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偷襲珍珠港,孤立主義會改變美國嗎?美:人不犯我我亦犯人

2025年06月14日15:02:07 歷史 1508

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

日本不偷襲珍珠港,孤立主義會改變美國嗎?美:人不犯我我亦犯人 - 天天要聞

文|避寒

編輯|避寒

《——【·前言·】——》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沒有硝煙,日本聯合艦隊調頭南下,攻擊荷屬東印度群島,美國太平洋艦隊安然無恙地停泊在夏威夷。

孤立主義的美國會走向何方?

日本不偷襲珍珠港,孤立主義會改變美國嗎?美:人不犯我我亦犯人 - 天天要聞

石油與鋼鐵的博弈

1940年夏天,美國對日本實施全面石油禁運。

華盛頓的決策者算得很清楚,日本石油儲備只夠18個月,時間站在美國這邊,國務卿科德爾·赫爾在國務院會議上攤開地圖,手指划過東南亞:"日本的生命線在這裡。"

日本不偷襲珍珠港,孤立主義會改變美國嗎?美:人不犯我我亦犯人 - 天天要聞

日本的反應比預期更激烈。

1941年秋,日軍南下攻佔荷屬東印度群島,石油開始流向本土,美國在菲律賓的駐軍與日軍爆發小規模衝突,麥克阿瑟發回電報:"需要更多支援。"

華盛頓陷入分裂。

參議員傑拉德·奈伊在國會演講台上敲擊桌子:"我們為什麼要為石油打仗?為什麼要為菲律賓的橡膠園流血?"孤立主義者控制著國會的關鍵委員會。

日本不偷襲珍珠港,孤立主義會改變美國嗎?美:人不犯我我亦犯人 - 天天要聞

羅斯福總統坐在橢圓辦公室,桌上擺著兩份報告,一份來自太平洋艦隊司令哈斯本德·金梅爾,要求增兵菲律賓,另一份來自民意調查,顯示68%的美國人反對參與亞洲戰爭。

總統選擇了第三條路,秘密增加對中國的軍事援助,同時加強太平洋艦隊的巡邏。

日本不偷襲珍珠港,孤立主義會改變美國嗎?美:人不犯我我亦犯人 - 天天要聞

大西洋的血色黎明

真正的壓力來自大西洋。

1941年9月,德國潛艇U-652號在冰島附近攻擊美國驅逐艦"格里爾號",魚雷擦舷而過,沒有命中,羅斯福在廣播中憤怒地稱之為"海盜行為"。

日本不偷襲珍珠港,孤立主義會改變美國嗎?美:人不犯我我亦犯人 - 天天要聞

孤立主義者的反應出人意料。

林德伯格上校在紐約麥迪遜花園廣場舉行集會,兩萬人擠滿了體育館,他的聲音通過無線電傳遍全國:"'格里爾號'在德國潛艇的巡邏區域游弋。誰是挑釁者?"

掌聲雷動。

海軍部長弗蘭克·諾克斯私下向羅斯福彙報:"我們每月損失50萬噸商船,英國快撐不住了。"

數字是冰冷的,1941年11月,德國潛艇擊沉了"魯本·詹姆斯號"驅逐艦,115名美軍死亡,這是珍珠港之前美國海軍遭受的最嚴重損失。

國會的辯論更加激烈。

民主黨議員約翰·麥科馬克站起身:"我們的水兵正在大西洋的海底長眠,我們還要等到什麼時候?"

日本不偷襲珍珠港,孤立主義會改變美國嗎?美:人不犯我我亦犯人 - 天天要聞

共和黨領袖羅伯特·塔夫脫冷靜回應:"死亡是悲劇,把整個國家拖入戰爭是更大的悲劇。"

投票結果:反對宣戰,203票對194票。

日本不偷襲珍珠港,孤立主義會改變美國嗎?美:人不犯我我亦犯人 - 天天要聞

民意的轉折點

1942年初,德國改變了策略。

海軍上將卡爾·鄧尼茨說服希特勒批准"擊鼓行動",313艘U型潛艇開始在美國東海岸獵殺商船,目標不再局限于軍艦,所有盟國船隻都在攻擊範圍內。

日本不偷襲珍珠港,孤立主義會改變美國嗎?美:人不犯我我亦犯人 - 天天要聞

效果立竿見影。1942年1月,德國潛艇在美國海岸擊沉87艘船隻,總噸位47.6萬噸,2月的數字更加驚人:154艘船,總噸位67.9萬噸。

紐約外海,火光衝天,從長島的蒙托克角能看到沉船燃燒的濃煙,海灘上開始出現油污和殘骸。

2月28日夜,德國潛艇U-578號在特拉華海灣擊沉客輪"城市貝勒"號,船上載有478名乘客,包括162名婦女和89名兒童,船隻從紐約開往巴爾的摩,執行正常的沿海航線。

