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紀對於世界文明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這一時期的中國,正處於最後一個君主專制社會的全盛時期——康乾盛世。可一個朝代的頂峰往往也是衰落的起點,中國和西方文明互相錯位,西方國家「彎道超車」,將清朝遠遠地甩在後面。在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統治期間,世界上的其他國家都在做些什麼,它們又是如何發展,以至於能夠超越清朝,引領十九世紀文明的發展?十八世紀後半葉,西方的商品經濟正在以一個難以想像的速度向前發展,尤其是在1785年英國瓦特改良的蒸汽機進入生產線之後,西方進入了工業革命,他們的發展速度更是達到了日新月異的地步。但是,當時自詡最先進的清朝統治者在幹什麼呢?
1792年英國派遣使者希望可以與當時的大清發展商貿和文化的往來,並向還向乾隆等一眾統治者展示了自己國家在短短几十年間取得的科技成就。然而,這一切卻只換來乾隆「奇技淫巧」的評價和不屑一顧的拒絕。正是這次拒絕,為英國後來發動鴉片戰爭埋下隱患。同時期的另外幾個國家,又是怎樣的景象呢?
法國一直都是一個浪漫的國家,100多年前巴黎就開始散發它獨有的浪漫氣息。十九世紀時欸菲爾鐵塔已經建成,距今已有135年的歷史了。法國在穿著上和禮儀上會更加講究,當時的街道上人們穿著光鮮亮麗,女子穿洋裝戴禮帽,撐傘遮陽。對比清朝那時的人們,他們大多衣衫襤褸,衣服單薄。再看法國已經擁有了自己的火車,交通也因此變得便利了許多。清朝當時也有火車,但是慈禧太后統治下的清政府用修鐵路壞風水這樣可笑的理由,拒絕將火車引進中國。就在中國大多數地方還是土路的時候,美國的柏油馬路已經非常普遍了。
大街上汽車和輕軌電車已經應用廣泛了,反觀清朝的交通工具卻是以馬車或是人力黃包車為主,當時有外國使者來到中國,並送給慈禧一輛汽車,可慈禧卻認為開車的司機在她前面, 是大不敬的行為,因此拒絕使用。美國經歷了兩次工業革命之後,經濟飛速發展。在中國還是土坯房的時候,美國已然是高樓聳立。國外的發展已經在穩步進行,中國還要繼續固步自封嗎?
彼時的英國已經經過了工業革命,獲得了更強大的生產力,也得到更多的財富,所以人們穿著都非常的體面。男人都是穿西裝打領帶,貴婦們撐著遮陽傘在街上散步。那時的英國女子已經學會了騎自行車,她們戴著各種禮服禮帽,穿著禮服長裙。騎著自行車自由的在街道上穿行。而這時的中國,婦女在清政府的統治下還在裹小腳。雖然現在我們知道裹小腳是一種陋習,但當時統治者認為這樣可以展現女子的陰柔之美。正是因為當時統治者的止步不前和盲目自大導致中國就此與世界脫節。
與世界脫軌的國家是不會進步的,他們只會停留在自我催眠的美夢中,一步一步走入腐朽的深淵。現如今,我們已經見過前人是如何一步步墜入滅亡的深淵,歷史告訴我們,長時期處於和平富足的生活,會使我們盲目自大。今天的中國,百業俱興,人民生活幸福美滿,我們要以史為鑒、居安思危,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與各國分享發展的機遇。總有一天,中國會登上世界的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