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大師級的人物平時看似嚴肅,但私底下非常風趣幽默,用當下流行的話來說,就是喜劇人。比如作家余華,他經常講各種段子,娛樂效果非常棒,有人調侃他如果去做脫口秀演員,一定比寫書更成功。還有著名的地質學泰斗竺可楨,他的婚姻像小品節目一樣令人忍俊不禁。
竺可楨1890年生於浙江紹興,2歲時即開蒙,7歲時進入西式學堂讀書,1908年轉入復旦大學的前身復旦公學學習。1910年,他遠渡重洋前往美國潛心攻讀氣象學,在此期間,他加入了一個科學團體,並在團體創辦的刊物上發表了數篇文章,由此聲名鵲起,成為留美學生群體中的領軍人物。
1918年,竺可楨正準備收拾行囊回國施展抱負,一個名叫張默君的女人突然找上門來。張默君是湖南人,父親是前清的高官,家世顯赫。張默君自幼接受西式教育,才學出眾,她曾對好友蔣作賓一見鍾情,可對方卻愛上了張默君的三妹。這讓張默君備受打擊,立誓再也不談男女之情,一心鑽研學術。
1918年,張默君前往美國留學,在與家人的通信中,得知八妹張俠魂還未婚嫁,她便決定為其挑選一位良婿。一個偶然的機會,張默君從旁人口中了解到了竺可楨,她覺得竺可楨年少有為,是個值得託付的對象,於是便風塵僕僕趕到竺可楨的住處,張默君將竺可楨堵在屋子裡,要其迎娶張俠魂為妻。
竺可楨根本不認識張俠魂,但他並沒有立即拒絕張默君,在仔細觀察了張默君一會兒後,他覺得對方談吐得體,學識出眾,妹妹肯定也是知書達理之人,與自己相配,於是便答應了這個看似荒誕的要求。當年夏天,竺可楨啟程回國,他專程前往張家履約,張家人熱情地接待了他,並與他一起敲定了婚期。
不得不說,竺可楨是非常有眼光的,張俠魂確實很優秀,她自幼跟隨大師學習,文學與繪畫造詣非常高,14歲時便在報社工作了。另外,張俠魂還是一位婦女解放運動的領導人,16歲時她就多次在左派報刊上發表有關女性的文章,抨擊封建社會對女性的壓迫,倡導男女平等。
19歲時,張俠魂跟著在北洋政府任軍職的姐夫一起參觀了飛機飛行表演,中途,她突然來了興緻,居然登上了飛機副駕駛位置,在眾人的注視下「飛上了天」。不幸的是,飛機沒過多久便出了故障,墜落在地,張俠魂被摔成了重傷。在被送到醫院治療時,即便再疼,她也沒有抱怨過一個字。媒體聞訊後,紛紛盛讚張俠魂豪氣干雲,稱她是:「女中豪傑,與男兒無異」。
1919年,竺可楨與張俠魂成婚,婚後兩人結伴來到武漢,竺可楨在大學教書,張俠魂主理家務,小兩口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1936年,竺可楨被浙江大學聘為校長,張俠魂跟隨丈夫遠赴東南,一邊照顧5個子女,一邊還要協助丈夫處理學校事務,遇到經濟拮据的學生,她會毫不猶豫的伸出援助之手,對於遠鄉的女學生,她更是會格外關照。
1938年,日寇進犯浙江,竺可楨為了保護學生們不受傷害,決定將學校遷往相對安全的西南。他先一步前往桂林考察,將張俠魂與孩子們留在江西泰安暫住。當年7月,竺可楨突然收到電報,稱張俠魂患上了瘧疾,情況非常糟糕。
等到竺可楨趕到張俠魂的身邊時,她已經被疾病折磨得奄奄一息。竺可楨想盡一切辦法想將妻子從鬼門關救回來,可當時兵荒馬亂,中國的醫療系統瀕臨崩潰,竺可楨奔走許久,也沒找到治療瘧疾的特效藥,只能眼睜睜看著張俠魂一天天衰弱。一個月後,張俠魂走到了生命的盡頭,竺可楨悲痛萬分,他將妻子安葬在玉華山上,而後揮淚繼續帶領師生們西遷。1939年,竺可楨特地在浙大設立了「張俠魂獎」,以紀念這位溫柔且偉大的女性。
竺可楨與張俠魂的婚姻令人艷羨,他們的緣分始於一場「豪賭」,他們的感情始於一代亂世,他們的婚姻融於一所高校,只可惜天不遂人願,一次動蕩將兩人的幸福生活打破,張俠魂的離世應當是竺可楨這一輩子最痛心的事!如果有來生,相信竺可楨還是會堅定不移地選擇張俠魂,與她再續前緣,行未竟之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