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話說中醫第五期|倍受排擠的名御醫​——羨慕嫉妒恨

原創 郭亞寧 大白話說中醫

黃元御作為尊經派的創始人,也是乾隆欽點的御醫,最開始是深受皇帝的器重,不僅進了太醫院,還得到了乾隆賞賜的五品頂戴。不僅如此,乾隆皇帝還給他賜號「玉楸子」、送棋、題詞「妙悟岐黃」,這一連串的賞賜讓黃元御一下子走向人生巔峰。但是,榮譽雖高,卻也給他帶來了不少的麻煩。


黃元御在進入太醫院之後,面對的同事都是一些赫赫有名的名醫,他們大多數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這突然院里來了個皇恩加身的一個人,又是賜官又是給題字,難免心中會生出不滿。


放到現在來說,單位來了個新人特別受老闆器重,老員工心裡肯定會不舒服,這個呢是人之常情,都能理解。但是,黃元御的心直口快,可是在進太醫院之前就把人得罪了。


黃元御在給乾隆看病時,說他的。這句話傳進太醫院,這些資深御醫心裡哪能服氣。所以這人還沒進太醫院,就已經都得罪完了。


要是黃元御在進了太醫院之後能稍微圓滑一點,其實這都不是什麼大事,畢竟大家以後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可偏偏這人心直口快,性格耿直,進太醫院之後,發現身邊的同行都平平無為,沒什麼高水準,所以他是很瞧不起這些醫生的。


在古代,講究「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讀書當官才是正道,醫學只能算是雜學。所以在官員中,醫生是很被人瞧不起的職業,當黃元御作為醫生在面對朝廷官員的時候,那種被輕視的感覺讓曾經驕傲的他內心更加生出了對庸醫的痛恨。


本來前途一片光明,如今被庸醫所害,滿腔才學從此一無是處,被官員的輕視,又想到自己眼疾毀容的自卑,造成了他自傲又自卑的性格,整個人非常的矛盾。


黃元御雖然性格不太好,但是醫術是真的令人不得不服。他在中醫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民國年間刻印的《黃氏醫術11種》的序言中提到:黃元御被列為繼黃帝岐伯、秦越人(扁鵲)、張仲景之後的中醫第五人。那我們熟悉的這四個人到底有多牛呢?


這四個人的實力和名氣都不用多說,已經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了。在此陣列內,連華佗孫思邈李時珍都要靠邊站,黃元御卻可以與其他四位並列排位,其實力不言而喻。但是,他卻沒有和其他四人一樣名留青史,甚至連很多中醫人都沒有聽過他。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的臭脾氣。

他曾在《四聖心源》中說過這麼幾段話:


這些話中全都表現出了他對庸醫的不滿,對普通醫生學醫不精而感到悲哀。不僅如此,黃元御在提到六氣的時候說過:


還有他曾經在書中提出的陰陽,是這麼描述的:


從這些片段中可以看出,黃元御幾乎每一個觀點闡述完之後都會罵上幾句,一本書得罪一波人,十一本書可不就把整個同行都給得罪完了。以致於在黃元御去世多年後,在整個中醫行業內的名聲都非常不好。

大家都說他嘩眾取寵,除了黃帝、岐伯、扁鵲、張仲景之外,天下所有的醫生都給他罵了個遍,所以這就直接導致他在太醫院過得非常不如意,處處被排擠,徒弟很少,書也沒人出版,差點這一門手藝就絕了後。幸虧有位王爺的孫子非常欽佩他的醫術,不僅拜師學醫,還抄錄了黃元御的多本書籍,才將這門奇術傳了下來。


黃元御因為自己的臭脾氣,被壓制了兩三百年,直到民國年間才有他的專著出版,所以放眼當今社會生存要混得開,情商非常重要。黃元御就是吃了這個虧,在太醫院待了半年,就被眾人合起伙來排擠,他一怒之下,就辭官回鄉。


這裡又有個疑惑,黃元御既然是皇上特招進太醫院的,理應受到皇上的庇護,這些人怎麼敢這麼明目張胆地排擠他呢?眾所周知,乾隆是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89歲才駕鶴歸西,黃元御給乾隆治病的時候乾隆39歲,正當壯年,生病極少,所以也就很少見御醫。


久而久之乾隆就逐漸淡忘了這麼一個人的存在,加上黃元御被整個太醫院排擠,所以就算皇帝有心,這些事情別的人也會瞞著,不告訴皇帝。「天高皇帝遠,」這宮門一道牆,就能擋住所有的消息。儘管之後皇帝知道了所有的事情,但那時黃元御已經辭官回了家,這就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黃元御回鄉後,鄉間鄰里的老百姓都抱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態,在黃元御背後說三道四嚼舌根。有句話說,恨人有是笑人無,你過得好的時候,很多人會嫉妒你,你過得不好的時候,又有很多人會笑話你。


沒進太醫院之前,也是十里八鄉受人尊敬的名醫,但是現在又丟了官還是因為脾氣不好,所以不可避免會有人嘲笑他。也許換做別人,聽到這些忍忍就過去了,但是黃元御這個脾氣火爆,還有點神經質,多疑敏感,所以這些話傳到他耳朵里,肯定受不了,他在家裡把自己關了半年,就又一次出門了,一是躲避現在的狀況,再就是繼續自己的遊歷,增加見識。


這次,黃元御選擇往南走,因為他有個表哥姓孫,在揚州擔任知府,黃元御此次南下,也是因為擔心他的病情,至於他表哥的這個病,又是黃元御高超醫術的一個體現。

當年他的表哥中了進士,被朝廷委任至揚州做知府,臨行前親朋好友為他送行,中醫有送脈的傳統,也就是免費體檢,所以黃元御就給自家兄弟把了脈,這表哥向來身體健康,但是這一把脈黃元御卻大驚失色,


這話要是別人說,肯定會被打,但黃元御遠名在外,加之這位表哥一向信任他,所以到了揚州之後立馬讓人抓藥按時服用,兩年後果然這瘡生在了腿上,但他尋遍醫生,也沒有人能看出來這瘡是哪裡轉移過來的。眼看腿越來越疼,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人知道這是從別處轉移過來的瘡,但他也無計可施,說:


表哥一聽這話,立馬派人去找黃元御救命,卻沒想到黃元御正在趕來救他的路上。但是陰差陽錯,這位江都知府沒等到黃元御來就撒手人寰。


雖然故事很不幸,但黃元御這種能夠提前預見疾病的例子,也就只在扁鵲張仲景這些名醫身上發生過,黃元御醫術到底有多好,大家應該心裡都有自己的一個見解了。那黃元御後來又怎麼樣了呢?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