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明君漢宣帝:劫後餘生的囚徒皇帝,是怎麼活成帝王深情典範的

在西漢帝國的歷史上,有一位十分特殊的皇帝。他在位期間低調務實,任用賢能,打敗了匈奴和西羌,不僅鞏固了國家的版圖,還成功開創了西漢的中興之治。

而就是這樣一位建立了不朽功業的皇帝,曾經卻是一位囚徒,在牢獄中受盡磨難九死一生,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坐過牢的皇帝,這就是西漢歷史上有名的賢君——漢宣帝劉病己。

命運多舛,童年坎坷

當初,漢武帝的太子劉據納史姓女子為妾,生下一子劉進,而劉進又生下一子劉病己,這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漢宣帝。劉病己剛剛出生沒多久,他的爺爺劉據受到「巫蠱之禍」的牽連,全家上下被害,只剩下劉病己一人被投入監獄。

幸虧當時負責審理此案的官員丙吉心地善良,特意安排女囚犯在監獄內照顧,哺育這個襁褓中的嬰兒,才使得他不至於過早地夭亡。

由於巫蠱之案長期不能結束,漢武帝又羞又惱一病不起,身邊的方士進言,說長安的監獄之中湧現出了一股天子之氣,二龍並處一城,威脅到漢武帝的身體健康。

一向迷信的漢武帝連忙派人將京城監獄中的犯人全部處死,使臣來到關押劉病己的監獄時,丙吉關住大門不讓使臣進入。使臣無奈只得回到宮中向漢武帝彙報,武帝聽說自己的曾孫被關在監獄中後,想起自己早些年橫徵暴斂,濫殺無辜,還逼死自己的親兒子,種種過往歷歷在目,幡然醒悟,下令大赦天下,並赦免了劉病己的罪過。

在丙吉的悉心呵護下,劉病己躲過了一次又一次的災難,在監獄中一天天地成長起來。丙吉自掏腰包從監獄外請來了專門照顧劉病己飲食起居的人,好幾次劉病己患病後性命垂危,丙吉趕快找人請醫問葯,可以說對劉病己視若己出。

丙吉還打聽到劉病己的祖母家中尚有人在,於是多方聯繫,將劉病己送到自己祖母的家中撫養。過了一段時間後,漢武帝終於正式下令將劉病己接入宮中撫養,並命令宗正府登記了他的皇族身份,重新接納了劉病己。

當時負責撫養劉病己的官員曾經是太子的賓客,感念太子的恩德,對劉病己小心供養,教他讀書認字,還自己出錢為他添置衣食。劉病己為人聰明伶俐,與眾不同的出身也使得他對下層百姓的疾苦更加有所體會,對官員的艱險醜惡和好壞得失都十分了解。這為他日後繼位體恤民情,打擊貪官污吏的作風奠定了基礎。

南園遺愛,故劍情深

漢武帝死後,漢昭帝即位,在漢昭帝駕崩之後,以霍光為首的中央朝廷擁立了昌邑王劉賀繼位。但是劉賀繼位之後荒淫無道,僅僅二十七天就被廢黜,成為漢朝在位時間最短的一位皇帝。劉賀被廢之後,擁立誰繼位成為了擺在群臣面前的首要難題。

霍光等人一時半會無法從宗室之中挑選出合適的人選繼位。就在此時,丙吉再次挺身而出,上書霍光,極力推薦劉病己成為皇位繼承人。

對於丙吉的建議,霍光也深以為然,劉病己無論是血統還是才智,都是成為皇帝的不二之選,但是要選拔新的皇帝,必須要通過群臣的一致意見。所以霍光馬上召集群臣開會,一起討論皇帝的人選問題,群臣也對劉病己讚不絕口,一致同意推舉他為新任皇帝,在經過太后的同意之後,劉病己正式繼皇帝位,拜謁漢高祖廟,尊皇太后為太皇太后,這就是漢宣帝。由於宣帝從小在監獄中長大,後來又長時間在民間生活,最後能夠登上皇帝寶座,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

劉病己繼位之後,大加封賞群臣,與此同時他也準備將自己心愛的女人,與自己患難與共的許平君立為皇后。許平君與劉病己相識於民間,在掖庭令的撮合下兩人成為結髮夫妻,並在第二年生下一子。

婚後兩人的生活平靜而又幸福,雖然不是鐘鳴鼎食之家,但好在夫妻恩愛,舉案齊眉,十分甜蜜。如今自己已經位登九五,當然想要給自己心愛的女人一個名分,但是皇帝的愛情從來都不是自己的事,在當時,朝廷的軍政大權都掌握在大將軍霍光的手中,而霍光為了加強對皇帝的控制,一心想將自己的女兒嫁給皇帝,好加強雙方的聯繫。

