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下跪道謝,一位骨灰隨身帶,一位嘔血身亡,楊虎城都幹了啥?

「西北山高水又長,男兒豈能老故鄉,

黃河前浪推後浪,跳上浪頭干一場!」

1917年,24歲的楊虎城站在山頭威風凜凜,他對著蒼天吶喊,喊出了這句振奮人心的話!

此話一出,千軍萬馬士氣大漲,馬兒飛奔,震得兩旁的大樹晃動。

說起楊虎城,他的功績無人不曉。

14歲那年,他因無錢安葬父親,在家鄉組織了一個喪葬互助組織,名為孝義會。

後因為人數眾多,經費緊張,在當年中秋,孝義會改名為中秋會,其主要目的就是劫富濟貧。

那時起,楊虎城魄力初現,他過人的領導能力註定了他的不凡!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他第一時間響應號召,向清軍開戰!

此後,楊虎城踏上了領兵打仗的道路。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中原搏殺、西安事變

老話說的好:自古忠孝難兩全!

楊虎城之所以能夠如此毫不顧忌的領兵打仗,是因為在他的身後有3個女人撐腰。

楊虎城

楊虎城這一生,娶了3位妻子,育有10個孩子。

這3位妻子里,一位吐血身亡,一位讓楊虎城下跪道謝,另一位讓他帶著骨灰過完一生。

接下來,我們就看一看楊虎城與3位妻子的糾纏,看一看他們都經歷了哪些常人所不能接受的磨難。


01原配羅佩蘭

1901年,羅佩蘭生於商賈之家,他的父親是一名皮貨商。

後由於生意破產,無力償還債務,便把他給了富豪張西銘養育。

張西銘見過羅佩蘭,十分喜愛這個長相乖巧的小女孩,於是同意收養她,並以此來抵債。

羅佩蘭

來到張家後,張西銘對羅佩蘭不錯,給她請先生,還就讓人教她女紅。

在他的培養下,15歲的羅佩蘭已經長得十分標緻,談吐間帶著魅力。

1916年,23歲的楊虎城威風凜凜,成為了陝西陸軍第三混成團第一營營長!

當時,張西銘為了尋求保護,命人邀請楊虎城來家裡吃飯。當得知楊虎城未有家室時,張西銘心生歡喜,便讓羅佩蘭給他奉茶。

人對美好的事物總是沒有抗拒的。

此時正是熱血青年的楊虎城對羅佩蘭一見鍾情,沒多久兩人就喜結連理。

羅佩蘭頭腦靈敏,跟楊虎城在一起後,她學會了騎馬射擊、包紮等技能,帶領著一支隊伍與楊虎城上陣殺敵。

兩人情投意合,互相扶持,枯燥無味的軍旅生活也多了一些蜜意。

然而,世事難兩全。

在這世間里,好像總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維持所有事物的平衡。

得到一些東西,就要失去一些東西。

在軍營里,儘管楊虎城對羅佩蘭很是照顧,但條件有限,長期累積之下,羅佩蘭的身體狀況十分的差,再加上懷孕。

曾經像朵花一樣嬌艷的她面色變得蠟黃,葯湯不能離身。

好巧不巧,這時楊虎城的部隊又要開拔榆林

兩難之下,楊虎城把羅佩蘭送回了老家,讓母親孫一蓮照顧「兒媳婦」。

但事實上,與其說楊虎城是讓母親照顧「兒媳婦」,不如說他是「老爺」主義,欺負一個剛滿16歲的姑娘。

因為,在他的家中,除了老母親,還有他第二位妻子張蕙蘭


02第二位夫人張蕙蘭

楊虎城家境貧寒,當年他父親逝世後,母親孫一蓮積鬱成疾,身子也有不少毛病。

後來,楊虎城外出行軍打仗,孫一蓮回到娘家避難。

每次孫一蓮身體不舒服,她都會去對面中藥鋪找中醫張養清看病。

網路圖片

張養清有一個女兒,名叫張蕙蘭。

張蕙蘭出生於1903年,比羅佩蘭小2歲。

人如其名,張蕙蘭蕙質蘭心,性格乖巧。

她從小就跟在張養清身邊學習,懂一些藥理,懂事後就幫著張父煎藥。

孫一蓮看完病後,都是張蕙蘭去給她送湯藥。

時間寬裕時,她還會跟孫一蓮聊天解悶。

對於這個姑娘,孫一蓮十分中意,時常拉著她的手說:「誰家要是娶了你,真的是祖宗積福了!」

那時,楊虎城的名氣不小,對於他的事迹,張蕙蘭也是知曉的。

出於慕強心理,張蕙蘭十分仰慕楊虎城。所以每次孫一蓮說起這樣的話,她的臉上都會有少女情竇初開的紅暈。

作為過來人,孫一蓮自然是明白張蕙蘭的心,再加上自己也喜歡這個姑娘,所以便找到了張養清說親事。

那個時候,雖有解放思想的抗爭,但在婚姻大事這一方面,仍舊是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張父已經逝世,所以孫一蓮自己做了主,幫楊虎城定下了這門親事。

