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風600里——騎車赴京——去見毛主席

我們騎車赴京——見到了毛主席!

頂風騎車600里——赴京去見毛主席!

騎車赴京——見到了毛主席!

1966年8月18日,—1966年11月26日,毛主席十次在天安門廣場接見全國紅衛兵。除第二次8月31日人數規模最小,只有50萬人,秩序混亂,發生堵車和傷人事件,其餘九次接見都組織的非常好,規模也大,每次都超過100萬人。十次接見總數超過1200萬人。

接受毛主席接見,見到毛主席,在當年被看作人生最大訴求、奢望,是人生最大幸運和光榮。在我冀中,更有串聯的學生有幸兩次受到毛主席接見。因此在我校推斷、分析,毛主席何日能出來接見紅衛兵,並提前行動到北京去等候,是一大時尚。

1967年4月20日,我同我班周長虎等同學一起討論、推測,毛主席5月1日勞動節會否出現在天安門,並接待革命群眾。我們幾人共同討論的結論是,毛主席一定會在今年5月1日勞動節出來接見紅衛兵。根據有兩個:(一):自1966年,10次大接見至今,半年多時間,毛主席未曾露面,再不出來有失規律。(二):當前停課鬧革命已近一年,勁兒可鼓不可泄,毛主席出面能鼓動全國人民的革命熱情。根據以上判斷,1967年5月1日,毛主席一定會在天門上出現。並接見革命群眾。

我和周長虎據此決定,1967年4月28日,提前2天騎自行車到北京,接受毛主席接見,去見毛主席,之所以選擇自行車,是因為當時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壓力太大擁擠。初生牛犢不畏虎,騎自行車到北京,那是多麼遠呀,300多公里,600里呀,更何況當年根本沒有現在的柏油路,全是土路,下雨天連汽車都走不了。我們兩人的自行車全是舊的,極易出故障,到時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兒,哭都沒地方去哭呀,最要命的是周常虎的自行車大梁是斷的,如遇溝坎兒,其大梁會前後斷開一道縫,如果真斷開,其前叉子會把騎車人扎死的,後果嚴重呀!我對長虎講,你必須換一輛車或用套管加固一下自行車大梁,否則,這麼遠的路程,說出大事就出大事,不可開玩笑。出乎意料,長虎回答,我的大哥在天津上班,我騎破車到北京,為的是去天津讓大哥看在破車的份上,為我換一輛新車。如果修好了,大哥也就不會給我換新車了。我說你的大梁會扎死你的,他說沒關係,當自行車顛簸時,我會用手一把攥住大梁,握緊它,就如同套管一樣結實,不會出事兒扎死我的,放心吧。就這樣我們兩人每人身上攜帶不足10元錢,騎上破舊自行車,自1967年4月28日頂著6級北風,朝北京方向出發了。

長虎戴一頂綠色軍帽,我穿一身老爸的綠色舊黃軍裝,腰扎真皮武裝帶,真乃英姿颯爽。我倆相互說笑著,頂風昂首高唱著「祖國山河遍地紅旗飄揚,五湖四海升起了萬道霞光,放聲歌唱敬愛的領袖毛主席,你是我們心中的紅太陽,紅太陽。」歌聲飄過衡水湖邊,穿過武邑武強,綠油油的麥田,混合著土公路的揚沙,向北一直向北飄蕩。真是年輕氣盛,血氣方剛,我倆年來都是18歲,頂風冒沙,彎腰低頭,騎過衡水、武強、武邑、獻縣、河間,深夜抵達白洋淀任丘,回頭已過300里,真是氣喘吁吁,人困馬乏。進到任丘中學門口是一風姿漂亮的女生在值班,看我倆年輕小伙,臂戴紅色袖章,身穿軍裝,一副標準的紅衛兵模樣,值班女生熱辣辣的眉開眼笑,問我們從哪兒來,到哪兒去,我倆畢恭畢敬的回答,來自冀中,要去北京見毛主席,想在此稍作吃飯、休息就出發。值班女生無比熱情的帶我倆去伙房取來熱水和窩頭鹹菜,供我倆吃喝、稍做休息,約已晚間12點,我倆就感體力恢復,告別了熱情的女生,繼續按女生指引,在任丘是走大街串小巷,黑燈瞎火向北進發。

