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底,劉鄧大軍成功解放大西南。
解放軍能夠成功解放整個大西南,這並不是一件容易之事,要知道,在二野進軍大西南之時,蔣介石帶著二三十萬國民黨潰軍逃到了四川,甚至蔣介石本人也親自坐鎮成都,整個大西南擁有國民黨軍八十餘萬人。
回顧歷史可以發現,二野成功解放大西南,這和一名國軍將領有著很大關係。
一、潘文華對起義存在顧慮
他就是川軍首領劉湘的「接班人」潘文華。
1938年1月,劉湘在漢口病逝後,川軍高級將領潘文華親自護送劉湘靈柩回四川。很快,潘文華被推舉為劉湘接班人,擔任第二十八集團軍總司令。
1949年9月,劉鄧大軍開始挺進大西南。基於減少傷亡的考慮,基於迅速解決大西南之事的考慮,劉伯承在中央批准下,決定對四川幾位高級將領進行策反,潘文華作為川軍最有威望的將領之一,他自然是我黨最關注的對象之一。
9月的一天,潘文華的老部下郭勛祺突然秘密來到潘文華家。一年前,郭勛祺在湖北襄陽的一次戰鬥中被俘。
這次回川,郭勛祺是帶著策反四川諸多將領這個重大歷史使命的。
事實上,早在1949年5月,潘文華就已經有了起義的想法,隨著三大戰役國民黨精銳兵團一個個覆滅,誰都看得出來,國民黨覆滅已成定局。
潘文華雖屬國民黨序列將領,可潘文華和蔣介石一直有矛盾,儘管蔣介石一次次拉攏他,可潘文華始終沒有對蔣介石效忠。
而且潘文華是一個有著極強愛國心的將領,他對於蔣介石發動內戰一直不滿。
事實上,這幾點,也是劉伯承派郭勛祺前來策反潘文華的原因,劉伯承認為,潘文華是一個值得我黨策反的國軍將領。
另外,劉伯承和鄧小平二人認為,潘文華、劉文輝、鄧錫侯三人在整個川康都有著非凡影響力,如果他們能夠起義,那麼拿下大西南不但時間會大大提前,解放軍和人民傷亡將大大減少。
事實上,潘文華早有起義想法,可是在他內心深處,一直存在諸多顧慮,在潘文華想來,自己在共產黨眼中,是資產階級,是大地主,是大軍閥,他害怕受到共產黨清算。
郭勛祺這回來川,就是為了解決潘文華內心顧慮來的。
郭勛祺拿出了一份我黨1949年5月刊登在報紙上的公告,該公告指出,凡是沒有對人民和民族造成嚴重傷害的國民黨官兵,只要他們主動投降,人民對他以往一律不糾。
郭勛祺的到來,打消了潘文華很大顧慮,不過,蔣介石親自坐鎮成都,以及蔣介石敗退到西南的幾十萬大軍,讓潘文華沒有做出明確答覆。
二、蔣介石準備送潘文華去台灣
與此同時,蔣介石加緊了拉攏和控制劉文輝、鄧錫侯和潘文華等人的步伐。
為了籠絡潘文華,蔣介石派桂系幾個軍方大將前來說服潘文華。
在潘文華等人仍然沒有明確表態時,蔣介石一方面開始控制潘文華等將領的家人,一方面派人送潘文華等人去台灣。
蔣介石算盤打得非常好,只要劉文輝、潘文華等人去了台灣,那麼川康所有的軍隊,就會全部被國民黨控制,到時,手握八十萬大軍的蔣介石自然是更有本錢和劉鄧大軍一較高下了。
1949年12月5日晚,蔣介石親信陳希突然來到潘文華住處,陳希遞給潘文華一張飛往台灣的機票,陳希告訴他,為保證潘文華將軍的「安全」,蔣介石特別安排潘文華先行撤離四川。
陳希還用警告語氣告訴潘文華,時下局勢混亂,晚上請不要外出。實際上,當晚潘文華是被軟禁了,通過衛士,潘文華知道,在自己家附近,出現了不少保密局特務。
此時,潘文華和劉文輝等人已經決定起義,甚至潘文華已經在劉伯承送來的起義文件上簽字。
為了穩住敵人,潘文華沒有任何反抗,表示願意聽從蔣介石安排。
下半夜,潘文華忠誠的衛士長穿著潘文華的衣服,開著潘文華的汽車沖了出去,在衛士長掩護下,潘文華成功逃到了彭縣。
潘文華的成功逃離,讓蔣介石大為震怒,為了避免被蔣介石監禁,劉文輝和鄧錫侯也在衛士保護下,成功逃出了成都。
三、潘文華七姨太是軍統特務
實際上,潘文華之所以對起義之事一直猶豫不決,還因為他發現自己七姨太張俊可能是軍統特務。
還有一種說法是張俊一個好姐妹是軍統,這個姐妹對張俊影響非常大,因此,張俊一直是站在國民黨這一邊的。
安插軍統特務在國民黨將領身邊,這是蔣介石慣用手段。
潘文華和張俊感情非常深厚,張俊為潘文華生了一兒一女,而且根據潘文華調查,雖然張俊可能是軍統特務,可張俊並沒有背叛他,也沒有做什麼對他不利的事情,因此,潘文華不想傷害她。
軍統特務是蔣介石的耳目,如果不除掉,那麼潘文華一旦有起義相關動作,蔣介石馬上就會知曉,一時間,潘文華不知如何是好。
1949年11月,劉鄧二人率領二野取得一場場勝利,大西南解放在即,在這種情況下,起義已經不能在等了。
潘文華的參謀長楊續雲找到潘文華彙報起義情況。
楊續雲皺眉道:「司令,我們不能再等了,再等,不管是蔣介石一邊,還是共產黨那邊,都會出現變數啊!」
潘文華沉思了一會,突然嘆氣道:「續雲啊,我為難啊,七姨太可能是軍統的人啊!」
一瞬間,楊續雲臉色也變得非常不好看。
幾天後,潘文華終於下定了決心,他不想傷害自己深愛的女人,於是潘文華將張俊送去了香港,並將自己大部分財產交給了張俊,在潘文華承諾軍隊穩定後就來香港的情況下,張俊終於沒有懷疑去了香港。
這下子,潘文華終於可以放心策划起義之事了。
1949年12月9日,潘文華與劉文輝、鄧錫侯等人,發動了彭縣起義。後世歷史學家稱,彭縣起義至少讓大西南解放時間提前了兩三個月,至少讓解放軍少傷亡幾萬人。
遺憾的是,如此愛國且深明大義的將軍卻在1950年早早去世,這一年,他只有65歲。一些歷史愛好者分析到,如果潘文華能夠多活十年,如果他可以參加1955年大授銜,那麼他的軍銜至少是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