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年毛澤東遊玩杭州,期間向旁人吩咐:替我備好一個無名字的花圈

杭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毛主席對杭州更是情有獨鍾,在他一生中,曾44次到訪杭州,對毛主席來說,杭州不是故鄉卻勝似故鄉。

1953年12月,毛主席第二次來到杭州,不過,他此行卻帶著一個極為重要的工作,那便是為新中國創立第一部憲法。

工作的閑暇之餘,毛主席還在王芳的陪同下遊歷了諸多杭州景地,當看到西湖邊上的古墓時,毛主席隨即做了一個令人稱讚的決定。

1954年清明節到來之際,毛主席與王芳正在杭州劉庄散步,突然毛主席對王芳說:「清明節是祭奠先人的日子,替我準備一個無名花圈。」

毛主席的命令讓王芳一頭霧水,王芳心裡嘀咕著:「這個花圈是給誰準備的呢?」

一、復游杭州、莫干山上侃侃而談

1953年12月底,已經邁入花甲之年的毛主席,在北京坐上了前往杭州的專列,開始了他人生中第二次杭州之旅。

12月27日,毛主席再一次踏上了杭州的土地,時任浙江省公安廳廳長的王芳負責毛主席的警衛工作,出於對毛主席安全的考慮,王芳便將毛主席安排在劉庄留宿。

毛主席此行並非單純為欣賞美景而來,憂國憂民的他還有許多的工作要開展,為新中國創立第一部憲法便是此行的重中之重。

1953年時,新中國還沒有一部嚴格意義上的憲法,為了儘快讓新中國進入法治社會,毛主席才決定起身前往杭州,專心地主持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起草工作。

為新中國起草第一部憲法的擔子不可謂不重,毛主席每天需要查閱大量的書籍和資料,對比不同國家的憲法譯本,為此,毛主席辦公桌上的煙灰缸時常堆滿煙蒂。

除此之外,毛主席不僅要聽取浙江省委同志的彙報,而且要完成對浙江省幾個縣農業社的考察工作,愛民如子的毛主席還要時不時走訪當地的農民家庭,了解基層的情況。

只有在工作閑暇之餘,毛主席才有機會遊覽杭州的美景。

1954年3月,殫精竭慮的毛主席準備在杭州好好地遊歷一番,放鬆一下疲憊的身體,於是在王芳和伍一等人的陪同下,毛主席登上了前往杭州莫干山的汽車。

在行車的途中,毛主席看到同行的伍一是一副新面孔,於是毛主席問王芳:「這位同志是誰啊?」王芳旋即解釋道:「這位同志是伍一,安徽人,在警衛處任職。」

毛主席聽到伍一的名字後,十分風趣地說道:「你的名字很是偉大啊,與勞動節同名,全世界人民都要為你慶祝,要不就就稱呼你『勞動節』吧!」毛主席的一番話讓緊張的伍一緩和了許多。

