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關羽形象的演變,看中國古代個人英雄主義和集體主義的有機結合

文/滄桑文史

關羽,作為一個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形象,在封建王朝統治者的推崇,和當時民間對於英雄的嚮往之下,逐漸從歷史人物神化成今天的關二爺形象。可以說,關羽形象從誕生到徹底成型,凝聚著整個民族對於英雄強烈的呼喚。

但不同於西方文化中強調的個人英雄主義,關羽形象的塑造,是中國傳統文化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集體英雄主義形象的典範。同時,不斷被神話的關羽形象之中,又夾雜著濃厚的個人主義風采,體現著在農耕文明強調集體主義的現實下,整個社會對於個性解放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堅守。

兩宋軍事羸弱的大背景下,朝堂和民間渴望猛將的出現,關羽形象在官方推崇和民間演繹下逐漸神化

真實的歷史《三國志》之中,對於關羽的記載是這樣的:

「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由此可以看出,真實歷史上的關羽的確是一員猛將,但也並不是完美無缺,有著顯著的性格缺陷。

從三國一直到隋唐時期,統治者和民間都沒有怎麼重視關羽。事實上,那個時期的人們,崇拜嚮往的是作為「帝王師」的諸葛亮,所以我們能在隋唐時期很多著名詩人那裡,看到大量關於諸葛亮的詩詞創作,比如詩聖杜甫那首流傳千古的《蜀相》。

圖丨諸葛亮畫像

而關羽崇拜的開始,源於兩宋。兩宋時期,由於統治者在軍事上長期的羸弱,漢民族面臨著巨大的外部壓力,在此基礎之上,朝堂和民間對於猛將的呼喚日漸強烈。而擁有萬夫不當之勇,不畏強敵,又具有勇武、忠義等一系列特質的關羽,就成了寄託民族嚮往的最佳目標。

宋哲宗紹聖二年,封關羽為「顯烈王」,可以說是關羽形象神話的開始。其後宋王朝各代皇帝的加封,包括其後元明清三代,統治者對於關羽的加封一直沒有停止,直至明後期將關羽的地位提升到與「文聖」孔子先對等的「武聖」地位,完成了關羽形象徹底神話的官方過程。

同時,在民間,由於話本小說等的流傳,以關羽為主角的各種民間故事和傳奇逐漸興起,但與官方宣傳中的重點「忠勇」不同的是,民間話本之中的關羽形象,卻趨於「義勇」,呈現出濃厚的個人主義英雄的悲壯色彩。

像比較著名的元代戲劇家關漢卿寫的《單刀會》,就刻畫了一個有勇有謀,孤身犯險的個人英雄,雖然其中也帶著忠君愛國的思想,但無論從故事的結構,還是人物的塑造方面,都著重描寫了關羽作為一個英雄個人的風采與魅力。

圖丨關漢卿戲劇《單刀會》

關羽形象的最初形成,起於官方的推崇,成於民間的演繹,既具有「為國為民」的集體主義英雄的色彩,也具有著強調個人能力與風采的個人英雄主義情結。

面對民間不受控制的關羽崇拜,官方為爭取關羽人物形象解釋權,教育民眾忠君愛國,刻意神化關羽形象

歷史上的中國,是由農耕文明發展而來的國家,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這種農耕文明一直從上古傳承到現在,從來沒有斷絕。

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有個顯著的區別就是,農耕文明發展而來的社會,比較強調集體,而排斥個人。因為在生產力欠發達的文明初期,農耕文明必須依靠集體的合作才能種植出足夠養活所有人的糧食作物。

在這種社會背景之下,中國人更多的強調的是集體的協調和個人對集體的貢獻,這也即是集體英雄主義的來源。

圖丨 中國古代農耕文明中的集體主義

社會的大背景如此,但人性之中本身就具有著舒張自己個性的本能,在中央集權下的農耕文明組成的社會裡,這種舒張個性的本能一直被壓制,一旦有機會,就會放肆生長。

關羽形象的塑造,就鮮明的表現了這一點,在官方的推動下,關羽崇拜迅速的在民間擴張開來,但與官方強調的「忠勇」不同,民間卻更希求的是帶有著強烈個人主義英雄色彩的人物形象。在此基礎之上,元明清三代,大多數的話本都強調的是關羽個人的風格魅力,以至於最後讓他無所不能,從最開始的「武神」變成各行各業的「神」。最突出的例子就是關羽神化過程中,搶了趙公明的財神位,成為了武財神。

從封建王朝官方的立場上,這種極具個人主義風采的人物形象,尤其是民間強調的關羽的「義」,被各行各業的人們所信奉,甚至在綠林好漢,山賊土匪之中,也流行著關羽的崇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水滸傳》。