這次襲擊不同於以往。

客輪沒有軍事價值,純粹是民用目標,船上沒有武器,沒有軍事物資,只有普通旅客:商人、學生、家庭主婦、孩子。

魚雷在晚上11點45分擊中船體左舷,爆炸引發大火,船隻在23分鐘內沉沒,海水溫度只有華氏39度。

日本不偷襲珍珠港,孤立主義會改變美國嗎?美:人不犯我我亦犯人 - 天天要聞

倖存者描述了恐怖的場景:救生艇在黑暗中翻覆,孩子們在冰冷的海水中哭喊。一名叫瑪麗·約翰遜的護士抱著一個嬰兒遊了2個小時,直到被救援船發現。嬰兒活了下來,瑪麗死了。

美國媒體的反應出乎所有人意料。

《紐約時報》頭版刊登了一張照片:一個7歲女孩躺在擔架上,雙眼緊閉,被毛毯裹著,她的母親跪在旁邊,手撫摸著女兒的頭髮。標題只有五個字:"這就是戰爭。"

《芝加哥論壇報》一向支持孤立主義,社論總是批評羅斯福的"好戰政策",這次不同。編輯部發表社論:"我們錯了,德國人向我們的孩子開火,這不是歐洲人的戰爭,這是我們的戰爭。"

民意調查數字開始變化,蓋洛普公司3月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支持對德宣戰的比例從32%躍升至57%,支持"不惜一切代價保持和平"的比例從54%下降到28%。

日本不偷襲珍珠港,孤立主義會改變美國嗎?美:人不犯我我亦犯人 - 天天要聞

林德伯格試圖挽回局面,3月12日,他在費城獨立廳發表演講,聽眾超過1.5萬人,門票免費,場地座無虛席。

"悲劇不能成為戰爭的理由,希特勒正等著我們犯錯,我們要保持冷靜,保持理智,美國的使命是成為自由世界的堡壘,而不是歐洲戰場的炮灰。"

台下噓聲四起,有人高喊:"你的飛機能擋住魚雷嗎?"另一個聲音喊道:"告訴死去的孩子們保持冷靜!"

集會提前結束,林德伯格在警察保護下離開會場。

日本不偷襲珍珠港,孤立主義會改變美國嗎?美:人不犯我我亦犯人 - 天天要聞

美國第一委員會的支持率開始下滑,3月份的募捐只收到1.2萬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4%,地方分會紛紛解散。

國會的天平開始傾斜,共和黨內部出現分裂,參議員亞瑟·范登堡改變立場,公開支持對德強硬政策,他在參議院發言:"孤立主義已經死了。'城市貝勒號'的孩子們埋葬了它。"

日本不偷襲珍珠港,孤立主義會改變美國嗎?美:人不犯我我亦犯人 - 天天要聞

不可避免的選擇

羅斯福知道時機到了。

1942年4月7日,總統在國會發表演講,他沒有使用華麗的辭藻,只是平靜地念出一串數字:"264艘商船,3847名平民,其中包括924名婦女和兒童。"

日本不偷襲珍珠港,孤立主義會改變美國嗎?美:人不犯我我亦犯人 - 天天要聞

現場鴉雀無聲。

"德國選擇了向我們宣戰,我們只是回應。"

國會投票:贊成對德宣戰,388票對47票。

孤立主義陣營徹底瓦解。

塔夫脫參議員在投票後對記者說:"有些牆無法阻擋魚雷。"林德伯格發表聲明,支持戰爭努力,申請重新服役。

工廠開始24小時運轉,底特律的汽車生產線改產坦克,婦女們走進軍工廠,接替男人們的工作。

美國參戰了,方式與歷史上完全不同。

沒有珍珠港的偷襲,沒有"國恥日"的憤怒,美國是被德國潛艇的魚雷逼進戰爭的,這種參戰方式影響了美國的戰略重心。

日本不偷襲珍珠港,孤立主義會改變美國嗎?美:人不犯我我亦犯人 - 天天要聞

太平洋戰場成為次要方向,麥克阿瑟在菲律賓苦戰,得到的支援有限,日本在東南亞站穩腳跟,石油源源不斷。

歐洲戰場變成主戰場。美軍登陸北非的時間提前了6個月,諾曼底登陸提前到1943年夏天。

戰爭的進程改變了,結果卻相同。

1945年夏天,德國投降;美國的原子彈落在廣島和長崎,日本無條件投降。

孤立主義從此在美國政治中消失,不是因為珍珠港的屈辱,而是因為大西洋的魚雷證明了一個事實:牆再高,也擋不住現代戰爭。

馬歇爾計劃、北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地位,美國的全球霸權依然建立起來,只是路徑不同,動機不同。

