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林月琴懷孕3個月突然得知前夫沒死,羅榮桓:尊重你自己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右上方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

作為開國十大元帥之一的羅榮桓元帥,他一生的愛情故事既簡單又曲折。羅榮桓第一次的婚姻是年輕時父母包辦的,後來抗日戰爭時期又認識了他的第二位妻子,紅軍女幹部林月琴。

二人既是革命同志又是人生伴侶,相處極為融洽,但是就在林月琴婚後懷孕三個多月時,卻發生了極其戲劇性的一幕,就連毛主席也親自找她談話。

那麼在二人的婚姻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最終的結果又是怎樣的?一圈三連,點個關注~

林月琴的人生與愛情故事

林月琴,1914年1月出生於安徽金寨的一戶小商家庭,那個時候人們思想大多都是封建的,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但是林月琴的父親並不認為,他本身就是一名中國共產黨員,所以從小便將林月琴送去讀書。

林月琴

年幼便經受教育的林月琴在父親和校長的言傳身教下,接受了反帝反封建的啟蒙教育,開始嚮往革命,希望以後能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為解救受壓迫的窮苦中國農民而奮鬥。

林月琴15歲那年,當地中國縣委發動立夏節起義,年紀輕輕的林月琴不僅參加了遊行隊伍,還在起義中表現出驚人的組織能力,受到上級領導的重視,便同意了她的中國共青團入團申請,還被推舉成為縣蘇維埃兒童團指導員。

但是由於父親被錯劃為「改組派」不久後便離開了人世,林月琴也因此受到牽連被當地蘇維埃政府送去「勞改隊」,免除了當前的一切職務。

當時正好紅四方面軍過境解散了「勞改隊」,滿懷革命願望的林月琴選擇繼續跟隨紅軍主力部隊,將中國革命事業進行到底。

林月琴

當時林月琴跟在紅軍部隊的後面,還組織了一些命運相同的姐妹們一邊跟隨大部隊跋山涉水,空閑時便幫助部隊洗衣、做飯、照顧傷員。

儘管路途艱辛,紅軍領導也不斷勸說她們,但是革命熱情高漲的林月琴拒絕了領導的好意,似乎部隊領導也被她的堅韌打動,16歲那年林月琴正式加入中國工農紅軍,在紅四方面軍的政治宣傳部做宣傳員。

雖然平日里只是做些宣傳工作,但是在紅軍部隊生活的日子裡更加明白這是一支人民的部隊,不斷地宣傳也讓廣大窮苦百姓看到中國未來的希望。

17歲林月琴成為了紅四方面軍婦女工兵營營長,任職期間她帶領大家克服各種困難,為戰士們解決了穿衣問題,成為了紅四方面軍後勤部隊的一面旗幟。

後來,林月琴跟隨紅軍部隊開始漫長而又艱辛的萬里長征,長征途中林月琴繼續帶領工兵營為戰士們解決戰略物資、籌備糧草、運送彈藥,儘管過程十分艱難但是沒有後退。

萬里長征中,爬雪山、過草地,一個個悲慘壯人的英雄故事無不彰顯出長征的艱難,但是這些林月琴一樣走了過來,成為譜寫中華民族英雄史詩的一份子。

同時也是在長征過程中,林月琴認識了她人生中第一位愛人,吳先恩,他當時時紅四方面軍總經理部軍需處處長。

吳先恩

二人也是在工作中相識,當時長征路途漫長又歷經危險,林月琴與吳先恩相互安慰,彼此勉勵,很快便擦出愛情的火花。

後來經歷千辛萬苦,紅四方面軍與紅二軍成功會師,與紅軍總部來到了陝北,而林月琴與吳先恩原本就是自由戀愛,後來來到陝北由康克清出面做媒,二人最終結為夫妻。

但是好景不長,二人結婚沒多久,吳先恩因為組織需要跟隨西路軍黃河西征,而林月琴也跟著衛生隊來到了延安,殊不知此次分別既是永遠。

當時國民黨反動派實力強大,敵我力量太過懸殊,西路軍西征過程幾乎節節敗退,損失慘重,受到消息的林月琴也是憂心忡忡,生怕二人從此生離死別,然而內心的不安最終還是得到確認。

林月琴

康克清大姐一改往日和藹的笑容,一臉嚴肅又面帶憂傷地來到了林月琴的房間,她告訴林月琴西路軍征戰過程2萬多人幾乎全軍覆沒,而她的丈夫吳先恩即便沒有戰死估計也是凶多吉少。