隨後,毛主席拍著伍一的肩膀問到:「勞動節,王芳說你是安徽人,那你知道共產黨的領導人中,誰是安徽人嗎?」

對於毛主席的提問,伍一像是丈二的和尚一樣,摸不著頭腦,便支支吾吾地回答道:「曾希聖是吧!」

毛主席搖了搖頭說:「曾希聖可不是安徽人,而是我們湖南人,你可不要亂拉老鄉關係呢。」一番話又惹得眾人開懷大笑。

在攀登莫干山時,毛主席有感於莫干山秀麗的風景,便對眾人發出了「觀水亦觀山」的感慨。

這引起了警衛員陳長江的興趣,他好奇地問毛主席:「來杭州不都是游西湖嗎,為什麼主席您說『觀水亦觀山』呢?」

看著一臉疑問的陳長江,毛主席耐心地說道:「南宋詩人辛棄疾曾寫過一首詩,其中兩句是『說與西湖客,觀水亦觀山』,來杭州單純看西湖其實是不完整的。」

毛主席的一席話令陳長江豁然開朗,王芳等人也在旁邊如夢初醒地點頭,眾人紛紛對毛主席的博學感到由衷地欽佩。

到達莫干山頂後,毛主席一邊享受靚麗的風景,一邊問王芳:「你覺得三國演義中的關羽這個人如何?」

王芳毫不猶豫地回答到:「關羽的為人可以稱得上是義薄雲天,不過,關羽雖然武藝高強,卻過於驕傲自大,以至於最終丟了荊州,名敗身死。」

毛主席很是欣慰地點了點頭,又緊接著追問道;「那你知道關羽為什麼會姓關嗎?」

看到一頭霧水的王芳,毛主席便緩緩地解釋說:「關羽曾在家鄉犯了命案,逃到潼關時,為了躲避檢查,關羽便『指關為姓』,這便是關羽姓氏的由來。」

王芳聽完毛主席的解釋後,十分欽佩地說:「主席懂的真多!」

莫干山最著名的景點便是「劍池」,也就是傳說中幹將莫邪夫妻二人的鑄劍之地,而這座山之所以被人稱為「莫干山」,就是為了紀念幹將莫邪鑄劍的故事。

對於這樣一個冠絕古今的景點,毛主席自然不捨得錯過,即使前往劍池的路很崎嶇,年過60歲的毛主席也絲毫沒有放在心上,仍堅持要一睹古劍池的風采。

莫干山劍池的景色和氣勢沒有讓毛主席失望,在返回的途中,毛主席還即興揮毫一首詩留作此次遊歷的紀念。

二、西湖遷墓、獻上無名花圈

雖然毛主席此次杭州之行持續的時間長達一年之久,但是,由於工作的原因,遊歷莫干山的情況還是十分罕見的,毛主席大部分時間都在西湖邊上的劉庄內。

當然,這也要歸功於王芳的周密安排,他深知毛主席公務繁忙,生怕毛主席沒有時間遊歷西湖,於是,王芳便將毛主席安排在兼具安全和便利的劉庄住宿。

1954年清明節到來之際,王芳陪同毛主席在劉庄散步時,毛主席若有所思地看著遠方的西湖,突然毛主席眉頭緊鎖,他詢問王芳:「你知道西湖的周圍有多少墳墓嗎?」

看著毛主席的愁容,王芳內心說不出來的難受,隨後他坦誠地回答說:「具體的數字不知道,但是,西湖邊上墳墓的確有很多,到處都是。」

毛主席語重心長地說;「我們這些人每天與鬼作伴,在這美麗的西湖與死人打交道,那些過往的達官貴人,活著的時候已經享盡了燈紅酒綠的生活,死了還要佔用西湖的地方,這是不行的!」

王芳望著風景秀麗的西湖,關切地問毛主席:「主席,這要怎麼辦呢?」

毛主席神情嚴肅地說:「西湖本應該是供人民群眾觀賞的地方,到處都是墳墓豈不是太煞風景,我看除了岳王墓等一些重要墓葬,其他的還是都遷走吧!」

王芳聽完毛主席的指示後,深以為是地點了點頭。

毛主席的決定無疑是令人稱讚的,西湖地區的墓葬實在多如牛毛,很多墓地安葬的只是一些不必要的名人,這些墓地不僅影響西湖景觀,還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

談及岳王墓,毛主席喜愛岳飛,這點王芳心裡是清楚的,但是,毛主席此次來到杭州,還沒有參觀過岳王墓,於是,王芳心裡便犯起了嘀咕:「毛主席還要參觀岳王墓嗎?」

正當王芳一連幾天都心存疑惑時,毛主席又將王芳叫到了辦公室。王芳剛一進門,毛主席便問他:「過兩天就是清明節是嗎?」

王芳連忙回答說:「是的!」不明所以的王芳還以為毛主席有什麼事情要交代,便耐心地等著毛主席的指示。

然而,毛主席卻賣了一個關子,神情嚴肅的毛主席繼續問到:「以身許國,何事不可為,你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嗎?」

同為「岳飛迷」的王芳自然心領神會,他當即回答道:「這是南宋抗金名將岳飛說的話。」

毛主席語重心長地說:「岳飛是中國歷史上的有名的民族英雄,靖康之變後,岳飛不忍心看到國家滅亡,他自發組建了『岳家軍』,把入侵的金人殺得落花流水,可謂神勇無比啊!」

毛主席講的入神,王芳也聽得著迷,一時間,屋內的氣氛陷入了沉寂,良久之後,毛主席興緻勃勃地問王芳:「岳飛的《滿江紅》你聽過嗎?你能背誦一段嗎?」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山東大漢,由於普通話不是很標準,王芳擔心毛主席聽不清自己的聲音,於是,便緊張地說道:「主席,我可能背的不是很好。」