官方當然不能允許民眾打著「義」的名義造反,但在民間關羽崇拜已經普及的情況之下,只能極端化,將關羽捧上高高的神位。一方面,這是出於教育民眾忠君愛國的想法,另一方面,也是將「人」和「神」區別開來,從民間爭奪對關羽人物形象的解釋權。

圖丨清代關羽像

這一點從明清兩代皇帝對於關羽的冊封詔書就能看出來,清朝文人趙翼寫的《除亥叢考》中記載:

「明萬曆四十二年十月,加羽為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

清朝皇帝對關羽的加封更是多不勝數,但其核心卻一直沒變,從皇帝對關羽的尊號就能看出來,側重的是「神威」「遠鎮」,宣揚的是關羽家國大義的情懷。

在這種引導下,關羽形象中偏個性主義色彩的部分,逐漸被減弱,而其為國為民的集體主義精神也逐漸被放大。關羽「忠義」形象的定位,逐漸從對君主的「忠」和對朋友的「義」,演化到對君主的「忠」和對民族國家的「大義」。我國古代著名的長篇話本演義《三國演義》中關羽的形象,已經趨同於當時官方的宣傳了。

三國演義中,關羽被曹操擒獲,曹操極力勸服關羽投靠自己,但關羽最終還是選擇離開,回到代表著皇權正宗的劉備身邊,就是這種民族大義的集中體現。因為在《三國演義》之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之中,曹操是篡漢的逆賊,所以曹操雖然對關羽極力拉攏,但關羽是絕不可能投入曹操麾下的。

關羽複雜多面形象的塑造,體現了中國古代個人英雄主義和集體主義的有機結合

中國是個歷來講究集體主義的國度,前文說過,這是由於農耕文明的特質決定的。但正如同一向講究「克己復禮為仁」的孔夫子,也承認「食色,性也」的真相,人類個體里的自我個性舒張,也是一種近乎本能的存在。雖然統治者為了方便統治而不斷強化集體主義的價值觀,但這種對自我價值的追求從來不會消失,而是以另外的方式存在於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里。

關羽形象的最終塑造,就很好的體現了在集體主義為政治正確的大環境下,個人英雄主義別出心裁的呈現方式。

以《三國演義》中關羽和曹操的關係作為代表,雖然因為對皇權正宗的大義,關羽不能投靠曹操,但是在華容道曹操被關羽所困時,他卻出自於個人的義氣和報恩思想,放過了曹操。如果從戰略上來講,這無疑是助劉備一統天下的大義背道而馳的。但如果從關羽人物形象的塑造看,這一舉動無疑是關羽個人英雄主義的舒張。

圖丨華容道關羽義釋曹操

很巧妙的是,中國傳統的文人在塑造這一形象的同時,利用了史實上最終蜀漢還是沒能一統天下的客觀現實。也就是說,不管關羽有沒有放走曹操,蜀漢最終沒能一統天下的罪責,怪不到他的身上去。這樣,在集體主義為主體的主流語境中,個人主義也有了自己的存在基礎。

細數中國歷史上各種不斷被神話的人物形象,都逃不開這種別出心裁地體現個人英雄主義的方式,比如《薛剛反唐》。忠義唐朝猛將薛仁貴死後,他的兒子薛丁山被奸臣所害,從集體主義的角度來講,個人應該屈從與集體,但偏偏就有薛丁山的兒子薛剛反唐的故事存在;岳武穆被奸臣秦檜害死,於是在岳飛的墓前,就有了秦檜跪著的銅像;甚至宣揚造反的《水滸傳》,打出的旗號依然是替天行道,「天」是誰呢,自然是天子,是皇帝。

忠義無雙的關羽,也難免敗走麥城的結果。從家國大義的層面看,他帶著自己對於君主無限的忠誠,對四百年大漢王朝的大義鞠躬盡瘁,當然不負「武聖」的身名。另一方面從個人英雄主義的角度出發,赤兔馬,青龍刀,紅面長髯的關二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就算最後未能挽狂瀾於既倒,也不損他光輝耀目的個人英雄形象。

圖丨赤兔馬青龍刀紅面長髯關二爺

其實,很多人說中國曆來是一個只講集體主義,不講個人主義的國度,其實不然。講集體主義,是我們農耕文明的特質決定的。但也並不是說,中國人不講個人英雄主義,只不過是在長久而獨特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本土的個人英雄主義已經於集體主義融而為一,有機地結合起來了。

作為統治者的官方,從穩定朝局和教化人民的角度上,宣揚集體主義精神,這是它的階級屬性決定的。而作為民間關羽形象塑造的參與者,也就是每一個普羅大眾,他們每一個人個體的傾向,又決定了執筆寫話本的人必須考慮人民對於個體英雄的期待。

在這樣的三維參與下,官方倡導的集體主義精神和民間喜好的個人英雄主義,在作為彌合劑的話本戲劇等英雄塑造載體的作者手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由此,中國古代個人英雄主義,找到了自己獨特而另類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三國志》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