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皮定均被周總理調去蘭州,剛剛到機場就與駐軍發生矛盾

為了您更好的閱讀互動體驗,為了您及時看到更多內容,點個「關注」,我們每天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樣的故事瞬間!

前言

1969年11月,一份突來的任命打亂了皮定均一家的安排。當時周總理親自在辦公室內約見了皮定均,向他告知了這份任命。

「皮定均同志,組織上決定任命你為蘭州軍區司令員,即刻起身赴任。」

皮定均聞言一愣,自從建國以來他就一直在福州軍區當司令,至今已經有十好幾年了。如今怎麼突然通知去西北,此前也沒有聽聞半點風聲。

周總理看出了他的疑惑,解釋道:「組織上已經規划了很久,你是最終人選。」

皮定均只好聽從組織的安排,動身前往了蘭州。誰知剛下飛機,就在機場發生了一場矛盾。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英雄皮旅

1914年,皮定均出生在安徽的代家嶺中。聽名字也知道這是一個小山村,皮定均家更是村中最窮的那批人之一。

在皮定均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因病逝世。母親難以照料這麼大一家子人,只得被迫改嫁。留下的皮定均唯有和祖母相依為命。為了謀生,他當過討飯的乞丐,也給地主家裡當過牧童。

1927年,北伐的風吹進了安徽的小山村,皮定均加入了農民協會。雖然只有短短几個月的時間,但皮定均已經體會到了共產黨是真心實意為人民好的。

於是在第二年,皮定均就加入了社會主義青年團,離組織更近一步了。當時各個根據地都與國民黨軍隊發生著激烈的戰鬥,軍隊減員很快,皮定均也因此在1929年加入了紅軍隊伍。

因為在戰鬥中表現出色,再加上我黨需要幹部補充,皮定均在1931年被黨組織吸納了進去。與國民黨的戰爭時刻磨練著我軍的幹部,皮定均從一個小小的排長開始,很快就成為了紅四軍的營長。

1935年,皮定均跟著紅四軍一起,開始了浩蕩而偉大的長征。抵達延安之後,他獲得了進入政治大學學習的機會,理論水平飛速提高。

沒過幾年,抗戰就開始了,皮定均在戰鬥中屢立奇功,成為了我軍第129師第特務團團長。這在當時,已經屬於特種兵部隊了。率領這樣一支部隊,大大地豐富了皮定均的作戰素養,磨礪了他的戰鬥意志。

1940年,組織上將皮定均調往太行山區,在這兒紮根下來與日本侵略者進行游擊戰。1944年豫湘桂戰役之後,皮定均在9月25日帶領隊伍前往南下。

皮定均當時肩負著一個重大的任務,那就是拼殺出一片廣闊的活動地區,以迎接河南軍區的進駐。畢竟我軍大部隊想要安穩地駐紮下來,需要一塊大面積的根據地。

在那三個半月裡面,皮定均帶領軍隊在河南西部來回奔襲,一共發起了139次戰鬥,累計解放了超過一百萬的人民群眾。當然,取得的成果也是非常豐富,包括洛陽偃師在內的十一個市縣都建立起了抗日民主政府,成功開闢出了豫西抗日根據地。

時間進入解放戰爭以後,皮定均真正打出了自己的威名。1946年6月,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而在中原地區則有近22萬的國民黨軍隊,把我軍6萬多的中原軍區部隊包圍了起來。

毛主席緊急給皮定均下令,要求他前去解救中原軍區的受困部隊。皮定均接受了這個危險的命令,沒有絲毫的猶豫。6月27日,他帶領著七千部隊,義無反顧地前去抵抗國民黨的22萬部隊。

這是一場艱難的戰爭,為掩護主力部隊突圍撤退,皮定均頑強地阻擊了國民黨軍隊整整三天,才讓我軍主力得以逃脫。

而至此皮定均的任務還沒有結束,他要帶著將士們回家。於是皮定均帶著這一支失去援助的孤軍,開始與國民黨大軍打游擊戰。在鄂豫皖三省間來回穿插,全軍高強度轉戰了二十四天,沒有片刻休息的機會。

最終經歷二十三次戰鬥,冒著暴雨和洪水,共計移動一千多公里,保住了三個團的完整建制,將五千名戰士平安帶回了蘇皖解放區。

這場戰役震驚了世界,讓皮定均的部隊打出了「皮旅」的稱號,從此沒有人敢小覷這位將領。

由少晉中

新中國成立之後,我軍吸納了大量的國民黨投降部隊,各原有部隊都有所擴編。皮定均也因此升任第二十四軍的軍長,兼任政委。

在美帝國主義的窺伺之下,我國並沒有獲得太多平穩的發展時間。但中國人民也不會屈服在強權的威逼之下,面對敵人的來犯,我們一定會重拳出擊,讓豺狼嘗嘗獵槍的滋味。

1952年,皮定均帶領部隊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同樣是擔任軍長兼政委。沒過多久就趕上彭德懷元帥準備發動夏季反擊,皮定均所部就作為新生力量頂上了前線。

