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駕想遷回南京,為何繼任者朱瞻基未遵父遺志?

大明王朝都城本來是在南京城,可燕王朱棣通過「靖難之役」成功奪權之後,便將都城遷到了北京;繼位的明仁宗朱高熾意欲遷回南京,一是在南京待了很久,有感情,二是南京的體制更為健全一些。

當這一切還未來得及去實現時,在位不足一年的朱高熾便駕崩了;繼位的明宣宗朱瞻基卻並沒有按照其父的意願遷回南京,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其一,極易造成局勢不穩

朱瞻基出生在北平,當時這裡還是燕王朱棣的封地;或許也是因為對北平有感情,所以不願興師動眾遷回南京,更為重要的是,遷都極易造成局勢。

明成祖朱棣是在公元1421年才將都城遷往了北京,而直到朱瞻基繼位,才過了不到5年;剛穩定下來又要忙著遷都,肯定會導致人心不穩,考慮再三,朱瞻基並沒有遷都。

其二,認可先祖

明宣宗朱瞻基深受祖父朱棣的喜愛,因此很快被立為了皇太孫;明成祖朱棣將都城遷往北京還有著更為重要的原因,那便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朱瞻基能文能武,他非常認可祖父的想法,也想著為大明守國門,所以不想遷往南京城也就很好理解了;為了穩定人心,同時為了顧全大局,所以明宣宗朱瞻基沒有選擇遷都。

正因如此,大明王朝才能夠興盛200多年,因為南京適合偏安一隅,很多政權都在此定都過,但國祚都不長久;朱棣「遷都北京」,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對此,小夥伴們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