防止林月琴過於悲傷,康克清安慰她一邊握著她的手說到:「月琴,你是一個堅強的同志,一定要鎮定,不要想不開。」

儘管林月琴此刻已經悲痛欲絕,但是她還是抱有一絲希望,苦苦等待丈夫歸來的消息。

但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林月琴沒有等到丈夫歸來的消息,反而收到了他被國民黨反動派囚禁的噩耗。

要知道一旦被國民黨反動派監禁,即將到了的遭遇絕對是生不如死,敵人的嚴刑拷打即使是聽上去就已經讓人聞風喪膽,此刻林月琴彷彿已經看到了自己的丈夫被敵人打的皮開肉綻,她不敢繼續想下去。

組織上也十分同情她的遭遇,1937年1月林月琴被調往中共中央黨校進行學習,雖然剛開始得到消息的林月琴悲傷之情難以言表,但是她明白繼續沉淪下去是沒有用的,她將悲痛化作動力,通過在黨校的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為了早日實現中國革命事業而奮鬥。

同時也是在黨校學習期間,林月琴認識了她人生中第二位伴侶,那便是羅榮桓。

羅榮桓

眾人架鵲橋,新婚夫婦卻顯憂慮

黨組織在得知林月琴的悲慘遭遇後,便安排她到中共中央黨校進行學習,林月琴也沒有辜負組織,化悲憤為力量不斷學習充實自身,同時在黨校學習時認識了一位同學,也是未來自己人生的伴侶,羅榮桓。

當初羅榮桓在參加革命之前,在家人的安排下,與一位名叫顏月娥的姑娘結為夫妻,那個年代婚姻大多是父母包辦,而且羅榮桓為人靦腆也不好意思拒絕。

但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為了國家民族大業羅榮桓一心嚮往中共革命事業,但是革命並不是「過家家」,而是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刀尖上添血的日子,在他下定決心參加革命時,經過慎重考慮後,羅榮桓不願意耽誤姑娘的青春年華,決定與自己的妻子離婚。

而且羅榮桓參加革命後一心向黨,也沒有考慮過自己的婚姻大事,將自己整個青春年華全部奉獻給革命事業。

當時在黨校學習時,羅榮桓聽說了林月琴的悲慘遭遇,也十分同情,所以在黨校學習期間,羅榮桓經常會給予幫助,給林月琴將學習資料,在她難過的時候羅榮桓也會給予安慰,分享自己的革命故事。

羅榮桓雖然在老家結過婚,但是那是父母為其包辦的,而且這麼多年來一直投身革命事業,為人靦腆的性格依舊,但是除此之外,羅榮桓為人坦率、真誠,林月琴經常聽起他聊起過往,在你來我往的過程中,林月琴對羅榮桓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二人越來越熟悉,已然成為了對方的知己,感情也逐漸升溫。

有一天,羅榮桓向林月琴表達了自己的情感,林月琴望著他真摯且飽含深情的眼神,想起曾經羅榮桓為自己講述過往,為自己排憂解難,而她也經常想羅榮桓訴說自己的情感,二人在不經意間都有了進一步地了解,此時見到羅榮桓想自己表達情感,林月琴也害羞地點了點頭。

後來,林月琴長征過程中認識的好友劉桂蘭在延安與保衛處副處長徐建國結為夫妻,當她聽說自己的好友還沒有婚配時,便張羅著為他安排相親,其實就有羅榮桓。

就這樣,在劉桂蘭的牽線下,林月琴與羅榮桓在延安正式結為夫妻,同時也給了林月琴第二次生活。

1937年5月16日這一天,上級正式批准軍委後方政治部主任羅榮桓與紅軍戰士林月琴結為夫妻。

那天山丹丹花(又名紅百合)開的那樣鮮艷、熱烈,本身有著熱烈追求象徵的紅百合在紅軍來到陝北後,又被人們賦予革命的內涵,此刻的紅百合不僅在祝賀這隊新人喜結良緣,也對他們為了革命事業的奉獻做出肯定。

這一天一大早,林月琴便來到羅榮桓的住處,將他睡覺蓋的被子,又用把床單清理乾淨,擰乾以後鋪曬在延安河畔的鵝卵石上,然後開始收拾婚房。

那個時候全國正處於抗戰時期,物資緊缺,即便是結婚也沒有太多禮品,新房更是相當簡單,把磚頭壘起來以後當上木板,在鋪上洗乾淨的被褥便是婚床,窗戶上貼著大大的喜字,向人們宣告他們的喜事。

當時物資緊缺不流行送禮,但是羅榮桓為了前來祝賀的戰友們、朋友們,特地讓老朋友捎來幾袋白面,讓伙房給大家下麵條吃,麵條也很簡單,一點蔬菜,就連油葷都很少,即便如此在平常也是很少見了。

