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環喜歡的荔枝到底是怎麼送到長安的?756年7月15日楊貴妃自縊


薩沙歷史上的今天。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楊玉環喜歡的荔枝到底是怎麼送到長安的?756年7月15日:馬蒐驛之變:唐朝嘩變士兵殺楊國忠,逼迫唐玄宗楊貴妃自縊。


誰都知道,楊貴妃喜歡吃荔枝。

楊貴妃本來是四川人,從小喜歡吃荔枝。到了長安以後,陝西不產荔枝,只能從四川運過去。

很快楊貴妃發現,廣東的荔枝比四川更好,從此改吃兩廣的荔枝。

不過,荔枝有自己的特性,就是一旦採摘以後就會迅速變質:荔枝一日色變,兩日香變,三日味變。

古代中國人使用過很多方法,藉此保存荔枝。徐勃的《荔枝譜》提到,採摘荔枝以後立即用竹筒和泥土包裹好,可以藉此保鮮。

這種保鮮方法並不靠譜,最多維持5天就會讓荔枝徹底變質。


廣東新語》提出另一種用蠟密封荔枝的方法,據說可以保存數月。經過現代實驗後,發現這其實是製造蜜餞的方法,根本不是吃新鮮荔枝。

那麼,這裡就有個問題。

從廣東運送荔枝到陝西,需要多久?

歷史書記載:「荔枝七日夜至長安,人馬俱斃」。

說得有些誇張,也合情合理。從廣東到長安,大約有1600多公里的陸地距離,普通人騎馬需要10天以上的時間。

如果採用800里加急,夜以繼日地換人換馬運輸,速度可以提高很多。同時全國遍布的驛站,也可以大大提高速度。


唐玄宗時代,全國建有水陸驛站1639個,從業人員超過2萬人,其中驛夫1.7萬人。

安祿山范陽起兵叛亂時,唐玄宗在長安,兩地相距3000里。然而短短6日內,唐玄宗就知道叛亂的消息。

但廣東怎麼也比河北要遠,給楊貴妃送荔枝的快馬,再怎麼緊急也不可能超過叛亂的警報。

說來說去,從廣東運輸荔枝到長安,至少需要7天時間。

荔枝用特殊方法保存,也只能維持5天。等到楊貴妃吃到荔枝時,豈不是都變質了。

當然不會了,這就是古人拍馬屁的智慧。




實際上,廣東的荔枝根本不是用快馬運到陝西的,而是連著整棵樹運輸。

史書記載:「以連根之荔,栽於器中,有楚南至楚北襄陽丹河,運至商州、秦嶺不通舟揖之處,而果正熟,乃摘取過嶺,飛騎至華清官,則一日可達也。」


翻譯一下就是,將整棵荔枝樹移栽到超大的花盆內,通過水運用船一直運到靠近長安的地方。因為沒有河道,無法再用船隻運輸。於是就將荔枝摘下來,利用快馬送到長安。

因為荔枝是連著樹運輸的,在樹上的時候自然不會變質。隨後陸地運輸不過1天時間,荔枝也不會變質。

那麼楊貴妃吃到的荔枝,仍然是鮮荔枝。


聽起來似乎很容易,其實沒那麼簡單。

一來,將荔枝樹移栽到大花盆中,絕對是個技術活,需要高超的園藝家才能勝任;二來能夠運輸高大荔枝樹的船隻,肯定也是大船,不是小船能夠勝任的;三來移栽以後,荔枝樹會不可避免地出現大面積落果現象,最終可能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荔枝還在樹上,甚至可能全部落掉。也就是說,為了楊貴妃吃那幾顆荔枝,恐怕需要準備許許多多棵大樹。


雖然說帝王享受生活也是全世界通例,為了區區一個女人吃幾顆荔枝,恐怕就要動用數千人為其服務,也就太過分了。

為什麼唐朝會在全盛的時候突然衰敗?同唐玄宗的窮奢極欲、不體恤老百姓,有著極大的關係。

聲明: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路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