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照片揭秘一段歷史:佐證了1963年周恩來進行的一次秘密會晤

每一張照片都記錄著一段歷史,都承載著一段難忘的歲月!後人看到這些照片時,都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寶貴體驗!


如今,在珠海市檔案館,珍藏著一張珍貴的照片。它是1963年12月周總理視察萬山要塞時與要塞幹部的合影(見下圖)。

照片中的周總理身穿中山裝,微笑地站在眾多身穿軍服的部隊幹部中間,身旁則是身穿深色中山裝的張治中。


這是歷史留下的唯一一張周總理在珠海的照片,但卻沒有任何文字記載,背後的故事鮮為人知。


經過後人的多方查找,人們發現這張看似普通的照片彌足珍貴,它不僅記錄了周總理視察珠海這一史實,更重要的是在它的背後還珍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它佐證了周總理在上世紀60年代,在廣東邊境進行秘密會晤的一段史實。

周總理

照片中,站在周總理身邊穿著深色中山裝的男子,就是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人大常委、政協常委等要職的張治中。


張治中,原國民黨高級將領、政府官員,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曾代表國民黨與中共進行過多次和談,有「三到延安」之舉和「和平將軍」之美稱。


1950年,經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批准,在台灣有眾多的舊部和好友的張治中被挑選從事對台工作。


此後,張治中多次通過各種媒介宣傳中共的對台主張。1952年,受周總理的委託,他以個人名義給蔣介石寫信,勸其放棄「反共」立場。


1954年,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張治中作題為《告在台灣的人們》的廣播,號召逃往台灣的故舊「棄暗投明」。


1956年,張治中接受《團結報》記者的採訪,高度評價周總理的爭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灣的方針,並表示期待第三次國共合作。


1958年10月,張治中撰寫《台灣應主動拋棄美帝》的短文,號召在台故舊拋棄美帝,回到祖國的懷抱等等。


此外,張治中還多次在民革會議上強調和平解放台灣方針的正確性,並利用各種時機,奔走呼籲。


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國加緊推行「兩個中國」政策。為了維護國家的領土主權完整,周總理與張治中、傅作義、李濟深、邵力子、章士釗等民主人士,分頭尋找線索和渠道,把中共和談的誠意和信息傳遞給台灣高層。


受周總理的委託,張治中多次致信蔣介石、蔣經國陳誠等人,明確闡述中共對台的方針和具體政策。


陳誠拒絕美國的拉攏後,張治中又向蔣氏父子和陳誠致信,說明美國的侵略本質。


1962年,周總理邀請張治中、傅作義、屈武等在釣魚台吃飯,席間談到台灣問題時,周總理希望他們寫信給台灣當局,告訴他們不要「輕舉妄動」。


後來,張治中給蔣經國、陳誠分別寫了信,轉達了周總理的意思。

周總理(右)與張治中

1963年12月,周總理攜同陳毅、張治中等人,秘密視察珠江口。也就是在這次視察過程中,周總理來到萬山要塞防區,留下了這張珍貴的合影。


已故南海艦隊司令員吳瑞林生前有一篇回憶文章,講述了1963年他為周總理進行的一次秘密護航行動。


據吳瑞林回憶,1963年底, 時任中共中央台辦主任的羅青長來到吳瑞林的房間,向他傳達了周總理和兩位首長要去視察珠江口的重要任務,並說明了此行的重要性及保密要求。


南海艦隊立即對此事進行了周密的安排,為了給周總理視察珠江口保駕護航,艦隊安排了一艘大型登陸艦先到內零丁洋等島進行訓練,一艘中型登陸艦到三灶島進行訓練。


另外,他們還安排了兩艘掃雷艦、兩艘獵潛艇和一艘巡邏艇,做好出海的一切準備工作。


吳瑞林還加寬了艦艙寢室的床鋪,更換了衛生間的馬桶,以便周總理等首長休息時使用。


到了第五天,周總理攜同陳毅、張治中等人到達黃埔,並從黃埔出發,乘坐南海艦隊846號艦,駛往珠江口。


天黑時,艦艇在零丁洋錨地拋錨。次日早餐後,周總理等人上岸到了萬山要塞防區,直至晚上返回艦艇。


當時的萬山要塞防區,下轄正團級守備區5個,建制團1個,擔負著萬山群島的守備、國防施工和訓練等任務。


要塞衛士

由於萬山要塞防區屬於陸軍管轄,要塞的司令員、政委等領導同志全部到碼頭上迎接周總理等人,吳瑞林並未陪同周總理上岸視察。周總理攜同張治中與萬山要塞幹部們的這張合影,清楚地展示了周總理上岸後的情景。