毛主席安慰王芳說:「不用緊張,你來背背看嘛。」

看著毛主席興緻正濃,王芳盡量用普通話背起來《滿江紅》,剛背完第一段,毛主席緊接著開始背第二段,兩人一唱一和,將《滿江紅》的氣勢傳頌得淋漓盡致。

兩人背誦結束之後,毛主席對王芳說:「我這幾天工作安排得很滿,想請你幫我辦點事情。」

聽到要為主席辦事,王芳欣然地答覆道:「主席,有什麼事情您就直說吧,我馬上去辦!」

毛主席意味深長地說:「馬上清明要到了,按照我們民族的習慣,清明是要祭奠先人的,你替我準備一個花圈。」

王芳一臉疑惑地問毛主席:「花圈要送到哪裡呢?」

毛主席淡定地對王芳說:「將花圈送往岳王墓,以我的名義,但不要寫我的名字。」

三、精神支柱、聽《滿江紅》做手術

毛主席對於岳飛的喜愛是眾人皆知的,尤其是岳飛的《滿江紅》,可謂是毛主席一生的摯愛。

毛主席從小便酷愛讀書,少年時期的毛主席就讀過《精忠說岳全傳》,彼時的毛主席就已經迷上了民族英雄岳飛,並且將保家衛國的岳飛視為心中的榜樣。

除了讀書,毛主席還時常觀看京劇,1933年,毛主席欣賞了京劇《岳母刺字》,毛主席看得極為入迷,以至於後來他說:「精忠報國的岳飛,是個偉大的民族英雄,他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1938年抗日戰爭期間,毛主席在抗日軍政大學演講,他同樣用岳飛的事迹來激勵學員,毛主席說:「岳飛雖然沒上過軍校,仗打的卻是非常的好。」

毛主席不僅喜愛岳飛的英雄和忠義,對於岳飛的氣節,毛主席也十分提倡,抗日戰爭期間,毛主席就曾用岳飛誓死不降的氣節來告誡共產黨人,以此來彰顯中國人民抗日的決心。

1950年,毛主席訪問蘇聯期間,在向蘇聯共產黨人介紹中國共產黨軍隊「不畏艱難,視死如歸」的精神時,毛主席同樣用岳飛的話來解釋這句話的含義。

毛主席說:「這句話的意思是藐視一切痛苦和死亡,這是我國一位偉大的統帥岳飛說的。」蘇聯共產黨人聽完後,紛紛為毛主席大無畏的精神所折服。

偉大的領袖毛主席之所以喜愛岳飛、推崇岳飛,甚至保留岳飛的墓地,除了毛主席自身對岳飛的情感,還有諸多關鍵的因素。

毛主席和岳飛同為不同時代的偉人,兩人的經歷和成就有諸多相似之處,同樣身為中華民族英雄的毛主席與岳飛可謂是惺惺相惜。

而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岳飛身上精忠報國、凝聚人心的精神對於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同樣有積極的意義,這也是毛主席極力推崇岳飛的一個重要原因。

可是,工作繁忙的毛主席始終沒有機會前往岳王廟,這也成為了他一生的遺憾,晚年的毛主席依舊偏愛岳飛的《滿江紅》。

1975年,82歲的毛主席身體狀況再次出現了問題,老年白內障的發生,讓毛主席無法讀書和寫字,不能工作的毛主席最終決定接受手術。

當醫生唐由之來給毛主席做手術時,毛主席微笑著對他說:「你都準備好了,我還沒有準備好呢,我還有一個條件。」

毛主席的一番話讓唐由之不知所措,正當在場的所有醫生都感到詫異之際,毛主席隨即開口說到:「我要聽著《滿江紅》做完手術。」

其實,在毛主席晚年時,岳飛的《滿江紅》已然成為他的精神支柱,每當毛主席遇到困難時,他總會用《滿江紅》的彈詞來激勵自己。

隨後,毛主席讓秘書張玉鳳去取《滿江紅》的音樂,在《滿江紅》的陪伴下,毛主席順利地完成了手術,後來周總理對毛主席說:「我們看了手術的全過程,你一直很冷靜,我們很安心。」

四、結語

作為中華民族的兩位英雄,毛主席和岳飛雖然身處不同的年代,但是,兩人心中卻擁有著相同的夙願,儘管兩位英雄已經離我們而去,可他們的精神卻得以傳承,身處和平年代的我們,當秉承歷代先輩的意志,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