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九龍寨城,曾是香港最邪惡骯髒的地方!環境有多令人作嘔?

我們印象中。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就是繁華的代名詞。

但是你知道嗎?當時的「天堂」外表之下,香港同樣存在著被稱為「黑色地獄」的灰色地帶,那曾是三不管地帶,更是毒品、黑幫等各種罪惡滋生的溫床,這就是香港曾經的「黑暗之城」,九龍城寨

九龍城寨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地方,它曾經是香港最邪惡骯髒的城區,環境髒亂差到令人髮指!它現在又變成了什麼樣子?又是以什麼方式消失的?

九龍城寨是哪裡

九龍城寨,又被稱為九龍砦城,它其實指的是香港九龍東北城區的一座圍城。九龍城寨的地域面積不大,只有大概40畝

但是從過往的照片中就可以看到,這裡到處是樓房,環境更是髒亂差到無法忍受的地步,成為和我們想像中的繁榮香港背道而馳的「異地」。

很多香港的老電影都喜歡使用「九龍城寨」作為講述的故事背景,電影中的九龍城寨都有些藝術的色彩和誇張的演繹。

但是對九龍城寨來說,其實電影中的場景遠沒有曾經的現實真實,作為知名的三不管的「荒蕪地帶」,九龍城寨遠比電影中場景還要殘酷和無情

因為九龍城寨曾被英國割占,但依舊是我國行使領土主權,所以這個「彈丸」小的地方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屬於我國內地政府不能管,香港的地方政府不敢管,英國政府又不想管的地方,所以也成為了香港的法外之地。

九龍城寨被稱為香港進行非法生意的最佳場所,各種賭場、煙酒色情甚至是毒品生意在這裡形成了一條被黑色和暴力保護的巨大產業鏈。很多人對九龍城寨的固有印象就是各種灰暗的小巷,破舊的牆壁,紅色黃色的燈光,各樣人士在這裡進行著不希望被人看到的秘密交易。

在這裡,你可以見到黑幫勢力橫行,也可以無數罪犯在這裡躲避警察的追捕,還可以看到遠比電影更加黑色的黑幫「火拚」,當然你也看到普通人平凡的一天,這裡就像是被社會所「遺忘」的存在,它允許一切行為的存在,不希望受到任何規章制度的約束。

九龍城寨的髒亂差

這樣糟糕的生活環境,為何還有很多平民住在這呢?

很簡單,因為在這些暴力和強權之下,因為生活成本相對低,這裡存在最多的還是生活的普通人,只是它們的生活環境完全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平和和安全,不但環境髒亂差,更是要有強大的心理承受力。

現在的各個城市中看到高樓大廈是最常見的事情,但是在九龍城寨的高樓卻有些異樣。這裡樓和樓之間的距離非常狹窄,基本上為了安全和隱私,樓房的房屋中都沒有窗戶,當地居民能夠分辨白天和黑夜的只有出門望天和依靠鐘錶了。

過於擁擠的樓房讓人感覺到窒息,當你進入到九龍城寨的城區內部,你幾乎看不到樓和樓之間的縫隙,特別是這些樓房都有了一定的年頭,它們或者顏色灰暗,或者牆壁剝落,和香港那些繁華的城區街道相比,這裡就像是一座不被看到的發霉角落,日常不見光只有壓抑。

九龍城寨的治安問題

從外面看,九龍城寨像是一座被自然遺忘的迷宮,而當你進入到內部,又會覺得緊張和不安。因為九龍城寨一直是各種罪惡的溫床,這裡也沒有警察和政府可以管理,在這裡生活的居民們為了自身的安全和利益,不得已只能在僅有的窗戶和門前安裝密集的柵欄,讓房子看起來不像是放鬆的居所,而是生存的監獄。

九龍城寨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建築,很難見到空地,就算是有,也是布滿了垃圾和廢物,因為沒有回收處理垃圾的人員,所以這裡的垃圾包括廢水都顯得非常隨意。只是到了溫度高的夏天,垃圾散發的臭味就不可避免了,到處都是垃圾腐化的味道和各種蒼蠅嗡嗡飛起的聲音。

九龍城寨雖然麻雀小,但是也算是五臟俱全,普通人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飯店、診所和商店都可以見到,只是它們的面積都很小。特別是各種電力產品的推廣,讓樓層之間穿過了數量相當龐大的電線,它們就像是藤蔓一樣纏繞蜿蜒在一起。

還有的電線因為沒辦法好好固定,於是就只是垂落在那裡,反正也沒有人管理,而正是因為這種隨意,九龍城寨內部城區很容易發生火災等各種事故,如果真的發生,對居住的住戶來說只能是自己處理或者是自認倒霉了。

九城龍寨的內部沒有任何的法律和規章制度可以約束,再這樣的人文環境之下,各種罪惡橫行,彷彿一切都是在野蠻生長的見證。在這種環境下生活的普通人們,眼神似乎都是麻木和無力的,他們每天的生活彷彿就是為了活著而已,除了迷茫沒有其他任何的意義。

九龍城寨如何形成的?