那個晚上,大家吃的開心,與這對新人交流也很開心,大家都送上了自己的祝福,婚房裡洋溢著喜慶、祥和。

二人結婚後沒多久,由於前方戰事吃緊,羅榮桓被調到前線做工作偶爾才能回來一次,林月琴便安心待在延安努力學習,在延安做好本職工作。

結婚三個月後,有一陣子林月琴吃飯就噁心,後來經過檢查才知道自己已經懷孕,她又驚又喜,空閑時便為自己的孩子織衣服,以便急忙想把這個消息告訴羅榮桓。

可是造化弄人,這一天正好是夫妻團聚的日子,林月琴也將自己懷孕的好消息告訴羅榮桓,但是羅榮桓卻帶回一個十分戲劇性的消息。

現在全國以抗日戰爭為主,國共再一次摒棄前嫌聯合抗日,原先被俘的西路軍將被釋放從河西走廊轉到延安,而林月琴的前夫吳先恩也被釋放,羅榮桓已經與他見了面,還稱吳先恩是一位堅強的戰士,明天將舉行歡迎儀式。

這個消息對於林月琴和羅榮桓來說都是讓人十分尷尬的消息,那一夜二人徹夜未眠,思緒萬千,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明天的歡迎儀式。

很快第二天便到了,在會議上許多人見到了生離死別的老戰士,大家相互擁抱,哭作一團,此刻林月琴坐立不安,十分惶恐,她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吳先恩,她該如何取得吳先恩的原諒。

但是坐在屋內的林月琴等了很久也沒有看到吳先恩的身影,直到一位女伴前來給她捎了口信:「我一點都不怪你,當我被敵人俘虜時我已經做好了犧牲的準備,而羅是一名真誠、忠實的同志,我祝福你們,希望你們永遠在一起恩愛,白頭偕老。」

過了很久,羅榮桓來到林月琴的身邊,告訴她自己將要奔赴前線調往115師當政治部主任,雖然林月琴也想要一同前往但是此時她懷有身孕,前線作戰部隊又沒有女性編製,便讓他安心待在延安。

同時也藉此機會讓林月琴冷靜一下,羅榮桓不是強人所難之人,他願意給林月琴一個機會讓她選擇自己的未來,無論怎麼樣自己永遠都會支持她的決定。


林月琴也被他的真誠所打動,何況此時已經懷有羅榮桓的孩子,自己永遠不會離開羅榮桓,無論將會經歷什麼,她會和羅榮恆永遠走下去。

但是林月琴本身就是再婚,如今她的前夫又回到了延安,這不免讓有些同志有所爭議,不少同志認為她應該回到吳先恩的身邊,但是林月琴立場堅定,無論別人怎麼說她都會陪在羅榮桓的身邊。

後來這件事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當林月琴得知自己將接受毛主席的談話時,又是徹夜未眠,她在準備面對毛主席該如何說明。

林月琴

林月琴按時來到毛主席的住所,毛主席也是很和藹地讓她坐下,還關心她自己將新婚丈夫派往前線,自己有沒有壓力。

林月琴堅定地表示為了國家和民族大業,自己的兒女私情不足為題,應當以顧全大局為主要。

毛主席對於她的覺悟表示肯定,後來毛主席詢問關於最近的爭議,詢問林月琴自己的個人意願。

此刻林月琴再也忍不住委屈向主席訴起了苦:「自己與羅榮桓有了孩子,雖然不能再回到吳先恩的身邊,但是他也表示對自己的支持,還祝福我們的婚姻,而且自己也已經想組織上表明了態度,但是仍然有同志說自己這是破壞團結,破壞士氣,影響惡劣。」

聽到這裡毛主席立即反駁道:「這種說法沒有根據,你也沒有那個能量去破壞兩個軍的團結,而且現在部隊沒有用婚姻法,那麼女性的意願和感情就是法,如何決定由你自己決定。」

得到毛主席的支持,林月琴欣喜萬分,毛主席為他們判了案,也為林月琴卸下了包袱,她立即將這一消息告訴羅榮桓,讓他不要擔心,專心打仗多打勝仗,早日趕走侵略者,解放中國。

後來羅榮桓一心專註於工作,戰事吃緊他親自趕往前線,還因此累倒了,多年征戰讓他積勞成疾,建國後羅榮桓被授予元帥軍銜,但是工作依然沒有落下,雖然後來在蘇聯得到手術治療,但是回國後依然沒有好好休息,病情不斷加重,於1963年羅榮桓不幸逝世。

而林月琴也沒有就此沉淪,依然發揮自己的革命力量為祖國建設做貢獻,即便退休後依然發揮餘熱,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僅時羅榮桓的賢內助,更是一位堅定的無產主義革命鬥士,將丈夫的革命熱情不斷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