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煙台:煙台開埠——城市命運的轉折點

煙台

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城市

這裡是中國北方最早開埠的通商口岸

今天,就讓我們跟隨【煙台城市繪】

一起來了解煙台開埠故事吧~


煙台開埠:城市命運的轉折點


仙境海岸 鮮美煙台

1858年《天津條約》的簽訂是煙台歷史命運的轉折點。煙台被迫開登州(今煙台市蓬萊區)為通商口岸,成為山東第一個開埠的城市,也是當時北方最早的開埠城市之一。

煙台山

1861年,一個名叫馬禮遜的英國領事被派往登州籌辦領事館和開埠事宜。這個馬禮遜可不是一般人,他的父親老馬禮遜是西方國家教會派來中國的第一個傳教士,而他本身出生於中國澳門,有「中國通」的稱號。是年3月的某一天,馬禮遜抵達登州,望著茫茫無際的大海,長嘆了一口氣,原來他經過考察發現登州港口灘薄水淺,且沒有船舶避風場所,不適合建設現代化大港。於是,他迅速調整策略,沿著海岸線對附近所有的灘涂水域進行考察。最終,從地理位置、自然條件和貿易活動三個維度來看,煙台作為開埠口岸遠勝於登州。隨後,他將一份厚實的調研報告提交上去,為煙台開埠奠定了基礎。對於這個強盜邏輯,清政府並沒有力爭,因為清政府也不願意將登州這樣的府治所在地闢為商埠,便認可了煙台代替登州成為通商口岸的事實。煙台開埠後,馬禮遜成為首任英國領事。舊時,煙台山上有一條路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即「馬禮遜路」。這也是老煙台第一條引用外國人名的街巷。

煙台夜景

中國近代史研究專家羅澍偉先生在評論煙台開埠這一事件時曾說過:「正是這個小馬禮遜改變了煙台的命運。」實際上,真正改變煙台命運的並非某一個人,而是這座城市自己。

城市故事,有溫度也有創意

後續我們將會推出更多

《煙台城事繪》精彩內容

請持續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