九龍城寨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時期,當地的九龍城寨還是朝廷設立的鹽場所在地,所以這裡開始聚集人群,並且有了最初的九龍城寨的雛形。而且這個時候朝廷會專門設立鹽官監管當地,那麼九龍城寨的三不管是如何形成的?這就要說到清朝末期的鴉片戰爭了。

鴉片戰爭之後,香港被清朝政府割讓給了英國,但是當時的南京條約中說的是只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而不包括九龍半島,清朝政府也聲明這裡依舊屬於中國,但是英國政府一直對九龍半島虎視眈眈,直到後來清政府反覆在戰事中失敗,整個香港幾乎都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除了九龍城寨。

英國軍隊雖然進入過九龍城寨,但是它們卻後來又選擇了撤出,而這時候的清政府也無暇顧及這塊土地,於是,這塊彈丸之地開始成為了不受管轄的「自由之地」。

雖然後來國民政府也曾經暫時管理過九龍城寨,但是這個時間也很短暫,最終內戰爆發之後,九龍城寨最終成為了三不管的「邊緣」地帶。

其實曾經的九龍城寨是有圍牆的,但是二戰期間,日軍在短暫佔據香港的一段時間內,為了擴建啟德明渠,將城寨的城牆進行了拆除。

二戰之後,因為這裡沒有政府可以管轄,很快便成為了香港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們,或者是難民聚集的地方,逐漸這裡就成為了「法外之地」。

伴隨著大量私建起來的房屋和來自各地的無證人士居住在這裡,這裡也開始聚集起各種黃賭毒的非法活動,隨之出現的還有規模龐大的黑幫組織,形成了一種極具特色的「九龍城寨」生活模式。

可以說,九龍城寨不是在香港政府的管理下發展起來的,而是在黑幫的管理之下有了一定的秩序,而黑幫和香港政府之間也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直到九龍城寨被拆除。

不再出現的九龍城寨

九龍城寨雖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香港繁華背景之下的一個異樣的存在,但是這種情況並沒有一直存在下去,隨著香港社會的發展和城市規劃的變化,九龍城寨無法再適應快速發展的香港,被拆除成了它無法逃脫的命運。

事實上,關於拆除九龍城寨的計劃早在新中國建立之後就提起過,只是拆除計劃遭受了當地居民的強烈抗議和抵抗,政府多次試圖拆除但是都未能成功。直到1984年,我國和英國兩國政府簽訂了專項聲明用以處理香港的九龍城寨問題,1987年兩國共同決定拆除。

1993年,政府正式開始了專門針對九龍城寨的清拆計劃和行動,在經歷了異常漫長和艱難的內部測繪房屋產權規模大小和身份,對拆除進行討價還價和支付巨額的補償金之後,1994年整個拆除完成。

九龍城寨的拆除真的堪稱是歷史事件,香港政府和英國政府出動了上千名的警力和近萬人的協調,最終將九龍城寨徹底封鎖在了回憶中,九龍城寨成為了相冊和歷史中的存在。

曾經的三不管之地,也就成為了只有在相冊和回憶中才會出現的存在,只是因為它的三不管歷史,它成為了很多電影的重要背景因素。

讓人感慨的是,曾經的九龍城寨環境惡劣,內部髒亂差,黃賭毒等非法活動也滋生橫行,但是當它被拆除之後,這裡卻變成了一座溫馨美麗的公園,讓當地居住的居民得以在繁忙的生活中享受片刻的寧靜和愜意。

如果現在去參觀九龍寨城公園,還可以在公園內部看到部分的清代衙門牆基建築模型、多個與原址有關的展館,向遊客充分展示曾經的九龍城寨的生活和人文故事。當然遊客也可以漫步在公園中,欣賞花花草草或者是亭台樓閣。

曾經三不管的「人間魔窟」,如今成為了大家休閑放鬆的好去處,這樣的變化讓人感慨萬分,九龍城寨的拆除是香港發展和變遷的必然結果,也是香港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我國社會文明發展的一個生動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