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嫡庶名分有多狠?庶子袁世凱當了總統,也不能在家族裡說了算

袁世凱及家人:其家族歷史很有趣,雖名震天下,卻拗不過嫡長兄

袁世凱的家人:上輩不一般,同輩他並不是權威,晚輩還有科學家

河南省項城縣縣城附近有一個村子名叫袁寨,袁世凱於1859年9月16日出生在這裡。項城袁家當時一家子有30多口人,四世同堂,是一個典型的封建地主大家庭。


祖輩、父輩、兄弟

袁世凱的祖輩、父輩,都受過較好的封建傳統教育,有中過科舉的,有任過官職的。他的曾祖父袁耀東,是個庠生(秀才)。曾祖母郭氏出身於本郡望族,共育有四個兒子,分別名為:樹三、甲三、鳳三、重三。

袁世凱的祖父袁樹三是個貢生,曾任陳留縣訓導兼攝教諭。叔祖父袁甲三是清朝道光十五年的進士,曾任禮部主事、軍機章京、監察御史、兵科給事中。他曾與曾國藩一起從理學大師倭仁講習程朱理學,因而兩人交往甚密。捻軍起義後,他經呂賢基奏請,到安徽幫辦地主武裝團練。因剿殺農民軍有功,被提升為淮軍將領,督辦三省「剿匪」事宜,官拜漕運、總督


從袁世凱的父輩起,袁家按「保、世、克、家"四字排輩。袁世凱的親生父親叫袁保中,是袁家的管家人,項城縣著名的地主豪紳。他熱衷於程朱理學,為人虛偽,橫行鄉里,大辦團練,對付農民起義軍。袁保中前妻有病早死,遺下長子世昌(夭折)、次子世敦和兩個女兒。他便把小妾劉氏扶正為繼室,劉氏又為他生了四個兒子。世廉、世凱、世輔、世彤,袁世凱排行老四。袁世凱出生時,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軍和捻軍正與清軍展開激戰。一天,農民軍一部與袁甲三部相遇,不勝而退。袁甲三忙寫信告知家中打了個大勝仗,即將凱旋。袁保中就給剛出世的兒子取名為世凱。

袁世凱的胞叔袁保慶是1858年的舉人,靠辦團練起家。他因追隨其叔父袁甲三屠殺農民軍有功,由郎中升任道員,官至江寧鹽法道。袁保慶娶妻牛氏,生下二子,都夭折了。他又納妾王氏、陳氏,但都沒生下兒子。因袁世凱從小由牛氏養大,牛氏非常寵愛他,視同己出。後來,袁世凱便被過繼給袁保慶為嗣子,同他的養父母生活在一起。

袁世凱本來兄弟六人。除袁世凱外,只有袁世廉做過官,其餘幾個兄弟都留在家中當鄉紳。後來,袁世凱母親劉氏客死於天津,袁世凱當時任直隸總督,他專門請了假運送生母靈柩回項城老家安葬。但嫡出的世敦卻認為劉氏不過是一位庶母,按照封建禮儀,是不準埋入祖墳正穴的,只許她附葬在墳地的地邊。袁世凱同他爭執了好幾次,他都堅決不答應。最後袁世凱只得另買了新墳地安葬了劉氏。這件事情過後,袁世凱和袁世敦不再往來。袁世凱後來定居在彰德洹上村,不再回項城老家。直到袁世凱作了總統,兩兄弟仍然不相聞問

一妻九妾

袁世凱一生,前後娶了一妻九妾,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


1876年,袁世凱18歲。這年秋天,他應試舉人,落第而歸。10月,他在家鄉結了婚,娶妻於氏。於氏是河南鄉聞人,娘家頗有錢財。於氏本人沒讀過書,也不大懂得規矩、禮節。袁世凱和於氏婚的頭兩年,兩人感情還好。但後來由於於氏偶然的一句話,衝撞了袁世凱,使得他很不高興,從此對她十分冷淡,讓她空有一個主婦的名位。

