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三星堆遺址新出土文物保護修復成果展」在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正式對外展出,一批珍貴文物首次亮相。
本次展覽近90%的文物都是首次和觀眾見面。
「上新」文物中,一件出土於3號祭祀坑的金面具尤為引人注目。這件金面具在出土時如同紙張般壓扁變形,經過精心修復,最終呈現出了其完整面貌,這也是目前三星堆出土最完整的金面具之一。
重量級的青銅器——圓口方尊也首次與觀眾見面。這件圓口方尊高約45公分。
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余健介紹:「它的整個鑄造工藝和紋飾都很有特點,特別是腹部部位的稜角,它是一個屬於圓浮雕型的青銅鳥,這種青銅圓浮雕型的青銅鳥工藝,跟三星堆最早的范鑄工藝的鑄造工藝有很大的關係。」
在這次展覽中,文物修復專家還使用了數字化技術讓三星堆二號神樹第一次完整展現在公眾眼前。在新一輪的考古發掘中,大量二號神樹的樹枝被發現。為了恢復其原貌,三星堆博物館對出土的30多塊神樹殘件進行了數字化掃描,並根據常見的斷裂口進行虛擬復原。最終,通過ai技術的輔助修復,二號神樹得以完整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此外,三星堆考古取得重要進展:首次發現手工業作坊,也就是玉石器的「生產車間」。此次發現填補了三星堆考古研究的一項空白,對於研究三星堆出土玉石器原料來源、製作工藝技術、生產流程和流通方式具有重要意義。通過首次發現的手工業作坊以及新發現的建築基址的分布、朝向等,明確了三星堆古城的布局。
三星堆研究院學術副院長雷雨稱:「我們陸陸續續地發現了一些高等級的建築基址,還有玉石器的作坊,另外鑄銅遺存的一些線索也開始嶄露頭角了。」
近年來,三星堆遺址出土陶器、玉器、石器等4000多件。
(來源 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