全球氣溫不斷升高,是一件不可逆的事情。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西伯利亞和遠東,是否會慢慢成為最適合人類定居的地方?周邊的港口是否會相繼成為不凍港?
而且,伴隨著氣溫升高,西伯利亞和遠東地下的資源,開採難度是否會降低?如果這一切都能成真,那俄國或許真的可以依靠西伯利亞和遠東再次崛起。當然了,前提是他們到時候還能擁有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