一天,袁世凱見於氏常系一條紅色繡花緞子的褲帶,就開玩笑說:「看你打扮的樣子就像一個馬班子(河南土話,指妓女)。」於氏回敬一句"「我不是馬班子,我有姥姥家。」意思是說她是有娘家的人,是明媒正娶的大太太,不是沒有娘家的姨太太。哪知這句話卻惹惱了袁世凱,因為他的生母劉氏就是一個姨太太。他便以為於氏是有意揭他的傷疤,於是一直耿耿於懷,從此不再與她同房。所以於氏生下長子袁克定後,就再也沒有生過孩子。袁世凱做官後,一直把於氏冷落在老家。直到他升任山東巡撫,派人到老家迎接母親劉氏時,於氏才隨同劉氏來到他身邊,但也只是一個名義上的主婦。

袁世凱大姨太太沈氏,是一位蘇州籍名妓。袁世凱準備前往山東投奔吳長慶"慶字軍*之前,曾在上海呆過一段時間,想在上海找個事做。他呆在旅館裡,感到寂寞無聊,就經常去逛妓院,在那裡,他結識了蘇州籍名妓沈氏。兩人一回生,二回熟,沒過多久便情投意合,恩愛萬分。那沈氏雖然淪入風塵,卻也有些眼光。她認定袁世凱是有能耐干一番大事業的人,這樣的人是不能沉湎於伉儷情愛之中而碌碌無為的。於是,沈氏便勸他及早離開上海,闖蕩江湖,另謀出路,並且拿出私房錢為袁世凱作盤纏。行前,沈氏還備好酒菜,為他餞行。為了表示對袁世凱的忠貞,沈氏對他講明。他走了以後,她馬上就自己出錢贖身,搬出妓院,一心一意地等他回來;希望他努力求得功名,他日前來迎娶,不要辜負了她的一片深情。

袁世凱大受感動當即指天發誓,定不相負。兩人灑淚而別。後來,袁世凱隨吳長慶淮軍到了朝鮮,果然把沈氏接去,做了他的大姨太太。袁世凱因她在自己落魄時有恩,所以有一階段對她備加寵愛,把她當作「太太"看待,讓她管家,並讓她撫養長子袁克定。在沈氏手裡,袁世凱還娶進了二、三、四三個姨太太,他便讓沈氏對她們進行教導。沈氏出於對三位姨太太的嫉妒,經常借教導、管束的名義虐待她們。沈氏自己沒有生養子女,由三姨太太所生的二子袁克文過繼給她作為嗣子。袁世凱還叫自己的兒女們管她叫做「親媽」,足見對她寵愛之深。


這段經歷是這樣的:袁世凱在朝鮮幫辦防務時,娶了朝鮮李王妃的妹妹金氏為妾。金氏出嫁時,帶來兩個陪嫁姑娘李氏和吳氏。袁世凱索性把她們全收為姨太太,並按年齡大小,排李氏為二姨太太,金氏為三姨太太。昊氏為四姨太太,由大姨太太負責教導。金氏本以為是嫁過來作正室的,誰知過門後,她不但不是正室,連陪嫁來的兩個姑娘也同她一併被收為姨太太,而且頭上還有一位嚴厲的大姨太太,常常毒打她,有一次其至把她的左腿打成了內傷。她離開父母,遠嫁到中國,竟受到如此的待遇,內心十分痛苦,但除了逆來順受外,別無其他辦法。在這種環境壓力下,她變成了一個性格古怪的人。一方面,對家裡的人都很和氣,從不和人爭長論短。而另一方面,在不高興的時候,她會因為偶然原因鬧氣,甚至會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有一次,是農曆十五的日子,他和袁世凱在彰德養壽園的水心亭上賞月下棋,因為一言不和,居然把對弈所用的棋盤、棋子都扔到水裡去了。他甚至敢與袁世凱最寵愛的五姨太對罵和對打。而袁世凱因為有愧與她,對她無論在言辭上還是物質待遇上都比對其他姨太太要特殊一些。