那年月的任丘,不似今日的華北大油田的中心城市,那時的任丘,就似一個大集鎮,破爛的城牆,城內外是池塘,叢叢的蘆葦,草高沒人。大街小巷全是破舊磚房或黃土房,真是幾十年的舊模樣,毫無生機。出城向北就是雄縣。人們知道雄縣、任丘、安新、都是華北明珠白洋淀的組成部分,這裡的路是土的,土是潮濕的,路的兩邊是,天連水,水連天,半夜深耕霧氣很大,身上的薄衣被打濕了,透進了水。路邊每隔一段距離,就有成堆成方的石子、沙子,看來任丘要經雄縣向北京修柏油路了。「要致富,先修路」是金玉良言,是社會一大進步。祝賀白洋淀地區的人們,你們又進步了,你們正在向著現代化實實在在的邁進。可能是土路太濕太軟了,自行車實在是蹬不動了。前面又是一個大石子堆,我倆已經上氣不接下氣,太疲勞了,畢竟人不是鐵打的,到了大石堆,我倆只把自行車一支,渾身如癱瘓似的,二話沒說,只在碎石上一躺,就立即睡著了。

不知何時,一覺醒來,天已大亮,渾身濕透。白洋淀、蘆葦邊,到處是水鳥的歡叫聲和青蛙的蛙鳴,眼前是無邊的綠荷花、蓮花,麥浪和稻田,真是北國江南呀!多莫美麗的白洋淀,真想不到我的家鄉河北省還有這樣美麗的地方。「啊」長虎長叫一聲醒來,問我這是哪裡?我說這是任丘白洋淀。他驚呼說,我倆自行車均未上鎖,若是小偷光顧,我倆睡的和死豬一樣,車子被偷,我倆可就慘了,那可真是叫天不應喊地不靈了。眼望著公路上的車水馬龍,過往行人,我倆心中默念「啊彌陀佛!感謝小偷手下留情。」

任丘、河間、肅寧安平、安新、白洋淀,當下雖然落後,但他們正在起飛,因為他們是老區,是河北人民心中的聖地,抗日烽火的中心,「五、一」大掃蕩的重點就在這裡,這裡是冀中軍區、一區、二區、三區駐地,即安平、肅寧、任丘,其中白洋淀的雁翎隊,令鬼子的摩托艇聞風喪膽。前輩的抗日鬥爭是冀中人民的驕傲。

安新、白洋淀,是河北省最大水區和濕地,這裡物產豐富,人傑地靈,當今已規模成雄安新區,老區人民迎來了真正起飛的新時代。

白洋淀由143個大小淀塘組成,其中水面最大的淀有5個,即:1—白洋淀,2—燒車淀,3—羊角淀,4—池魚淀,5—後塘淀。方圓有336平方公里水域面積,總蓄水量是13、5億立方米。有永定河滹沱河大清河拒馬河、大沙河等9大河流交匯於此。各種魚蟹有50多種,水鳥20多種,白洋淀的雞、鴨、鵝蛋更是聞名天下,尤其是九河下梢的天津,更對白洋淀的鴨蛋情有獨鍾。另外白洋淀的蘆葦、編織、水稻、荷花等等,它們不僅是物產,更是美景,當今白洋淀已建成國家5a景區和紅色革命教育基地,正在欣欣向榮,蓬勃發展!是河北人的自豪,也是對冀中抗日先輩的回報。

看到雄安的美景,想到前輩的抗日業績,我倆歡欣鼓舞,繼續行車北上,穿雄縣、奔霸州、過文安、到固安,通過大興,半夜直達天安門廣場。這是4月29日的夜晚,一鼓作氣又是300里,我倆為自己,為破車高興、自豪。但見到了天安門的地面,我i倆的自行車的輪子都不轉了。因為我倆自行車的軸承磨透了,磨出了大溝,磨出了大洞。所有滾珠全部漏掉丟失了,輻條也斷了幾根,自行車是真的徹底的不轉了。沒有辦法,深更半夜到哪裡去修自行車呢?只能待來日吧!推著走。

在天安門廣場打聽好,中央文革小組接待站,是今日東單北一片居民樓,每個單元都是稻草鋪地,有被有褥,很乾凈、舒服。早、中、晚有餐車在單元門供餐,來這裡住的什麼人都有,有上訪工人、教師,但多數還是學生,有人待了有3個月了。在此也看到了幾個冀中同學,看來大家是不謀而合,算準了是5、1節毛主席要見紅衛兵。

4月30日,我們來在工人體育館門口,有解放軍戰士為大家服務修自行車,我倆自行車被高質量高標準的修好,只收材料費。真的是忠心感謝人民解放軍,解人難,助人樂,現在恐怕見不到解放軍擺攤修自行車了吧。但時代在進步,一是現代大都有自駕車了,二是城市都有共享單車了。自行車修好後我就信馬由韁閑逛北京城,不知不覺來在使館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