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年前的南海。
當時的人隨心所欲地使用著,打漁、航行,和睦相處。
直到近代,隨著資源價值的發現,逐漸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南海的歷史糾紛
南海有幾個主要的住戶。
中國,手裡珍藏著祖輩留下歷史文獻。
菲律賓、越南等鄰居,也都聲稱祖上在南海里有產業。
印尼和馬來西亞,則主要關心靠近自家的那部分海域。
事情的複雜之處在於,「產權」並不像現代房產那樣界限分明。
古代的一家共處模式,大家都有使用歷史,都留下了生活的痕迹。
近年來,南海出現了一個特別活躍的「熱心人」——美國。
自己並不在南海,卻總愛指手畫腳。
他時而支持這家,時而鼓動那家,看似是在「主持公道」,實則是在巧妙地製造矛盾。
為什麼會這樣?
二戰後,美國在亞太地區建立了強大影響力。
但,隨著中國崛起,美國擔心自己地位受到挑戰。
通過介入南海爭議,美國試圖維持其地區主導權。
但是,南海周邊的國家都明白,吵架傷和氣。
與其被外人挑動,不如坐下來好好商量。
2024年11月9日,中國與印度尼西亞達成海域共同開發協議。
中國和印尼分別是世界第二、第四大人口國。
2023年,兩國GDP總量合計近20萬億美元。
20世紀,英國和荷蘭這兩個殖民帝國殖民者用堅船利炮,將整片海域變成私人領地。
當時,原住民被殖民者肆意擺布。
英國的「分而治之」和荷蘭的「殖民統治」在這裡肆意。
海域、島嶼、資源被生生撕裂。
這片蔚藍的海面,哭聲一片。
2016年,美國還在挑唆菲律賓,妄圖在國際仲裁庭挑戰中國。
但中印尼的聯合聲明,直接將這種外部干預的陰謀擊得粉碎。
這哪裡是簡單的外交協議?
分明是一次歷史的反擊!
我們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兩國不是追求「贏者通吃」,而是共同開發,互利共贏。
南海,共同開發
南海,被稱為「第二個波斯灣」。
這片不到地球海洋面積1%的水域,卻有了令世界為之瘋狂的驚人資源。
資源究竟有多大?
南海石油儲量在230億-300億噸,天然氣20萬億立方米以上。
對於依賴海洋資源的國家來說。
這簡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金礦!
上世紀中葉,隨著殖民統治瓦解,南海周邊國家如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等紛紛獨立。
但獨立並不等於繁榮。
這些國家,急需資源支撐生存與發展。
南海,成為他們夢寐以求的希望之地。
對中國而言,這不僅僅是資源問題,更是領土主權的核心利益。
從歷史地圖到國際法理,中國對南海有無可爭辯的權利。
但單純的強硬主張,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2016年開始,中國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讓南海國家意識到,與中國合作比對抗收益更大。
納土納群島,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洶湧。
荷蘭殖民者當年肆意劃定的疆界,為當代領土爭議埋下了伏筆。
納土納群島原本是一個地理概念,後來成為印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偏偏這片區域,恰好處於中國的九段線範圍之內。
國際法是把雙刃劍。
按照現代國際法,納土納群島確實屬於印尼,但中國的歷史主張,又豈是說放棄就能輕易放棄的?
「主張重疊」這個詞用得妙極了!
相比過去的「爭議海域」,火藥味瞬間被沖淡。
這是一種高明的外交語言技巧,將對抗轉化為對話,將矛盾升級為協商。
這片海域面積約350萬平方公里,蘊藏豐富的漁業和能源資源。
對於兩個人口大國來說,這絕非可有可無的區域。
更有意思的是,這片「主張重疊」的海域,恰恰是大國處理邊界問題的好辦法。
中國和印尼沒有選擇對抗,而是坐下來談判,共同開發。
這比任何軍事行動都更有力。
一個聰明的民族,不會為了一塊海域而損害整體利益。
將主張重疊轉化為共同開發,這才是真正的大國擔當。
美國的伎倆不管用了
挑撥離間,是帝國主義的慣用伎倆。
從殖民時代到冷戰年代。
分而治之,一直是西方操控地緣政治的法寶。
他們一直在南海問題上煽風點火,多麼希望看到南海各國你爭我奪、自相損傷,好讓外部勢力有可乘之機!
但中國的外交布局,豈是他們輕易能猜透的?
聯合聲明一出,整個局勢瞬間反轉。
原本被渲染得劍拔弩張的「爭議海域」,轉眼變成了「共同開發區」。
西方媒體精心策劃的抹黑劇本,在現實面前顯得如此蒼白。
這片35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蘊藏的經濟價值不可估量。
通過共同開發,印尼不僅分享資源紅利,更獲得了中國的戰略支持。
中國則既維護了主權,又拓展了區域影響力。
美國等國苦心經營的南海圍堵戰略,在中印尼面前土崩瓦解。
當中印尼的聯合聲明落地時,越南和菲律賓彷彿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 - 渾身發涼,卻又無處遁形。
這兩個國家,多年來不惜代價在南海製造摩擦。
本質上,不過是想在這塊「金礦」中分一杯羹。
越南靠近南海的3260公裏海岸線,菲律賓則有7000多個島嶼。
兩國對南海資源的渴望可想而知。
菲律賓尤其不同尋常。
2016年,他們不惜將中國告上國際仲裁法庭,就是為了在南海問題上佔據有利位置。
但現實總是殘酷的:
中國在主權問題上,向來寸步不讓。
越南和菲律賓的如意算盤,徹底落空了。
中印尼用一紙協議,不僅化解了雙邊矛盾,更向整個南海地區傳遞了一個強烈信號:對話大於對抗,合作勝於衝突。
美國多年來的南海策略,也隨之徹底失靈。
曾經,殖民者用炮艦瓜分亞洲。
如今,中國重構地區秩序。
菲律賓面前只有一條路:學習印尼,合作共贏。
對於像菲律賓這樣的發展中國家,與中國合作簡直是唯一出路。
美國再多的軍艦和鼓噪,也比不上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
美國在亞太地區散布的「威脅論」,在這一刻轟然坍塌。
過去幾十年里,美國一直用「保護」為幌子,企圖在南海維持自身霸權。
但現在,中國用行動給出了最有力的反擊:
我們不僅不獨佔資源,還主動與周邊國家共同開發。
菲律賓若執意對抗,無異於自取滅亡。
中國的底線始終是領土主權,這是不可觸碰的紅線。
但只要菲律賓選擇對話,選擇合作,就能獲得超乎想像的發展機遇。
印尼的成功案例,已經昭示了一切:合作才是南海國家的最優選擇。
誰會拒絕一塊與大國共同開發的搖錢樹?
誰還會聽信美國那些遙遠的承諾?
該換一條大腿了
2023年,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達9117億美元。
15年,是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也連續4年是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美國與東盟的貿易總額,僅為3030億美元。
是美國的3倍貿易額。
誰還會傻到,放棄如此龐大的經濟蛋糕?
抱美國的大腿,不過是在自找冷遇。
中國不僅是最近的大國,更是最有誠意的合作夥伴。
過去那些刀光劍影的對抗,已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互利共贏。
一個聰明的國家,懂得選擇靠譜的「大腿」。
印尼,就做了一個很好的選擇。
僅僅一紙協議,就瞬間化解了多年積累的矛盾。
其他南海國家都該學著掂量掂量。
美國的如意算盤徹底破產了。
他們苦心經營的「南海圍堏」戰略,在中國的外交面前,如同紙紮樓。
誰還會相信一個遠隔重洋、不負責任的域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