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後期的傑出軍事家,扶持微弱燕國奪取強齊70餘城的名將樂毅

戰國時期,齊楚秦燕趙魏韓七雄並立,相互之間爭鬥廝殺不斷。俗話說:時勢造英雄,在戰亂紛飛的時代必然出現很多順應時世的傑出人才,而樂毅就是其中一位。樂毅是崛起於戰國後期的燕國著名的軍事統帥,從名將之後,到燕國第一名將,樂毅是如何完成自己的人生轉變的呢?從受到燕昭王重用的傑出統帥,到被燕惠王猜忌而被迫逃亡趙國的尊貴客卿,曾扶持微弱燕國變得強大無比,並為燕國立下不朽功績的樂毅最終病死於趙國。下文將帶你深入了解戰國後期最傑出的軍事將領之一樂毅的傳奇事迹!

一、 名將之後,效力於燕昭王

樂毅的祖先樂羊曾是魏國的名將,樂羊曾統率強大的魏軍攻滅了中山國,因為樂羊的巨大戰功,魏王賜靈壽為他的封地,從此以後,樂氏家族的子子孫孫都生活在這裡了。後來,中山國又復國了,但之後又被趙國滅掉了,樂毅就成了趙國的子民,從小,樂毅就是喜歡研讀兵書,對兵法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當趙王戰死之後,樂毅就離開了趙國而去了魏國,他在魏國謀得了一官半職。一次,樂毅作為魏國使者出使到了燕國,他和燕昭王一見如故,燕昭王向其訴說了燕國的國情,弱小的燕國曾經被強大的齊國攻伐,燕昭王對此就十分痛恨齊國,總想報仇雪恥,為此,燕昭王禮賢下士,以招攬天下人才為己所用,樂毅知道燕昭王是個有志向的明君,他就答應留在燕昭王身邊,並為其效力,燕昭王十分高興,他將樂毅任命為亞卿。此後,樂毅就長期擔任這個職務。

二、 聯合其他諸侯國攻伐齊國

當時,齊國是個非常強大的國家。齊國戰勝了周邊的楚國、趙國和魏國,後又聯合其他國家攻打了秦國,還攻破了宋國,齊國的疆域大大的擴張,其國力稱霸天下,可是,當時的齊湣王看到自己實力強大、有資本,他就非常的驕橫,其根本不把其他國家放在眼裡,而且齊湣王變成昏君,對百姓實施暴政,這讓百姓苦不堪言,其他諸侯國都有攻齊之意,燕昭王認為攻打齊國的時機已經到了,於是,他召見樂毅來詢問。樂毅認為單憑燕國弱小的力量還不足以打敗強大的齊國,燕國必須聯合其他國家一起來攻打齊國,這樣,以正義之師來攻打殘暴之敵必然獲勝。燕昭王覺得樂毅說得很有道理,他任命樂毅為齊軍統帥,並且派人去其他國家,並遊說諸侯國一起對付齊國,在利益的誘使下,諸侯國決定派兵助燕國一起攻打齊國,樂毅作為聯軍最高統帥,他統率著趙、楚、韓、魏、燕五國聯軍殺向齊國。

樂毅統率的聯軍與齊軍濟水之西遭遇,他在陣前親自指揮聯軍猛攻齊軍,齊軍打敗,齊湣王率領殘餘部隊逃回了齊國的都城臨淄,之後,樂毅將其他諸侯國的部隊遣散回國,他單獨指揮燕軍直搗齊國的心臟地區臨淄,樂毅乘勝追擊,一舉拿下了齊國的都城臨淄城。

三、 一舉攻下強齊七十餘城

樂毅攜戰勝之餘威在齊國境內連續作戰,並攻克齊國多座城池,他將從齊國獲取的金銀財物都通通地運回了燕國,這讓燕昭王大喜,燕昭王親臨前線慰勞獎賞作戰的燕軍將士們,並把昌國作為封地賜給了樂毅,將其封為昌國君,之後,燕昭王回到燕國,而樂毅指揮大軍繼續攻打齊國境內未下的城池。樂毅在齊國境內連續作戰五年之久,並攻下了齊國70餘座城池,讓燕國的領土極大的擴張,燕國成了實力強大的國家。樂毅將從齊國攻下的城池都封為燕國的郡縣,只有莒和即墨城沒有被攻下。樂毅認為單單靠武力無法使齊人徹底的屈服,他必須收復齊國人的人心,於是,他在燕軍佔領的齊國城池採取了減免賦稅,尊重風俗習慣,保護齊國固有文化,以從根本上瓦解齊國。

四、 功敗垂成,逃往趙國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病死,他的兒子樂資即位為王,被人稱為燕惠王,這個樂資當太子時就與樂毅有矛盾,等樂資當了燕王,齊國的名將田單就對燕國實施反間計,田單就派人去燕國散布謠言說:「樂毅之所以遲遲沒有攻下齊國僅剩的兩座城池,是打算在齊國稱王,以此來對付新即位的燕國國君樂資,齊國只擔心別的燕國將領來攻打啊!」當時,燕惠王本來就與樂毅有矛盾,他又中了趙國的反間計,於是,燕惠王就將樂毅從前線換下來,而改派騎劫統率燕軍去進攻齊國未下的兩座城池。樂毅知道燕惠王猜忌自己,他不打算回燕國去送死,其就逃到了趙國,結果,齊國名將田單在即墨城下將騎劫統率的燕軍打得大敗,接著,田單率軍猛追燕軍,一直將燕軍追擊到黃河邊上,並收復了齊國在之前失去的全部領土,還將把齊襄王從莒邑迎回了齊國的都城臨淄城。

五、 名將病死於趙國

燕惠王十分後悔用騎劫來代替樂毅來指揮燕軍攻打齊軍,他就派人去趙國,一邊責問樂毅不知報效國家和先王,一邊向樂毅道歉,希望樂毅回來。但樂毅不希望自己像以前的伍子胥那樣因不受君主信任而自殺身亡,他打算留在趙國效力,況且趙王將其封為客卿,對其寵信有加。樂毅寫了聞名的《報燕惠王書》來駁斥燕惠王的無理指責,並表示自己對燕國和先王一片忠心,抒發了自己功敗垂成的憤慨,之後,燕惠王將樂毅的兒子樂間加封為昌國君,樂毅作為燕趙兩國的客卿,他往來於燕趙兩國之間,讓趙國與燕國交好,最終,一代名將樂毅病死於趙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