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閱讀史源歷史專欄第3266期。建國前後的人民軍隊高級幹部中,有一人具備大將資歷,卻因為55年評銜時已經在四川擔任重要政治職務,而錯過了軍銜,此人就是原晉綏軍區政委李井泉同志。李井泉從1952年開始就出任四川省委書記,是四川的黨政「一把手」,在整個西南地區也有重要影響力,是受人尊敬的老一輩革命家。
戰爭年代,李井泉的革命資歷極深。紅軍時他就擔任過師政委,在紅一、紅二和紅四方面軍都工作過。抗戰時期,李井泉更是出任八路軍358旅政委;解放戰爭中,他在晉綏軍區跟賀老總是平級幹部,賀龍後來被評為開國元帥。李井泉文武雙全,建國後被中央任命為西南局書記,派到四川工作,黨政軍職務都很突出。
李井泉在四川時,是主政一方的父母官,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老四川人經常說「永遠都不會忘記李井泉」。上世紀50年代後期國家開展大躍進運動,因為一些主客觀原因,當時全國很多地方吃不上飯。四川自古以來就是「天府之國」,糧食產量大,所以國務院給李井泉壓了不少指標,讓他想辦法外調農產品支援困難省份。在短短4年之內,李井泉竭盡全力從四川外調出180多億斤糧食。全國的形勢能夠逐漸好轉,四川人民是立了大功的,李井泉當然也立了功。
但也正是那幾年,李井泉身上背負了巨大的壓力,晚上很少能睡著覺。因為四川一省為了支援全國,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由於連續接受高指標,四川省內的糧食也供應不上了,造成嚴重後果。李井泉從大局出發,完成了國務院給予的任務,但他內心一直非常難受,覺得自己非常對不住川中百姓,到晚年都無法釋懷。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李井泉未能避免批判和揪斗。尤其是之前的大躍進時期,到處都問他要糧,李井泉忍不住對彭真發過火:你們那有國務院,我這裡還是「小國務院」呢,情況一樣困難!隨後便掛了電話。這些氣話其實是可以理解的,李井泉殫精竭慮做了很多事情扭轉局勢,偶爾發幾句牢騷也很正常。但後來卻有人小題大做,這些斷章取義的話成為他屢次被批判的「罪證」。
李書記失去了人身自由,連他的妻子和孩子也受到牽連,被送到北京接受批判。當時甚至有一些人,惡毒地誣陷李井泉在西南搞「獨立王國」,對抗中央。這簡直是無稽之談。在那幾年中,李書記的妻子肖里和二兒子李明清先後被迫害致死。其中李明清是在北京航空學院活活被人打死的,令人氣憤和悲痛。
人世間的至痛,就是白髮人送黑髮人。後來局勢有所好轉,李井泉也被恢復了工作。周總理十分心疼他,專程上門去安慰李井泉,說「可以嚴肅追查這件事,一查到底」。總理詢問李井泉的意見,他卻出人意料地對總理表態:不追究了!不然還會有更多的人受牽連。李井泉是一位工作和品德都非常出眾的老幹部,在重要節點上他總是顧全大局,這一次體現得尤為明顯。
李井泉主政四川十餘年,幫助過很多處境不利的老同志,像曾經的四野名將鄧華,曾在1960年被貶官到四川當副省長。李井泉多次給予鼓勵,並進行生活上的幫助,希望能為鄧華恢復軍內職務,真正發揮一名將才的作用。最終鄧華回到了軍隊,成為中央軍委委員,他十分感念李井泉的恩情。李書記晚年升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在1989年病逝。他這一生始終在照顧大局,為別人著想。
「史源歷史專欄」由中國近現代史作家運營,專註於黨史、軍史、戰史研究,以專業視角為您還原歷史全貌,帶來精彩歷史細節。歡迎關注@史源歷史專欄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內容。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全網同步,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