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總書記在聯合國敲鞋是怎麼回事?1960年10月12日赫魯曉夫敲鞋


薩沙歷史上的今天。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蘇聯總書記在聯合國敲鞋是怎麼回事?1960年10月12日:蘇聯領袖尼基塔·赫魯曉夫在聯合國大會上由於對菲律賓代表不滿,而脫下皮鞋敲擊桌面。


這是怎麼回事?我們看一看。

敲桌事件發生在1960年10月12日,地點是聯合國大會第902次會議。

蘇共第一書記赫魯曉夫發表了一個演講,宣傳廢除新西方的殖民主義,抨擊了歐美列強的霸權主義,還順帶譏諷了一些發展國家甘願做列強的爪牙。



這引起了菲律賓代表洛倫佐·薩姆朗的惱怒,他立即上台發表演講,指責蘇聯在東歐進行的就是殖民主義,同赫魯曉夫說的所謂列強行為沒有不同,甚至更為過分。

他還當面指出,赫魯曉夫說一套做一套,非常虛偽。

赫魯曉夫是個易怒的人,聽到這些尖刻的措辭後勃然大怒,立即要求發言。


前蘇聯克格勃保衛局局長扎哈羅夫將軍回憶說:「聯合國正在進行緊張的辯論,討論蘇聯代表團提出的消滅殖民主義制度的問題。這時,一個菲律賓人走上了講台說,蘇維埃國家是集中營。赫魯曉夫聽了,非常憤怒。我當時坐在他的後面,我看見,他和蘇聯外長)葛羅米柯商量後請求發言。

赫魯曉夫舉起了手,但是,主持會議的愛爾蘭代表鮑爾頓要麼是沒有看見,要麼是裝作沒看見。赫魯曉夫站了起來,再次舉起了手。但發言者仍在發言,而蘇聯代表團團長卻繼續站著舉手。


這時赫魯曉夫從腳上脫下了輕便的矮幫皮鞋,開始輕輕地敲著桌子,就像擊打節拍器一樣。後來,鮑爾頓讓蘇聯代表團發言。赫魯曉夫走上主席台,在菲律賓人的鼻子前揮了揮手,讓他走開。憤怒的赫魯曉夫,開始了自己的講話。「


關於赫魯曉夫為什麼敲鞋,有2種說法。

一是扎哈羅夫將軍說得那樣,赫魯曉夫要求講話沒有被允許,激動之下脫下鞋子重重敲擊桌面。這是赫魯曉夫的故鄉,烏克蘭鄉下的一種做法,藉此表示強烈的不滿,也有蔑視對方的意思。


當年沙俄的官員在烏克蘭鄉下宣布一些法案時,感覺利益受到損害的烏克蘭農民,往往會脫下鞋子在地上敲擊,以表示反對和鄙視。

法新社在當年的報道中寫道,「赫魯曉夫脫下右腳的鞋,一隻精心打蠟的黃色鞋子,在頭上揮舞,用全力敲在桌子上」。


二是赫魯曉夫並沒有敲桌,只是舉起鞋子揮舞。

赫魯曉夫揮舞鞋子是存在的,但並沒有敲擊。

聯邦檔案館館長安德烈·索羅金說,「他脫下一隻鞋子,舉起來表示不滿」,但沒有用它敲打桌子。


不管有沒有敲桌子,脫鞋本身就是一種失控的行為,是外交禮節不允許的。

國家元首在外交活動只是一個象徵,絕對不能失禮,因為他是代表國家的尊嚴。

罵人之類的事情,可以讓下屬去干。

赫魯曉夫此舉,頓時成為冷戰的一個標誌。


這也客觀說明了,赫魯曉夫是個性情中人,有三分可愛。

赫魯曉夫去世前,特別交代讓蘇聯著名的雕塑家恩斯特·約瑟福維奇·涅伊茲韋斯內伊,替他製造墓碑。

有意思的是,這兩人本來還有過節。


1962年,莫斯科美協組織了美協成立30周年展會,並邀請赫魯曉夫等領導人參加。赫魯曉夫完全不懂藝術,看到涅伊茲韋斯內伊的抽象派作品時,認為是毫無意義的。他罵道:「這是什麼玩意?就不能畫一些實際的東西歌頌祖國嗎?」「驢尾巴甩兩個弄出來的東西(驢蛋),也比這畫強!」。

赫魯曉夫並不認識涅伊茲韋斯內伊,也不知道此人就在旁邊。在看了另外幾幅畫後,赫魯曉夫又怒罵:畫裡面的人都不男不女,到底是怎麼回事?社會主義文藝,怎麼能宣揚這種東西?我看這個藝術家是個不正常的人,或許就是個同性戀。


說到這裡,站在旁邊的涅伊茲韋斯內伊實在忍無可忍。涅伊茲韋斯內伊可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也是個勇敢的男人。在二戰中,他擔任紅軍的軍官,九死一生,在奧地利負過重傷,被授予紅星勳章。

涅伊茲韋斯內伊大聲說:赫魯曉夫同志,我就是這個藝術家。您給找個美麗姑娘來,我當場就能證明我是不是正常的男人。

有趣的是,聽到涅伊茲韋斯內伊的頂撞,赫魯曉夫竟然沒有生氣,反而掃了他一眼後笑了起來。

隨後,赫魯曉夫沒有追究涅伊茲韋斯內伊的責任。但蘇聯文聯的領導卻拿根雞毛當令箭,對他進行了批評,也打壓了他的作品。


赫魯曉夫去世後,涅伊茲韋斯內伊倒也不計前嫌,給他花費2年時間精心製作了墓碑。

此墓碑用黑白兩種顏色的花崗岩製作而成,黑白兩塊花崗岩立體式的交叉,中間是赫魯曉夫銅像頭部。只見赫魯曉夫眼睛望向前方。墓碑的基座也是四塊花崗岩拼成,上面刻著赫魯曉夫的名字及生卒年,再無其他記載。

涅伊茲韋斯內伊的意思很明確,赫魯曉夫就是一個毀譽參半的人。究竟他是英雄還是失敗者,就讓歷史去評價吧。

歷史是最公正的!

聲明: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路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