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逃跑時向喬家借銀10萬兩,問:要何賞賜?喬家:幫忙寫4個字

我們喬家只求老佛爺4個字即可。」

八國聯軍入侵之前,慈禧太后就已意識到此威脅,於是前一天夜裡,就倉皇出逃。

而在出逃途中慈禧太后向喬家借銀10萬兩,問其要何賞賜時,喬家卻只要求慈禧寫下4個字?

慈禧太后為何要向喬家借錢?這4個字又是什麼?喬家掌權人又有著怎樣的打算?

慈禧「西狩」

清朝末年,隨著外國列強的入侵,加之清政府的腐敗,當八國聯軍合力圍攻北京城時,腐敗的清政府毫無抵抗之力。

雖然此時的清政府擁有10萬兵力,但仍舊敵不過八國聯軍的軍事力量和武器裝備。八國聯軍順利進入北京城後,開始燒殺掠奪,無惡不作,北京城一片狼藉。

而在此之前,慈禧太后就已預感大事不妙,也意識到八國聯軍即將入侵北京城的事,於是在此前一天夜裡,慈禧就帶著眾多王公貴族倉皇「西狩」。

慈禧太后名義上的「西狩」,其實就是向西出逃。一國太后怎可能說自己要逃跑呢?

小命都不保了,哪裡還顧得上收拾行李?

對於清王朝掌權人的出逃,八國聯軍豈會輕易放過,當即派領軍隊前往圍追堵截。

倉皇逃命的慈禧太后,這一路可謂是十分狼狽。不僅要防備聯合國軍,還要忍受風餐露宿、風吹雨打。

那些嬌生慣養的王公貴族,哪受得了這樣的生活,更別提掌握大權、養尊處優的慈禧太后了。

僅僅才半天路程,慈禧太后就開始抱怨。當剛到一個縣城時,慈禧就下令要求美食招待高高的宮牆,享不盡的榮華富貴的慈禧太后,哪裡知道人民百姓的疾苦?

戰亂不斷,又加之遇上自然災害,百姓自己的肚子都咕咕叫,又如何接待太后?

而太原城亦是如此。想到祁縣附近都是錢財滿盈的晉商,於是便向祁縣出發。雖然這些晉商都招待了太后,但慈禧得到的與以前在北京城相比,簡直就是「九牛一毛」。

借銀10萬,只求4字?

這段日子雖然很苦,但幸運的是慈禧太后得到在山西十分有名的喬家人招待喬家的掌權人——喬致庸,是晉商的代表性人物。

提到「商人」,給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重利。但喬致庸並不如此,反而卻心懷大義,深受當地百姓愛戴。

喬家開始從事商業領域的時間,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時期。喬家換過好幾代掌權人,其實喬致庸的父母並不想讓他從商,而是想讓他考取功。因為在那個年代,家裡即便再有錢,也比不上一個秀才的名號。

但隨著商業上的勾心鬥角,喬致庸的父母和哥哥,心有餘而力不足,喬家的生意也逐漸開始走下坡路。

此後,喬致庸就承擔起喬家商行的重任。因家中世代從商的緣故,喬致庸從小就耳濡目染,在經商方面極其有頭腦。

原本喬家只從事茶葉和絲綢等生意,但在喬致庸接管後,他以敏銳的商人意識,察覺到票號生意。

於是就開辦了「大德豐」和「大德通兩家票號,而這也讓喬家成為業界的翹楚,可謂是真的家財萬貫。

在被喬家招待的這幾天,可謂又體驗到什麼是奢侈生活。慈禧不想再過那樣艱苦生活,便對喬致庸說,「此次『西狩』很倉促,不置可否借喬家10萬兩?」

這10萬兩,對喬家來說就是一個零頭,所以喬致庸十分爽快的答應了。慈禧太后見喬家家主如此爽快,十分感動,隨即許諾,「喬家想要何賞賜,儘管提。」

喬致庸思考一番後,提出一個極其出乎意料的要求,「我們喬家不求什麼功名,只希望老佛爺能幫忙寫4個字『福種琅嬛』。」

聞此,慈禧太后十分吃驚,她沒想到喬家如此幫自己,竟不是為功名利祿?慈禧心中十分欣喜,當即應下喬致庸的請求。

回京後,立即寫好字,差人賜給了喬家。

喬致庸為何這樣做呢?作為一個商人,雖然他心懷大義,但他也不會將這10萬兩白銀,白白送人,他有自己的考量。

喬致庸雖為商人,但也時刻關注朝廷發生的事,他深知如今的清政府腐敗不堪,而慈禧太后又淪落到如此狼狽出逃的地步。

未來慈禧能不能重回朝堂還不一定,萬一她回不去,自己一官半職,豈不成了一場空!

要論什麼樣的情誼最為珍貴?答:雪中送炭!

喬家又不缺金銀珠寶,如果向慈禧求這些金銀之物,豈不成了交易哪裡還能顯現的出這份情誼的珍貴之處。

於是在喬致庸再三思慮下,向慈禧太后提出希望她能親筆為喬家題字——福種琅嬛。

這4個字是形容一個地方很有福氣,就像仙境一般。

而喬致庸讓慈禧太后寫這4個字,一是想向太后表明,喬家是因她的到來而變得十分有福氣,以此來表示喬家對慈禧太后的歡迎和敬意。

無形之間,讓慈禧太后的字價值萬銀。既滿足了慈禧太后的虛榮之心,也能讓慈禧對喬家借銀一事更加深刻。從而讓慈禧對喬家心懷感激,成為喬家後盾。

當喬家將這塊慈禧太后賜的掛上後,引來無數人觀賞。慈禧太后在此地借錢的事,成了慈禧太后在此地借福。

「借錢」說成「借福」,既不會讓慈禧覺得,這是喬家借她的名義來為自己謀取利益,也能讓喬家吸引更多商人,與自己談合作。

加之當時商人的地位本就不高,有了慈禧太后這個後盾,自然能讓喬家在商業里更上一層樓!

不得不稱讚喬家家主喬致庸的聰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