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1945年羅斯福突然離世,未能坦誠相見的斯大林和丘吉爾迎來了「終局之戰」……

《法西斯的破滅:二戰22個歷史特寫》

[英] 凱瑟琳·馬什 編著

王小歐 譯

中國畫報出版社出版

第二次世界大戰幾乎在全球的每個角落、每個家庭都留下了印記,它是德意日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及僕從國與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你將會在本書中了解到,日本如何侵略別國領土,進而挑起與美國的戰爭;由大規模、多線行動產生的技術創新和戰術,以及殘酷的戰鬥,如何徹底改變了戰爭對軍隊、政府機構以及民眾的意義;以及這場戰爭是如何徹底摧毀了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政治格局,並對當今世界持續產生著影響。

>>內文選讀

終局:第三帝國的滅亡

德國和蘇聯之間的柏林會戰是歷史上最血腥的對決之一,所造成的衝擊波回蕩了數十年……

1941年10月,在納粹德國國防軍入侵蘇聯4個月後,阿道夫·希特勒站在柏林體育宮擠滿觀眾的禮堂前,觀眾約有1.4萬名。這是全市最大的會議廳,輔以納粹「卐」字旗裝飾。一隻引人注目的、明亮的、20米寬的「金鷹」將會議廳進一步「納粹化」。它盤旋在元首上方,看上去威嚴而聖潔。這是希特勒的「聖殿」,在此,他發表了以下演講:

「今天,我可以說,敵人已經被擊潰,並永遠不會再崛起!他們力量已經集結起來去對抗歐洲。我們避免了這種危險,這要歸功於德國士兵的英勇、忍耐和犧牲!」他對事件戲劇化的描述贏得了狂熱的掌聲。只是,他的敵人遠未被擊垮。

到1945年5月,原本回蕩在這裡的「Sieg Heils」,已經被蘇聯步兵的叫喊聲所取代,他們衝進希特勒的「聖殿」,站在他曾經「佈道」的講台上。他們一邊高喊著「烏拉!」,一邊追捕著樓內最後一批希特勒的信徒。

對於蘇軍士兵來說,這個講台甚至比國會大廈更具納粹權力的象徵。佔領它不僅意味著戰爭的結束,也意味著民族社會主義的消亡。民族社會主義造成了2700萬蘇聯公民慘遭屠殺。然而,對於蘇聯領導人約瑟夫·斯大林來說,真正的收穫是佔領了享有盛譽的德國首都本身。

在1945年年初,蘇聯人佔領柏林並在歐洲結束戰爭的想法,已具有明顯的可行性。蘇軍一月攻勢的成功,使其在短短20天內突破了500千米的德佔區。2月5日,蘇軍開始橫渡奧得河——進入柏林前的最後一個天然屏障。然而,蘇軍一到河對岸就停了下來,此處距希特勒首府僅60千米。

蘇聯的進攻是如此迅速,戰鬥是如此激烈,然而,勝利也讓蘇軍的彈藥和燃料都面臨短缺。在準備最後一戰之前,他們需要兩個多月的時間來進行補給和增援。

大規模進攻的暫停也給了納粹重新整合的時間。納粹後備軍是由剩下的部隊拼湊而成的,任何一個平民都可以被強征入伍。受傷的士兵在醫院的病床上接到命令重返戰場,部隊文員也被下令前往戰鬥單位,而新成立的人民衝鋒隊民兵組織招募的人里還有60歲的男子和13歲的男孩。拒絕的人都會被處決。

最終,納粹最高統帥部總算成功地集結了約76萬人的部隊。許多人被派往加入處於柏林東部澤洛高地(Seelow Heights)的第9軍,在那裡幫助建立複雜的防禦工事。在他們勞作的前方平原上,蘇聯集結了一支250萬人的隊伍,有6000多輛坦克和4萬門大炮。時鐘嘀嗒作響,這將是歷史上最血腥的對決之一。當柏林淪陷時,將有十萬人喪生。

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也想利用這次短暫的停歇。他認為,這是西方搶奪主動權和佔領柏林的良機。至3月底,西方盟友已越過萊茵河,且僅距市區100千米。丘吉爾在4月1日警告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如果蘇聯人佔領柏林,將來難道不會出現嚴重而可怕的困難嗎?」

正如後來發生的那樣,丘吉爾非常關注未來,以及戰後歐洲地圖的樣子。他敦促美國人佔領這座城市。然而,在德懷特·D.艾森豪威爾將軍領導下的美國最高統帥部並不熱衷於此。那年冬天,希特勒在西部發動最後的反攻時,艾森豪威爾領導的部隊在坦克大決戰期間遭到重創,這令丘吉爾十分警惕。當艾森豪威爾問道:「如果襲擊柏林,會造成多少傷亡?」時,他的一位將軍告訴他:「10萬人。」這真是不可思議的數字。如果真的發生了,這將佔到美國在整場戰爭中全部傷亡人數的五分之一。艾森豪威爾反而聽從了斯大林的話。斯大林告訴他,柏林在戰略上並不重要,他最好集中於努力阻止納粹在南方的重新集結。這是艾森豪威爾很樂於接受的建議。

然而,斯大林和丘吉爾都未能坦誠相見。在2月的雅爾塔會議上已經達成共識,即當納粹政權垮台時,蘇英將分區佔領柏林。那麼,為什麼丘吉爾還如此看重誰先佔領這座城市呢?同樣,如果柏林在戰略上不重要,斯大林又為何如此渴望蘇聯單槍匹馬且承受如此巨大的人員傷亡來佔領它呢?畢竟,在「D日」前,他花了大量的時間痛斥他的盟友,指責他們在蘇聯血流成河的時候沒有予以足夠的兵力支持。現在是他們在這場共同的反法西斯戰爭中,彌補這一損失的時候了吧?因為此時,現成的鉗形攻勢,將拯救一方於獨自包圍城市。這些問題的答案在於,丘吉爾和斯大林之間似乎正在布一盤巨大的棋局。

4月初,丘吉爾下令起草了「不可思議行動」計劃。1998年解密的文件顯示,在歐洲敵對行動結束前的1個月,丘吉爾正在策劃一場針對蘇聯的戰爭。在他的秘密計劃中,英美兩國的47個師將在1945年7月1日突襲蘇聯。此外,這一攻勢將得到10個德國師的支持。其目的不僅僅是將蘇聯人趕出東歐,而是要入侵蘇聯本身。根據官方文件指出,要佔領「蘇聯大都市的廣大地區,致使那個國家不再具有作戰能力」。

斯大林知道丘吉爾在做什麼嗎?幾乎可以確定,他知道。1945年,蘇聯人已經成功地滲透進英國的情報系統,雙重特工如金·菲比和蓋伊·伯吉斯,多年來一直在向克里姆林宮提供情報。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斯大林渴望其部隊湧入柏林及周邊地區。正如卡爾·馬克思曾經指出的那樣:控制了柏林,就控制了整個歐洲。

任何人處在約瑟夫·斯大林的位置,都會想在邊界和新劃定的戰線之間圈定大片地盤。無論真相如何,毫無疑問的是,羅斯福在4月12日的突然離世促使斯大林發起了最後的進攻。在羅斯福時代,斯大林有一個可以信任的盟友。然而羅斯福的繼任者哈里·杜魯門並沒有提供類似的保證,與其坐等那些潛在的敵人在背後捅刀子,不如果斷採取行動。4天後,柏林戰役打響了。

作者:凱瑟琳·馬什

編輯:金久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