在袁世凱後一階段,最得寵的是五姨太太楊氏,這位出身於天津楊柳青小戶人家的女子,長得並不是很漂亮,但卻頗有管理家務的才能。而日心靈口巧。辦起事情很有決斷,深得袁世凱賞識。袁世凱的日常生活,由五姨太太一手經管;他的貴重財物、也由她收藏保管,袁世凱的圖章就一直放在五姨太太處。袁世凱夜間休息,由五、六、八、九四個姨太太,一人一周輪流前去值宿。但第二天早上,他總要五姨太太到他身邊來伺候一切。其他姨太太雖然也同樣照料他的穿衣、吃飯及其他瑣事,卻總不能五姨太太那樣合他的意。袁世凱不僅讓五姨太太照管自己生活上的一切,還讓她管理整個家務,管理袁家兒女,管理各房中的女佣人和丫頭,並管理六、八、九三個姨太太。袁家誰不服從她的管教,她「枕頭風"一吹,袁世凱便會出面解決。因此袁家上下都對她畏懼三分。

袁世凱陰謀稱帝時,他的一妻九妾也渴望能當上「娘娘」、「妃子」。姨太太們還曾為分封「妃」、「嬪」爭得不可開交。

兒孫後世

袁世凱的妻妾們,共為他生下17個兒子、15個女兒。他的子女中最有名的要數長子袁克定和次子袁克文。

袁克定是袁世凱的原配於氏所生,是他唯一的嫡子。袁克定生下來時,額頭上有一塊胎記,所以他小名叫記光,又叫小記兒。他從小就跟隨袁世凱,由大姨太太撫養成人。袁克定年輕時,一次在彰德車站騎馬,從馬背上摔下來,一條腿被摔壞,成了跛子;左手也受了傷,左手心沒有厚皮,得經常戴著一副手套,袁世凱因此常說他「六根不全」。袁克定早年曾留學德國,對德文和英文都比較精通。他自小跟著父親在官場上混,最熱衷於洪憲帝制,想當太子,做「嗣皇帝」。

根據舊宗法制度立嫡立長的說法,他認為太子之位非他這位嫡長子莫屬。於是,他私自鑄刻了「大皇子印」(金印),並培植自己的私人勢力,同籌安會六君子和一些政客常有來往。他甚至搞假版的《順天時報》來欺騙袁世凱。袁世凱原來很喜歡他,經常讓他代表自己外出辦事,並且因他懂德文和英文,便讓他替自己會見一些外國人。袁克定摔傷致殘後,袁世凱對他就不如從前了,認為他的形象不能君臨天下,打算另立太子。但直到袁世凱發覺袁克定搞假版《順天時報》欺父誤國」後,他才真正疏遠這位嫡長子。

袁世凱的第二個兒子袁克文,小名招兒,為三姨太太金氏所生。他從小過繼給大姨太太沈氏,沈氏對他很溺愛。袁克文極聰明,寫字、作詩、填詞、著文都有較高造詣。因他既是三姨太太所生的長子,又是大姨太太寵愛的養子,袁世凱對他也很偏愛,誇他「有天才」,經常讓他外出辦事,並一度想立他為太子。

袁克文從小養成用錢如水的毛病,吃、喝、嫖、賭、抽五毒俱全。袁世凱死後,袁克文加入了青幫,當上了青幫的「老頭子」,過著詩酒風流的生活。

袁世凱其餘子女為:三子袁克良、四子袁克端、五子袁克權、六子袁克桓、七子袁克齊、八子袁克軫、九子袁克久、十子袁克堅、十一子袁克安、十二子袁克度、十三子袁克相、十四子袁克捷、十五子袁克和、十六子袁克藩(夭折)、十七子袁克有。長女袁伯禎、次女袁仲禎、三女袁叔禎(後改名袁靜雪)、四女(夭折)、五女袁季禎、六女袁籙禎、七女袁復禎、八女(夭折)、九女袁福禎、十女袁思禎、十一女袁奇禎、十二女袁瑞禎、十三女袁儀禎、十四女袁怙禎、十五女(夭折)。

袁家後人中也不乏為祖國、為人民作出貢獻者。袁世凱的孫子中就有著名的科學家,如袁家騮

封建嫡庶之分有多狠?庶子袁世凱即使當了大總統,在家族中也不能完全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