楊虎城雕像

然而,孫一蓮不知道的是,楊虎城在外已經成與羅佩蘭成親。

孫一蓮不通知楊虎城此事,是她覺得自家兒子的婚事定然是由她做主的,而楊虎城也會聽她的話,她覺得沒必要通知。

而楊虎城不告知家人他已婚之事,一是通訊不方便,二是他也想不到自己不在家母親還能幫他定親。

等楊虎城帶著羅佩蘭回家時,張蕙蘭已經住在他家裡。

在那個年代,女子名聲尤為重要,無辜退婚對於未出閣的女子來說是一件「恥辱」。

再加上當時並未出台有「一夫一妻」制,張蕙蘭喜歡楊虎城,所以得知他有妻子後,主動提出當二房。

孫一蓮喜歡她,而且楊虎城不在家時,是張蕙蘭在身邊照顧。出於種種,楊虎城同意娶張蕙蘭進門。

不過,張蕙蘭性格溫婉,她與羅佩蘭之間沒有矛盾,還相處融洽。

楊虎城對張蕙蘭沒有感情,一門心思把她當妹妹。而張蕙蘭也不多求,只是做好「兒媳婦」和「妹妹」的本分,照顧孫一蓮,謙讓羅佩蘭。

所以後楊虎城要帶兵前往榆林時,他才會安安心心的把人送回老家,讓張蕙蘭代為照顧。

羅佩蘭回到老家後,張蕙蘭並沒有一點不開心,反而還把她呵護在手上,不僅照顧她一日三餐,就連洗腳水也幫著端到床前。

後來羅佩蘭準備臨盤,為了預防突發情況,張蕙蘭還跟她睡在一張床上。

在歷史上,一個二房能做到張蕙蘭這個份上的,也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羅佩蘭生產時,楊虎城忙於戰事,一直都脫不開身,直到大兒子楊拯民會叫「爸爸」,他都沒能回來看一眼他們。