日本不偷襲珍珠港,孤立主義會改變美國嗎?美:人不犯我我亦犯人 - 天天要聞

沒有珍珠港,美國仍然成為世界霸主,因為地理隔離在20世紀中葉已經失去意義,技術讓世界變小,美國的選擇其實只有一個:主動塑造世界秩序,或者被動接受別人塑造的秩序。

羅斯福在勝利演講中說:"我們學到了一課,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

這句話,無論有沒有珍珠港,都會成為現實。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西漢敬武公主:一生3嫁,與繼子私通,王莽以太皇太后令將其賜死 - 天天要聞

西漢敬武公主:一生3嫁,與繼子私通,王莽以太皇太后令將其賜死

宋朝之前,對於女性的禁錮相對較弱,尤其是在漢朝時期婦女之風氣相對開放,選擇的權利也相對較大。於是,便有了二婚的王娡能成為帝妾,坐上太后之位,更是有了武帝的姐姐可以3嫁,為自己爭了一個衛青。離婚、寡婦似乎成了炙手可熱的角色,女性的地位雖然低,
事發湖北荊州!130頭「二師兄」中暑,相繼癱軟...... - 天天要聞

事發湖北荊州!130頭「二師兄」中暑,相繼癱軟......

熱҈ ҈熱҈ ҈熱҈最近荊州持續高溫天氣烈日炎炎不僅讓人酷熱難耐這不,數百隻「二師兄「 也扛不住了「我的豬中暑了能不能請您幫忙澆水降溫?」7月8日上午9點多荊州市消防救援支隊指揮中心收到張先生的求助警情他運送的130頭生豬在沙公高速沙市服務區出現了虛弱、癱倒的中暑癥狀消防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後迅速啟動高溫應急救...
妻子5年間向「道士」轉賬94萬,得知真相丈夫瞬間崩潰 - 天天要聞

妻子5年間向「道士」轉賬94萬,得知真相丈夫瞬間崩潰

近日,江蘇市民張先生向警方報案稱,其妻子王女士在五年內向一名自稱"泫棋道人"的林姓男子累計轉賬達94萬餘元,其中包括30萬元彩禮、裝修貸款及多筆借款。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律師表示該行為可能涉嫌詐騙。據張先生介紹,他是在偶然查看妻子手機時發現這一情況的。王女士聲稱因長期失眠,在朋友介紹下結識了"泫棋道人"林...
春秋戰國時楚人吃什麼?武王墩「梅子與豬」等菜肴遺迹中有答案 - 天天要聞

春秋戰國時楚人吃什麼?武王墩「梅子與豬」等菜肴遺迹中有答案

極目新聞記者 徐穎通訊員 何胤達7月12日,南京大學歷史學院考古文物系張良仁教授做客長江講壇,以「食物中的楚魂」為核心,通過墓葬文物解碼楚國飲食文化與禮制內涵。講座伊始,他拋出三個引人深思的問題:「墓葬中的古代飲食作為有機物,為何能保存至今?春秋戰國時期楚人的飲食體系是什麼?飲食與禮制又有何關聯?」引領...
湖南湘潭不簡單,扛起江南軍工大旗,實力不容小覷 - 天天要聞

湖南湘潭不簡單,扛起江南軍工大旗,實力不容小覷

一提中國的軍工重鎮,大伙兒腦袋裡冒出來的多半是東北的哈爾濱、瀋陽,或是西南的重慶、成都吧?這些城市工業底子厚實,名氣也響亮得很。可你曉得不?在長江以南,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城,曾經扛起了中國軍工的大旗,還被叫做 「長江以南最大的軍工製造基地」。
鄒家華:我的父親鄒韜奮 - 天天要聞

鄒家華:我的父親鄒韜奮

1933年鄒韜奮全家在萬宜坊54號家門口合影父親(原名鄒恩潤,韜奮為其主編《生活》雜誌時所用筆名)是一個平凡的人,但韜奮精神是偉大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他也是一個偉大的人。他的偉大,包含著他誠摯而廣大的愛。他不僅愛家人,愛朋友和同仁,更愛他的
錢理群:父親是我償還不清的精神債主,母親卻終日織作無他語 - 天天要聞

錢理群:父親是我償還不清的精神債主,母親卻終日織作無他語

這一兩年,竟不斷地寫起追悼文章來——每一篇都償還一筆精神的債務:給老師,給亡友,給…多少次,我努力地想從記憶的墳墓里,挖掘出你的形象,但收穫永遠只是印象的碎片:1948年的冬天,南京中山東路一家小吃店裡,一個穿著長袍的沉默的中年人,帶著長著