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我不就是吃了個荔枝嗎,為什麼你們要罵我一千多年?

2020年06月15日20:44:04 歷史 1941

楊貴妃是我國四大美人之一,大家都知道,唐朝時期以胖為美,楊貴妃就是一位典型的豐滿型美女。所謂瘦子不一定是餓的,但是胖子一定是吃的,這句話放在古代也同樣適用。就比如楊貴妃吧,對吃就很有研究,光是荔枝,她就吃得頗為講究。「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句詩人人都會背誦,諷刺的就是唐玄宗與楊貴妃貪圖享樂,不顧百姓疾苦。

楊貴妃:我不就是吃了個荔枝嗎,為什麼你們要罵我一千多年? - 天天要聞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楊貴妃吃個荔枝,究竟是為什麼被罵了這麼多年。

唐朝時期,盛產荔枝的地區已經很多了,楊貴妃酷愛荔枝這種水果,以她當年盛寵,唐玄宗自然是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弄來博美人一笑了。當時楊貴妃吃的荔枝來自於全國各地,只要是生產荔枝的地方,她基本上都不放過。

楊貴妃:我不就是吃了個荔枝嗎,為什麼你們要罵我一千多年? - 天天要聞

不過由於生長環境不同,結出來的果實口感自然也不同,楊貴妃更加偏愛廣東廣西嶺南的荔枝。即便是到了今天,這裡的荔枝也是最好吃的。可是要運送到長安城,還要保持新鮮的口感,那就太困難了。要知道,在當時的長安,一顆新鮮荔枝的價格超過與之同等重量的黃金價格,所以楊貴妃吃掉了多少錢?不敢想像。

唐朝時期,荔枝是百果之王,「百果之中無一比」。楊貴妃籍貫山西,但實際上出生在四川。當時川東也產荔枝,楊貴妃自小就吃川東荔枝,後來見識廣了,她發現廣東廣西嶺南的荔枝更好吃,於是唐玄宗一紙令下,讓嶺南每歲上貢就是了。皇帝說的容易,可他動動嘴,真不知道要累死多少驛卒和馬匹。

楊貴妃:我不就是吃了個荔枝嗎,為什麼你們要罵我一千多年? - 天天要聞

嶺南到長安2100公里以上,如果有飛機空運,那就方便多了。可是那是唐朝啊,除了快馬加鞭,再沒有別的辦法。按照當時的速度,每天賓士200公里,不停歇的前提下也需要十天以上的時間,可這麼多天下來,荔枝就已經變味了。如果貴妃吃到變質的荔枝,那這一條線上的人都要人頭不保。

怎麼辦?在驛站里就有人像接力賽跑一樣,吃飽喝足,焦急地等待著「上一棒」驛卒趕緊過來,人一到,旁邊的驛卒就趕緊手忙腳亂地解下他肩膀上的竹筒,綁在早就心急如焚等在馬背上的驛卒身上,綁好之後,立即絕塵而去。那緊急的場面,堪比重要軍情。但竹筒里是什麼?道旁的白鬍子老頭都知道「娘娘又想吃荔枝了!」

楊貴妃:我不就是吃了個荔枝嗎,為什麼你們要罵我一千多年? - 天天要聞

有驛卒在狹窄的山路上不顧危險,最後跌入山崖的,也有驛卒顧不上休息,最後累死的,當然,累死最多的是馬匹。蘇軾在《荔枝嘆》中描述過遞送荔枝的緊張場面,大家感興趣的可以讀一讀。

唐代之前,統治者們吃荔枝嗎?答案是肯定的。漢武帝擊破南越之後,荔枝就是每年進貢的必需品了。但是距離遙遠且路途艱險啊,一不留神就要出人命,而且送到的時候大都不新鮮了,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荔枝都被免於上貢了。到了唐玄宗時期,高力士投貴妃所好,到處幫她找好吃的,他家本就是嶺南望族,因此進貢荔枝的風氣在那時候再一次興起。

楊貴妃:我不就是吃了個荔枝嗎,為什麼你們要罵我一千多年? - 天天要聞

但是由於當時的保鮮技術卻是不行,所以荔枝進貢還是失敗的居多。宋朝時期蔡京想了個不計成本的辦法,那就是整株搬運。唐玄宗當時估計是沒想起來,否則這種運輸方式恐怕早就出現了。

還是說回楊貴妃,她太愛吃荔枝了,以至於嶺南進貢的還不夠,她還要從四川再選擇一些。四川距離長安,大概快的話六七天吧,相對來說就新鮮多了。而且根據明清時期的記載,楊貴妃吃荔枝到什麼程度了呢?從酸的吃到甜的,從青的吃到紅的,哪裡能吃了吃哪裡的,吃完了再從別的地方要。如此吃法,也難怪要被罵千年。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王月貞,面對4個月的兒子,雖有千般不舍,但為革命依然慷慨赴死 - 天天要聞

王月貞,面對4個月的兒子,雖有千般不舍,但為革命依然慷慨赴死

王月貞一九零七年,出生於 汩羅市弼時鎮,在常德念完小學,初中畢業考入稻田女子師範學校我。一九二一年,十四歲的王月貞考入湖南稻田女子師範,在校期間,接觸的進步思想,受進步思想的影響,激勵參加學生運動,進步很快,她擅長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一九二三年光榮的加入中國共產黨。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滬135家博物館減免費開放 - 天天要聞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滬135家博物館減免費開放

市文化旅遊局介紹,上海市「5•18國際博物館日」如約而至。今年,博物館減免費開放活動彙集了滬上135家博物館,並聯動中國旅遊日,減免費開放日將覆蓋5月18日、5月19日;邀請大家走進博物館,相約博物館,與博物館約會。參與減免費開放的博物館名單詳見溫馨提醒:為共創安全有序的參觀環境和觀展氛圍,請市民遊客配合館方...
藏在清遠小巷裡,被外交官點贊的「刮膩子」專家,到底有多牛 - 天天要聞

藏在清遠小巷裡,被外交官點贊的「刮膩子」專家,到底有多牛

有這樣一群青年人,他們熱愛中國傳統文化,以一己之力,不斷擴大中華傳統文化的影響力。《Go!出海新聲代》聚焦他們的故事,從青年人的傳承中,看文化五千年的延續脈絡。今年初,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海外社交平台轉發一條浮雕長城的創作視頻,並配文「見證浮雕壁畫藝術家以精湛技藝『建造』長城的奇蹟!」,一時之間,引發...
大量中國移民偷渡進入美國?中使館發聲! - 天天要聞

大量中國移民偷渡進入美國?中使館發聲!

據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微信公眾號14日消息,駐美使館發言人就中方打擊偷渡活動答記者問。問:一段時間以來,部分美國媒體、政客關注並炒作所謂大量中國移民偷渡進入美國,認為中方未採取措施阻止這一現象。你對此有何評論?中美雙方是否可能就此開展合作?答:中方在非法移民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和明確的。中國政府堅決反對任何...
「我從包公家鄉來」:不確定少年包青天是否去過泉州 但他肯定不是大嫂帶大的 - 天天要聞

「我從包公家鄉來」:不確定少年包青天是否去過泉州 但他肯定不是大嫂帶大的

大皖新聞訊  包公的父親包令儀曾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當過四年縣令,當時十多歲的包拯,是否跟父親一起在他鄉度過了重要的青少年時代呢?帶著這樣的疑問,5月13日,由安徽日報報業集團、中共肥東縣委主辦,肥東縣委宣傳部、新安晚報社承辦的「我從包公家鄉來」大型融媒體採訪團千里迢迢來到惠安縣,探尋少年包拯的足跡,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