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化遺產」隋唐長安城遺址:宮城遺址(一)


(一)太極宮遺址

太極宮北依龍首原,坐落在都城北部的正中;宮城的中部是宮殿區,前殿名太極殿,即隋大興殿,是皇帝日常舉行「中朝」接見群臣的地方;太極殿北邊的兩儀殿,是舉行「內朝」的地方,兩儀殿之北及兩側又有甘露殿、武德殿、承慶殿、紫雲閣等建築群;太極宮東部是東宮,是太子居住理事的地方;西邊北部是太倉、南部是掖庭宮,分別是儲藏錢糧物資的庫房和宮女以及罰沒充作勞役的犯官女眷所居之處。太極宮與東宮、掖庭宮之間都有高牆隔開。

太極宮是專供皇帝、后妃和太子居住辦公的地方。北邊有三門。西為玄武門,東為安禮門,再東(出東宮)為玄德門,其中玄武門有常駐保護皇宮的禁軍,是連接太極宮與禁苑的通道,軍事地位非常重要。

太極宮(皇宮)南面有三個大門,西廣運門,東長樂門,中承天門(隋廣陽門,昭陽門)。承天門是太極宮的正門,門外與皇城之間有一條東西向的橫街。承天門是舉行「外朝」的地方,每逢國家大典,如改元、大赦、元旦、冬至大朝會,以及閱兵、受俘等,皇帝都登承天門舉行。經考古發現,承天門位置當在今蓮湖公園內蓮花池南側,其東西殘存長41.7米,已發現三個門道,中間的寬8.5米,東西兩邊的同寬,皆為6.4米,進深19米。門址下鋪有石條與石板,非常罕見,是比較特殊而未見於其他門址的設施。

太極宮有著名的凌煙閣,曾經上繪追隨唐太宗李世民出生入死打天下的24位功臣的圖像,歷史上稱為凌煙閣功臣像。這些圖像據說是當時的名畫家閻立本所作,現存有宋代游師雄摹刻的唐凌煙閣功臣畫像殘石,珍藏在陝西省麟游縣文化館。

隋唐長安城宮城南牆遺址(現西五台雲居寺)

太極宮宮城經實測東西長2820.3米,南北寬1492.1米。其北牆遺址只有一座土崗,在今西安市自強西路北側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內;南牆遺址留有一段俗稱為西五台,在今玉祥門內蓮湖路以南、灑金橋路以西雲居寺,與今蓮湖公園內蓮花池南岸的承天門遺址(今承天閣)直線連接便構成南牆的東西方位,也就是唐末五代韓建新城的北牆。因為西安古城是在原唐長安城皇城的基礎上改建而成,西牆、南牆的基址未被改變,因此宮城西牆與今西安古城西牆在同一條線上,其南部壓在西安城牆之下;東牆因為在明朝擴建西安城時被破壞,遺址在今西安新城大院東邊舊皇城的方位。

隋唐長安城宮城承天門遺址(現蓮湖公園承天閣)

宮城城牆是由夯土版築,牆基一般為18米左右,東城牆部分是14米多。承天門前是橫街,殘存的街道基址寬有220米,即便如此也是長安城最寬的街道了。如果按照史書記載橫街寬「三百餘步」計算,按隋唐步1.47米計約摺合441米,如此寬闊的大街,猶如一個大廣場。

宮城中部的宮殿區,經勘探,東西長1967.8米,大興殿位居該區的南部;其東為東宮區,未能探明;該區西南部是宮人居住的掖庭宮,掖庭宮北部曾出土了唐太倉窯磚,當是宮中倉庫太倉所在地,掖庭宮、太倉皆寬702.5米。

太極宮(隋大興宮)作為隋唐的政治中心,主要是隋文帝時期的21年(開皇三年到仁壽四年,即公元583年—公元604年)和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時期的30多年,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它奠定了隋唐帝國統治的政治基礎和皇權體統,其地位崇高,唐高宗移居大明宮以後,歷代皇帝的許多重要的典禮如新皇帝加冕、婚禮、先皇帝葬禮等仍在此宮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