霍光的心思漢宣帝當然明白,但他也不便於直接反抗一手遮天的霍光,於是聰明的漢宣帝向大臣們下了一道奇怪的聖旨,聖旨中說:「我曾經在民間流落的時候有一把非常喜歡的寶劍,但是如今我找不到他了,諸位愛卿能不能幫我想想辦法,讓我找回失去的寶劍?」

看到這樣一紙詔書,大臣們都感到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是很快一些聰明的大臣就猜出了個中的內幕,紛紛上書皇帝,要求立許平君為皇后。眼見眾意難違,霍光也不方便再說什麼,只得暗暗咽下了這口氣,劉病己和許平君的愛情終於修成了正果。

但是好景不長,霍光的妻子在聽聞自己的女兒沒有被選為皇后之後怒不可遏,將所有的憤怒都發泄給了奪走女兒皇后寶座的許平君。霍光的妻子買通了一位宮中的御醫,讓他在暗中除掉許平君,沒過多久,許皇后就因為莫名其妙的中毒離開了人世。

漢宣帝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悲痛欲絕,明眼人都知道這件事是誰指使的,但是礙於霍光的權力,宣帝沒有將這件事挑破,還將霍光的女兒冊立為皇后。

而自己心中的苦楚與悲痛只能默默地藏在心中,宣帝將自己的愛妻埋葬在自己陵寢的南園,這就是歷史上的南園遺愛。

隱忍不發,終有成就

從漢昭帝死後,漢帝國的實際統治者就變成了大將軍霍光,霍光獨斷專行,殘暴不仁,經常因為手下的官員與自己意見不合而大加打擊報復,甚至將官員擅自處死。

而他本人也是一個十分信奉威權的人,時常給人以壓迫感,在宣帝登基之時,霍光親自騎馬護衛在宣帝的左右,宣帝看到霍光盛氣凌人趾高氣揚,坐在車上一動也不敢動,感覺背上好像有無數根小刺扎向自己一樣,這就是芒刺在背的由來。

劉賀的例子就是前車之鑒,剛剛繼位毫無根基的宣帝自然要打消霍光心中的顧慮和提防,以免重蹈劉賀的覆轍。

當宣帝即位之初,霍光曾經表示要將朝政歸還宣帝,劉病己當即拒絕,並大肆嘉獎霍光忠君愛國的行為,還當眾向群臣表示,從今之後朝廷內外的事務無論大小,都需要先向霍光請示,再來給自己彙報。

可以說,宣帝給足了霍光面子,也儘力安撫好了霍光,面對這樣一位強力的權臣,一向以忍辱著稱的宣帝自然不會選擇與其正面對決,從他平日的獨斷專行到他的僭越行為,甚至是霍光妻子毒死許皇后的卑劣行徑,漢宣帝都不聞不問,百依百順,等待一個能夠翻盤的機會。

終於,六年之後,霍光病死,霍氏家族的頂樑柱轟然倒塌,漢宣帝抓住了這個機會,一句消滅了控制大漢朝政數十年的霍氏家族,將朝廷內外的政務牢牢地抓在了自己的手中,開始親政。

漢宣帝親政之後,對內安撫百姓,發展民生,勸課農桑,輕徭薄賦,使得武帝年間被戰亂和過重的稅負摧殘的民力得到了恢復和發展;他還大肆任用賢臣,清理出了一大批在官員隊伍中的貪贓枉法,作姦犯科之徒,任命了以韓增,丙吉,梁丘賀為首的一大批文臣武將,為漢帝國的振興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對外方面,漢宣帝時期漢朝出兵西域,大敗匈奴主力,呼韓邪單于親自到長安稱臣納貢,向漢朝臣服。宣帝還派軍解決了一直困擾西北邊境的西羌勢力,招降了許多願意投降漢朝的羌人,設立金城加強對西北地區的管轄與保衛。

除此之外,也是在宣帝時期,漢帝國還重新向已經斷絕聯繫多年的西域出擊,設立了西域都護府,加強了對西域地區的管轄,使得中原與西域的交流進一步加強。宣帝在位時間各方民族紛紛向漢朝臣服,成就了一時盛況。

公元前48年1月10日,漢宣帝於未央宮駕崩,享年43歲,在位25年。宣帝在位時期使得漢朝的國力得到了極大的恢復與發展,出現了中興的氣象,他與漢昭帝的統治時期也因此被歷史學家稱之為昭宣中興。

但是拋去作為政治家的漢宣帝不談,他對結髮妻子的一片似海深情,那種不惜得罪權臣的勇氣,在歷朝歷代君王之中都是十分罕見的。

也正是因為這樣,漢宣帝才活成了帝王深情的典範吧。也許在他彌留之際,憧憬的正是與許皇后一起在南園繼續恩愛生活的美好畫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