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最「溫柔」的酷刑:用動物來行刑,不流一滴血,卻無人能抵抗

對於很多80後的小夥伴來說,90版的《封神榜》可謂是印象深刻,以那時的技術水平來說特效能拍成這樣是非常不容易的。

劇中除了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特技之外,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代的殘酷刑罰。不少人都是通過這部劇了解了諸如炮烙、凌遲、蠆盆等刑罰的,每一項都異常殘忍,為了顯示出妲己的狠辣,有些鏡頭角度拍得真的是童年陰影的感覺。

01

其實真實的古代刑罰比電視劇中還要殘酷和恐怖。刑罰屬於古代法律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可以反映當時的時代特徵的。原始社會的舜禹統治時期就已經有刑罰出現了,像鞭、劓、黥等,都明確記錄在史書中了。

古代的刑罰是非常嚴苛的,比如商代時,死刑除了有斬刑之外,還有焚、剖心、剔等刑殺致死的方式。

到了西周時期,出現了流刑、贖刑等,春秋戰國時期,刑罰的嚴酷性依舊沒變,因為變法而被處死的商鞅,就是被車裂而死。這些刑罰單是看描述的過程就令人脊背發涼。

到了封建社會之後,刑罰總體上是逐漸放寬,一些殘害肢體的手段逐漸較少,宮刑等被廢除,加了鞭刑和杖刑,還將流刑作為死刑的寬待。到了明清時期,刑罰不但恢復了大量的肉刑,而且也更加殘酷。

除去中國,古代的歐洲各國的刑罰手段有一些也是聞所未聞,讓人不由得感嘆這樣的方式究竟是怎樣想出來的。有些刑罰還沿用至今。比如絞刑,就可以說是「風靡一時」,絞刑是將犯人綁在椅子上,然後將一根金屬條纏在他的脖子上,再慢慢勒緊,使犯人窒息而亡。

有些地方還會在金屬條上裝釘子,在勒犯人脖子的過程中就會將釘子插入脊柱,加重了犯人的痛苦。截止上個世紀,世界各國都已經宣布廢除了絞刑,不過也有一些印度人士指出,在印度的不少地方仍然有絞刑的存在。

02

在中世紀的英國,對於叛變者來說,等待他們的將是五馬分屍,這項制度直到1814年英國才廢除,行刑時,犯人先是被捆,然後是被吊,並割掉生殖器官,最終再被馬匹分屍,而且統治者要求這個行刑的過程要在眾目睽睽之下進行,如果有人借口不去觀看行刑的話,甚至會被懷疑是潛在的叛國者。

在電影《勇敢的心》中,男主角華萊士是蘇格蘭起義的領袖,失敗後被英格蘭國王下令處死,電影中是砍頭而死的,但歷史上的華萊士死前受盡了酷刑,包括繩勒,然後吊在橋上用馬匹拉,筋骨將要拉斷之後,再被剖腹,抽腸,最後砍頭。

如此長時間的折磨,就是希望他能求饒,同時也給圍觀的百姓以震懾,但華萊士硬生生地挺到了最後,慷慨赴死。

歐洲還有很多黑暗刑罰,比如剝皮、船刑、輪刑、銅牛刑等。還有一種刑罰,被稱為最溫柔的刑罰,不會見血,甚至連皮肉都不會傷,這就是笑刑。這是歐洲在17世紀時發明的一種酷刑,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撓腳心的方式來作為懲罰。

具體的方式是先將一些山羊喜愛的蜂蜜、鹽等物品抹在受刑人的腳底,然後山羊就會來舔食,由於它舌頭的特殊構造,上面的倒刺會使受刑人覺得奇癢難耐,自然而然就會大笑不止,之後還會不斷補充物品,保證山羊會舔食不停。

可能有人覺得這樣就算是受刑了嗎?是不是太輕鬆了?結果還真的不是,一般來說,山羊舌頭造成的這種癢,大部分人在5分鐘左右時就會覺得難以忍受而大笑,持續半小時後就已經能招供了,時間太長的話,受刑人的笑聲就開始變得微弱,這是因為人持續狂笑的話,肺里的空氣就會變少,再繼續下去,呼吸就會變得困難,最終使受刑人缺氧而死。

因為這一過程時間會較長,所以笑刑通常要持續數個小時,在此期間,犯人會保持不斷大笑,這個過程實際上是非常痛苦的。這個刑罰在二戰時期還被納粹應用。

看似溫柔的笑刑,在我國漢朝時就出現過類似刑罰,由於其不見血等特點,通常會對貴族使用。說到刑罰的變化,有這樣一句話,「亂世當用重典」,刑罰總是要適應統治者的需要的,反映了當時的時代特徵,對於研究歷史還是很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