雖然是剛剛到達這處陌生的戰場,但皮定均很快就適應了新的環境,開始帶領部隊痛擊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

當時美國明面上打著和談的旗號,背地裡卻在不斷地增加兵力。到1953年4月時,總兵力已經高達120萬。雖然說其中有超過一半都是韓國部隊,但都已經換裝了美式裝備,戰鬥力並不算弱。

為了避免貽誤戰機,彭德懷元帥才決定發動夏季作戰,在戰場上贏得談判桌上的主動權。5月份,我軍主動發起了攻擊,對敵軍連以下部隊駐守的陣地開始進攻。

皮定均所在的第二十四軍,就是第一階段的主力部隊之一。雖然在軍隊的規模上,看起來是我軍以軍一級的大部隊去進攻敵人連一級的小部隊,但考慮到敵人的裝備優勢,以及裝甲部隊帶來的高機動性,無不顯示出我軍戰鬥的困難。

在戰士們的浴血奮戰之下,皮定均參加了四十多次戰鬥,所在部隊殲滅了大約一萬三千人敵軍。與此同時,還收復了三十三平方公里的土地,讓我軍的陣地再次向前推進了一大截,也在談判桌上取得了積極的進展。

夏季作戰結束後,志願軍司令部還讓皮定均去做彙報,向其他各部隊的領導講授攻堅戰的經驗,提高了我軍的陣地戰水平。

不過就在同年,皮定均奉命離開朝鮮戰場,回到了國內。組織上交給他的新任命是福建軍區副司令員。

在動身之前,組織上還是安排他先去高等軍事學院學習,把自己的實踐經驗和理論聯繫起來。組織的這一安排是有用意的。在抗美援朝開始之前,我軍已經計劃收復台灣

如今朝鮮戰事快要平息,而皮定均又表現出了傑出的攻堅能力,組織上便對他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夠在收復台灣的作戰中發揮先鋒作用。

1955年第一輪授勛開始了,華東軍區原本給皮定均評的軍銜是少將,毛主席卻親筆在他名字下面寫到:「定均有功,由少晉中」。皮定均因此獲得了中將軍銜。

落地矛盾

1969年,皮定均已經在福建軍區當了十四年的司令員,可是收復台灣的計劃卻還是遙遙無期。

11月,他回到了北京,和家人團聚。因為他的兒子在這一年決定參軍,而去的部隊正是他曾經率領的「皮旅」,如今正在南京軍區駐防。

這是一樁大好事,皮定均原本計劃給兒子好好地辦一個慶功宴,沒想到突然接到了周總理的召見。

周總理把他叫到了辦公室里,情真意切地說道:「定均同志,組織上想派你去蘭州軍區當司令,即刻起身,不要耽擱。」

皮定均一聽愣住了,忙說道:「總理,我沒去過西北啊。之前也從來沒聽到這個消息,我毫無準備,怕是去了會兩眼一抹黑。」

周總理說道:「組織上已經討論了很久了,這是最終決定,我們相信你是最適合的人選。不要畏難,我相信你的能力。」

皮定均見組織如此器重,而且發布了正式任命,他也無法拒絕,只好回家收拾行李,第二天就坐飛機前往蘭州。

皮定均在飛機上閉目沉思,隨著中蘇關係的惡化,我國的北部邊疆危機確實要大過南方。與其留在福建等待不知何日的台灣戰爭,不如北上西北。

飛機進入蘭州境內後,皮定均便低下頭去掃視大地,檢查蘭州的防空設施。結果很讓他失望,於是一下飛機,他便把部隊機場的負責軍官叫來痛罵了一頓:「你們是祖國的西北大門,防空設施這個樣子,怎麼為國守邊!」

軍官一肚子委屈說不出口,早些年中蘇關係蜜裡調油,誰也沒想過要在西北做防空準備。沒有經費,他也變不出防空炮來,這領導真是個怪人。不過他知道如今形勢變了,這些話也說不出口。

皮定均上任之後,細緻地調查了蘭州的邊防情況,在幾年時間裡就大大地提高了軍隊訓練和防務水平。

結語

1976年,皮定均已經回到了福建軍區。可是在一次外出考察地理環境返程時,飛機失事撞上了山崖,不幸犧牲。

如果沒有中原突圍的壯舉,我軍難以取得華東地區解放戰爭的勝利。皮定均將軍的一生,光輝燦爛,實在為我軍的勝利做出了數不盡的貢獻。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與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討論。

註:原創不易,抄襲、洗稿必被深究。圖片素材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