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大驚:兒子,我哪來的兒子?

2013年,61歲的知青回到米脂縣,誰料,村長竟問他:「你是來找你兒子的嗎?」知青大驚:「兒子,我哪來的兒子?」然而,當他得知真相,卻是老淚縱橫。

他急切地想知道當年的事情,44年前那段崢嶸歲月。

1969年秋,18歲的劉寶華和同學踏上開往陝北的列車,來到米脂縣北玉溝插隊落戶。

初到陝北的他,對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難以適應,從未乾過農活的他,心中鬱悶。

不久,17歲的馬鳳蘭被分到與他同組,他的眼前一亮,馬鳳蘭青春靚麗、性格開朗,是位愛笑的姑娘,毛絨絨的大眼睛會說話。

她干起活來,乾脆利落、動作嫻熟,話雖不多,卻處處照顧劉寶華。

就這樣,劉寶華的鬱悶一掃而空。

有道是:男女搭配,幹活不累。

自此,他在馬鳳蘭的幫助下,適應了這裡的生活,身體也強壯起來。

隨著兩人的朝夕相處,漸漸產生了異樣的情愫,越發親密起來,村裡也傳出他倆的閑言碎語。

馬父聽說不樂意,支書兒子早就看上了女兒,他沉浸在與支書當親家的美夢中。

馬父訓斥女兒:「你可不能跟劉知青好,他是要回城的,不要異想天開。」馬父告訴女兒,他早相中支書的兒子。

聽到父親的話,馬鳳蘭趕緊去找劉寶華,兩個年輕人相擁而泣,卻又束手無策。

這時,馬鳳蘭眼睛一亮,有些羞澀道:「不如生米煮成熟飯,我爹就沒辦法了。」

於是,兩人跑到縣上,好說歹說在旅館開了間房,突破了防線,彼此交付給對方。

次日,馬父得知此事,煽了劉寶華一巴掌,卻不敢張揚。

他找到村支書,兩人合計對策,正逢徵兵,就將劉寶華的名字報了上去。

劉寶華被征入伍,雖然捨不得,卻也無可奈何。

臨別前,他鄭重地拉著鳳蘭說:「你等著我回來,我會娶你的!」說完登上車。

誰知,這一別,兩人再見已是44年後。

劉寶華到了部隊,給馬鳳蘭寫了很多信,卻始終沒有收到回信。

後來,他竟收到消息,說:馬鳳蘭與支書的兒子已結婚。

劉寶華氣得將眼淚往肚裡咽,在部隊上刻苦訓練,把悲痛化作動力。

唐山地震那年,劉寶華所在的部隊參加救援,他們在廢墟中尋找百姓,在挖掘被掩埋的生命時,餘震將他們壓在牆下。

5天後,當他醒來時,已失去左腿,右手斷了四個手指。

救援回到部隊,他榮獲1等功,接著複員到地方民政局工作。

年屆30的他,經人介紹與1女子結為夫妻,育有一女。

2006年,妻子因病去世,他與女兒相依為命,直到女兒上大學。

退休後,每當一個人時,他常想起過去的事。

2013年,當年的知青聚會,有人提議重返米脂縣去看看,大家都同意了。

當他們回到米脂縣,這裡已是煥然一新,找不到從前的模樣。

村長接待他們,可劉寶華問起馬鳳蘭時,村長竟問他:「你是來找你兒子的嗎?」劉寶華大驚:「兒子,我哪來的兒子?」

原來,劉寶華參軍後,馬父強迫女兒嫁給支書的兒子,支書給了馬家豐厚的彩禮,轟動全村。

結婚當天,馬鳳蘭被綁著送進男方家。

婚後不久,支書兒子發現鳳蘭竟已懷孕,對她百般羞辱,動輒拳腳相加,過著非人的日子。

不久,,馬鳳蘭生下兒子,為了孩子,她一直忍氣吞聲,直到支書兒子車禍去世後,馬鳳蘭才得以解脫,帶著兒子艱難度日。

劉寶華得知真相,失聲痛哭,他急切地趕到馬鳳蘭家。

他走進院子,看見一名滿頭白髮的老婦,當兩人對視,同時喊出「寶華哥」「鳳蘭」,不禁淚如雨下。

當兩位老人平靜下來,彼此打量,劉寶華苦笑:「我已是個殘缺之人!」鳳蘭只覺心疼,他們互相訴說這些年的遭遇。

這時,兒子一家趕來,看到兒孫,劉寶華不由淚眼朦朧。

這次,他們不再猶豫,鳳蘭心疼劉寶華失去了腿,劉寶華憐惜鳳蘭吃了這麼多年的苦。

兩位老人決定一起走完餘生,雖然錯過了44年,可他們珍惜未來的每一天,感謝命運讓他們再次相遇。

祝福他們今後幸福!

@今言靜語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妙筆生創作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