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汛以來湖南平均雨量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多

據湖南氣象局消息,入汛以來(4月1日至5月5日),湖南全省平均降雨量333.2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76.8%,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多。

其中,湘南大部偏多1~2倍,2縣(市、區)8鄉鎮累計雨量超過600毫米,27縣(市、區)破當地同期雨量極值;湖南全省平均雨日25.9天,較常年同期偏多6.7天,居1961年以來同期第1高位,保靖、漣源雨日最多達30天,桂陽連續降雨日數最長達13天;出現7次區域性暴雨過程,過程次數、平均暴雨日數(1.1天)均為同期最多。瀏陽、桃源、道縣、漢壽、衡山5縣(市)最大小時雨強破當地歷史極值。

對於為何降水如此偏多的問題,湖南省氣候中心專家表示,這是受到厄爾尼諾事件的影響。特別是4月以來,影響我國雨帶位置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強度偏強、位置偏西,導致來自南海和孟加拉灣向我國南方地區輸送的水汽極為充沛。與北方南下的冷空氣結合後,江南中南部到華南中北部一帶降雨異常偏多,湖南發生了多次強降雨過程。另一方面,在全球變暖背景下,4月份湖南氣溫較常年同期明顯偏高。氣溫升高不僅增加大氣含水量,也會增強對流性天氣的強度,使得發生強降雨事件的風險加大。

此外,受冷空氣影響,5月1日至5日湖南省大部分早稻種植區出現「五月低溫」(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20℃),造成部分早稻返青分櫱慢、發育進程變緩。

湖南氣象局建議,重點防範湘中、湘南強降雨疊加可能誘發的次生災害及滯後性地質災害;防範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對交通、農業、城建及城市安全管理等的不利影響。關注大霧影響。防範7日湘北、9日湘西清晨大霧對交通出行的不利影響。關注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搶抓降水間歇做好中稻播種育秧和油菜收穫;加強田間管理,排濕降漬,降低作物淹澇、倒伏及病蟲害風險。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李鐵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