當晚回到艦艇後,周總理用了兩個小時的時間參觀了南海艦隊執行任務的5艘艦艇,並登上艦艇指揮塔,觀看了香港、澳門的夜景。


周總理還在艦上向吳瑞林傳達了毛主席援越抗美的指示:要南海艦隊積極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援越抗美高潮的任務;並就南海艦隊全面備戰和艦隊搬家的問題,向吳瑞林做了詳細的指示。


對於周總理視察萬山要塞的這張照片,羅青長在為韓兢著的《隱形將軍》一書的序文中也曾提及過,內容如下:

「韓兢在收集史料的過程中,也向我提供過有關資料:周恩來總理、張治中副委員長(實為常委,次年才當選副委員長)1963年在珠江口秘密會見客人的行動是我安排的,但我沒有留下當時的照片,他在珠海警備區找到一張『周總理與萬山要塞區直屬隊校官合影』的照片,充實了我的史料。」

要塞營房遺址

其實,就連南海艦隊司令員吳瑞林也不知道此次周恩來視察珠江口的目的。直到31年後的1995年春節,羅青長在與吳瑞林見面時才透露了周總理這次絕密之行的目的。


原來,當時周總理與張治中到廣東省邊境,與「能溝通國共兩黨關係的人」進行秘密會晤。


在這次秘密會晤的幾天里,南海艦隊承擔了在附近海域里進行小分隊軍事演習的任務,以掩護會晤的順利進行,同時確保周總理一行的安全。


這段回憶出自羅青長的文章《他曾為周總理護航——回憶吳瑞林同志二三事》。


其實,在該書出版的前一年,香港的報紙雜誌已就周總理、張治中的這次秘密會晤進行過報道,並且做了諸多推理和猜測,甚至推斷周總理會晤的人士為蔣經國、陳誠。


羅青長的文章發表後,證實了當時周總理與張治中的確在廣東省邊境,與「能溝通國共兩黨關係的人」進行過秘密會晤。但具體是誰,並未點明。


在文章中,羅青長還寫到,檢閱完南海艦隊部分官兵後,「周總理、 張治中委員長(時任人大常委,次年才當選為人大副委員長)登上了海軍的一艘護衛艦,開始了秘密航行」。

「紅色間諜之父」羅青長

從廣州到邊境的預定會晤地點,共計一天多的行程,為了方便周總理休息,吳瑞林命令護衛艦低速行駛,使發動機噪音減小到最低程度。


這天晚上,風平浪靜。第二天上午9點鐘左右,周總理還沒有醒來。童小鵬主任說:「可以叫總理起床了,總理已經多睡了一個小時啦。」


周總理醒來後,看了看手錶,高興地說:「我多年來都沒有睡過這麼多個小時啊。」


羅青長的文章還對這次會晤的成效做了闡述:「這次會晤溝通了當時的台灣當局(蔣介石、陳誠、蔣經國)與大陸,在都主張只有一個中國的問題上,事實上達成了默契,使國共兩黨有了一定基礎的共識。」


8年後的2005年,資深記者、著名台灣問題研究專家李立所著的大型紀實文學《目擊台海風雲》一書出版,該書寫到:

1963年底, 周恩來出訪亞非14國期間繞道廣東,會見去台灣的有關人士,希望他轉告陳誠及台灣當局,美國正採取更多的行動,要把台灣變成一個獨立政治單位,而國共兩而國共兩黨可以在反對「兩個中國」問題上形成統一戰線……我們是從民族大義出發,是從祖國統一大業出發。今天祖國的四周邊界問題已解決,唯獨東南一隅尚未完滿,這個統一大業應該共同來完成。」


至於此次會晤的對象,儘管猜測頗多,但一直未有權威人士予以證實。

要塞風光

2009年4月28日,鳳凰衛視騰飛中國》播出了《蔣介石的兩岸統一方案》 ,其中提到:「1963年底,在絕密的情況下,周恩來和張治中副委員長來到廣東省邊境,與能溝通國共兩黨關係的人——香港文化界知名人士張稚群秘密會晤,從而溝通了台灣當局與大陸,雙方在只有一個中國的問題上達成默契」從而將周總理此次秘密會晤的人士鎖定在張稚群身上。


無獨有偶,章含之在回憶中美建交過程時也提到:

據周總理辦公室主任童小鵬回憶,周恩來此次會見的這位「能溝通國共兩黨關係的人」,是香港文化界知名人士張稚群。


但不知為何,目前關於張稚群的資料少之又少。


我們期待有更多新史料的出現,更加完整地還原這段歷史。

周總理用餐


主要參考文獻:

①羅青長:《他曾為周總理護航——回憶吳瑞林同志二三事》,載於《最可愛的人》,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出版。

②竇應泰:《周恩來密赴南海會見國民黨要人》,載於《黨史博覽》,2004年第7期。

③李立:《日擊台海風雲》,華藝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

④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張治中回憶錄》、《張治中將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