後來,楊虎城寫信讓羅佩蘭帶著兒子前來榆林。羅佩蘭身子弱,張蕙蘭親自護送她們母子到榆林。

到了榆林後,張蕙蘭只住了一晚,第二日一早她就趕回老家。

當時四處戰亂,張蕙蘭帶著她們走小道,奔波了一個月才找到楊虎城。期間危機四伏,但張蕙蘭仍能護她們周全,可見她也是有智慧之人。

楊虎城能娶到她,真的是三輩子積福。

羅佩蘭來到榆林後,身體狀況每日愈下,生下大女兒楊拯坤後便患上了肺癆

為了不傳染給楊拯民,楊虎城把他送回蒲城老家,交給張蕙蘭和孫一蓮照料。

張蕙蘭怎麼也想不到,她未曾有自己的骨肉,卻要承擔起母親的責任。

更令她難受的是,她替別人養大了孩子,並且將他們培育成才。而她自己的孩子,卻落得了悲慘下場。

1926年春,劉鎮華帶領的鎮嵩軍攻打西安,為了突破楊虎城的鎮守,他派人去找蒲城抓張蕙蘭等人。

可他不知道的是,張蕙蘭耳聰目明,早就帶著婆婆和楊拯民到三原縣東里跟羅佩蘭會合。

楊拯民

見了一面後,張蕙蘭帶著婆婆和羅佩蘭生的一兒一女繼續躲避敵人的追殺,病重的羅佩蘭則留在了三原縣東里。

當她聽到劉鎮華派了大軍,在城外築炮台圍攻楊虎城時,她心急如焚,嘔血身亡。

1926年11月,楊虎城的原配羅佩蘭急火攻心,嘔血身亡。

而西安城在楊虎城的駐守下,以3萬士兵的性命為代價守住了。

妻子病逝、士氣大傷,楊虎城十分頹廢,整日把自己關在房中,不願出門。

張蕙蘭見他如此頹廢,便出言安慰。在她的開解和蔣介石的刺激下,楊虎城重振雄風,再度舉旗開戰。

人生之路走到這裡,要說羅佩蘭和張蕙蘭共伺一夫是因為誤會導致,而接下來發生的事足可以證明,楊虎城對她是毫無真情可言。

倘若他對張蕙蘭有一些夫妻之情,就不會在羅佩蘭逝世後另娶續房,也不願意把張蕙蘭扶正。

楊虎城與謝葆真

03第三位夫人謝葆真

隨著楊虎城舉旗,北伐戰爭拉開了序幕。

在這期間,楊虎城認識了比他小20歲的謝葆真。

謝葆真生性活潑,天真爛漫,楊虎城對她頗有意思。

後來,謝葆真被調到楊虎城部隊的政治宣傳部工作,兩人見面交流的機會增多,很快就誕生了情愫。

謝葆真

1928年,也就是羅佩蘭逝世的第二年,楊虎城娶了小20歲的謝葆真。

此時的楊虎城被謝葆真的美貌吸引,他覺得他與謝葆真思想同頻,謝葆真能夠在思想上與他齊頭並進。

他完全忘了在蒲城老家,他還有一個替他盡孝,幫他撫養和教導一兒一女的張蕙蘭。

後來,還是孫一蓮看不過眼,寫信苛斥楊虎城對不起張蕙蘭。

楊虎城內心過意不去,這才給了張蕙蘭一個孩子。

為了更好的與敵人做鬥爭,楊虎城把與謝葆真生的5個孩子全都送回了蒲城老家,交給張蕙蘭照顧。

張蕙蘭一個人,照顧著7個孩子(楊拯民已去北平上學),還有老母親孫一蓮。其中艱辛,想必照顧過人的都知道。

別說7個了,2兩個都分身乏術。複雜的環境和繁重的家務誘發了張蕙蘭的心臟病。

為了照顧好羅佩蘭和謝葆真生的孩子,張蕙蘭不僅忽略了自己的身體,還忽略了自己生的兒子楊拯仁。

當時,楊拯仁患上了猩紅熱,等張蕙蘭發現時,他已經病重,送到醫院時已經沒救。

楊拯仁逝世,摧毀了張蕙蘭的意志,她精神開始渙散失常。

大兒子楊拯民得知後,帶著張蕙蘭到北賓士病。

而楊虎城終究是辜負了張蕙蘭。

張蕙蘭到北平時,楊虎城正準備帶謝葆真出國事宜。

分別時,楊虎城淚流滿面,跪地給張蕙蘭道謝:「蕙蘭,是我楊虎城對不住你啊,你定要保重,等我回來!」

這句話,給了張蕙蘭希望,經過治療後張蕙蘭病情好轉。

可楊虎城終究是失言了,北平分離成了兩人最後一次見面!

那時,楊虎城與張學良策划了「西安事變」,促成了國共合作。

但在事後,蔣介石將他流放出國,抗日戰爭激烈時,他幾次懇求蔣介石讓他回來上戰場,可蔣介石都沒有同意。

後來,他帶著家人和秘書秘密回國。

然而,沒多久就被蔣介石誘捕到南京軟禁,而此時的謝葆真因為帶著7歲的兒子回了蒲城老家看望另外幾個孩子和張蕙蘭逃過一劫。

然而,看望孩子過後,謝葆真帶著楊拯中前往南京救人。

這一去,不僅楊虎城沒救出來,謝葆真和楊拯中也搭了進去。

他們這一關,便關了10幾個春秋

在獄中,謝葆真先後懷孕生了2個孩子,第一個剛出生8天就因為環境惡劣夭折。

第二個雖然活了下來,但在蔣介石退敗台灣省時,與楊虎城、楊拯中、小蘿蔔頭等人一起被特務殺害。

而謝葆真在生下兩個孩子後,因為環境問題,精神出現了異常。

而那些特務在得知她曾加入過共產黨後,更是對她用盡手段,活活將她折磨致死。

謝葆真死後,楊虎城將她火化,然後將骨灰放在盒子,隨身攜帶在身邊。

在謝葆真犧牲2年後,楊虎城等人也慘死在「渣滓洞大屠殺」中。

渣滓洞大屠殺

04結語

楊虎城生於1893年,1949年薨。

他走過低谷,攀上高峰,最後死於迫害。

在這56年人生路,楊虎城有過3個任妻子。這3位妻子,每一位都跟著他吃盡了苦頭。

但他對得起原配羅佩蘭,也對得起後娶的謝葆真,唯獨對不起賢良淑德的張蕙蘭。

雖然羅佩蘭和謝葆真跟著楊虎城四處奔波,吃了不少身體上的苦。但他們在世時都得到了楊虎城的偏愛。

可張蕙蘭沒有。

她留守老家,過著看似安穩的日子。可她一個女人,獨自照顧著老人和幾個孩子,她不僅身體勞苦,心裡也苦。

那些苦看到摸不著,卻讓她難以下咽。

楊虎城分別時那一跪,張蕙蘭真的受得起!

但,上天總是會主持公道。

有所失必有所得。

張蕙蘭也是楊虎城3位妻子中,唯一一位落得善終的。

她最後身安烈士陵園,長眠於楊虎城身邊。



感謝閱讀,如果您認同這篇文章,煩請點個「贊」「分享」給更多人看。

關注@李百解,在以後的歲月長河中,閱讀更多的英雄事迹!

圖片來自網路,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