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擔任胡宗南的秘書,建國後擔任統戰部副部長,一人能頂幾個師

在我黨的隱蔽戰線有三位英雄,他們分別是李克農、錢壯飛胡底,革命時期,他們深入龍潭虎穴,冒著巨大的生命危險,在關鍵時刻挽救了組織,也被稱為「龍潭三傑」。除了「龍潭三傑」之外,我黨隱蔽戰線還有「龍潭後三傑」,這三人分別是熊向暉、申健和陳忠經。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就是「龍潭後三傑」之首,他的名字叫熊向暉。革命時期,熊向暉長期潛伏在國民黨內部,擔任了胡宗南的秘書等職務,為組織提供了大量可靠情報,那麼,熊向暉的身上都有什麼故事呢?

熊向暉出生於1919年,山東省掖縣人,出生於一個官宦家庭,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熊向暉天資聰穎,記憶力極強,1936年,17歲的熊向暉考入了清華大學中文系。也是這一年,熊向暉參加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走上了抗日救國的革命道路。

1936年年底,熊向暉加入了我黨,1937年年底,熊向暉遵照組織的指示,前往長沙,報名參加了胡宗南部隊的湖南青年第三戰地服務團。前面我們說了,熊向暉出生於大戶人家,又是清華大學的高材生,博聞強識,儀錶不俗,胡宗南非常欣賞他,不久後,熊向暉被胡宗南送到了陸軍軍官學校第七分校學習。

畢業之後,熊向暉成為了胡宗南的機要秘書,主要負責處理機密文電和日常事務,並幫助胡宗南起草講話稿。那段時期,蔣介石下達給胡宗南的密令都由熊向暉處理,胡宗南向部隊下達的命令,也由熊向暉起草。可以說,熊向暉掌握著胡宗南部隊的一舉一動。

也是藉助這個機會,熊向暉源源不斷地把可靠情報提供給組織,比如1943年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安排胡宗南率50萬大軍閃電進攻延安,當時延安僅有359旅駐守,如果國民黨的這次閃電戰成功,後果不堪設想。熊向暉獲取這份情報後及時傳遞給延安,此後董必武在重慶以輿論的方式揭露了國民黨挑起內戰的行徑,促使國民黨放棄進攻延安。

另外,1947年,胡宗南部隊進攻延安時,也是熊向暉提前把情報傳遞給延安,使得中央及時轉移,延安只剩下了一座空城,胡宗南也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也多次表揚熊向暉在隱蔽戰線作出的貢獻,曾稱熊向暉「一人能頂幾個師」,足見熊向暉在革命時期發揮的重要作用。

1947年5月,熊向暉前往美國留學,不久後,國民黨也發現了熊向暉的真實身份,但因為熊向暉已身在美國,國民黨對他無可奈何。1948年,熊向暉回國,新中國成立後,他進入外交部門工作,擔任了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辦公廳副主任等職務,投身新中國的外交事業建設。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熊向暉參與了中美外交的一些重大活動,並持續活躍在國際舞台上,致力於提高新中國的國際影響力。1973年,熊向暉擔任了調查部副部長,1978年,他又兼任了統戰部副部長,繼續為新中國的外交事業殫精竭慮地貢獻。

1982年,熊向暉被調到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擔任了副董事長一職,投身改革開放時期我國經濟的建設當中。晚年的熊向暉還親自撰寫了自己的回憶錄,留下了寶貴的歷史資料。2005年,熊向暉因病去世,享年8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